红楼梦:颦儿还泪一场空,透视玉带林中挂,解码黛玉真结局

纵横点 2024-07-05 13:44:46

林黛玉,作为古典文学里哭得最美的一位,她的前世乃绛珠仙子,她跟神瑛侍者有着三生之缘,下凡转世也是要偿还浇灌之恩,以毕生眼泪为酬,这是中国文化里的特有浪漫,一种超越之美,一种超越之恋。

林黛玉是怎么死的,在红学界也有着非常大的争议,有的说是上吊而死,有的说是沉湖而逝,还有的说她罹患相思病郁郁而终,总之关于她的结局是莫衷一是。

想要破解这一难题,就必须从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时候,所看到的黛玉判词和判曲来入手,再结合有谶言之意的画页。但我们看这些材料后,发现不但疑团没有解开,反而更多了。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句判词写的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个人的命运结局,而她们两位其实并列金陵十二钗第一位,一个是宝玉的现实之妻,另一个是宝玉的理想之恋,如果按照钗黛合一的理论,实际她们代表的是两种境界,是对于理想和现实兼而有之的一种追求,所以兼具两者之美的秦可卿,会叫兼美,也是在梦中跟宝玉极尽缠绵之人。

关于宝钗和黛玉的画页上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下面有一堆雪,雪上有一股金簪。很多望图生义的人会想当然地认为,林黛玉是上吊而死的,薛宝钗是被冻死的,可细想以伟大的红楼作者之笔力来看,他怎么可能写得如此浅显,必然是有所隐喻,而不是能让人直接看出来。

所以通过“玉带林中挂”一句就武断认为林黛玉是上吊而死的,显然有失偏颇,“玉带林”是“林黛玉”的谐音而化,这没问题,而挂着的是玉带,并没有说是林黛玉,像贾探春、巧姐、秦可卿等人的画页上直接出现了女子,可以理解为就是指的她们各自的形象,但林黛玉包括薛宝钗的画页可只是一种物件,并非是人物,只可以理解为象征,不能武断地去推定。

“玉带林中挂”能说明黛玉八十回后的命运很凄惨,很悲凉,也很落寞,是悲情的结局,因为两株枯木就是一个“林”字,没有茂盛生长,而是枯萎了,这也暗示了黛玉的红颜薄命。

玉带是很圣洁之物,也象征了林黛玉的独特品质,“质本洁来还洁去”,她是仙子,是带着使命下凡的,绝不会涉入那些蝇营狗苟,也不会跟宝玉有越轨之举,玉带也能说明林黛玉是很有才情之人,她有咏絮之才,组织的诗社她多次夺魁,还能教苦命的香菱学写诗,让她有所安慰,但即使有才情,黛玉的命运也不可能有大转机,八十回后情节的急转直下,一定是让黛玉魂归离恨天的重要原因。

主张林黛玉是沉湖而逝的有大家周汝昌先生,还有其他一些红学家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林黛玉和史湘云所对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就是林黛玉会沉湖的重要依据,但寒塘渡鹤影是说的史湘云结局,冷月葬花魂也并没有点明黛玉的沉湖,只能说明林黛玉仙逝可能是个月夜。包括字娥皇女英的传说就认为潇湘妃子林黛玉也会像传说里的这二位痴情之女一样,选择沉湖,也是简单的附会而已。

主张林黛玉是上吊而死的也不少,主要是因为那句“玉带林中挂”,甚至有的后续版本还写成黛玉是抗击盗匪的领军人物,她错怪小红,最后自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竟然成为谶语,黛玉的尸骨后来才被发现,在荒园中被侵袭。

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

其实林黛玉的最终结局是病死的,应该才是作者的原笔原意,通过元春所点戏剧的《离魂》伏黛玉之死的脂批来看,林黛玉的命运跟杜丽娘应该很相似,杜丽娘因为思念情郎柳梦梅,终于相思成疾,郁郁而终,黛玉在听到《牡丹亭》的唱曲的时候,也会为之震撼,这都是作者留下的线索,相信黛玉就是因为思念宝玉而死的。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宝玉很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离开贾府外出,而林黛玉担心宝玉的安危,因为整天的思念,再加上本来就有的不足之症,造成了病情的加重,最后没有见到宝玉,就回到了三生石畔。

在红楼原著里,林黛玉自己都曾说过觉得眼泪比之前要少了,那正是她偿还浇灌之恩差不多了,那些眼泪给宝玉越给越少,她也就剩下了归途。

在富察明义题红楼梦二十首诗里,“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一句其实明显点出了黛玉之死不是什么沉湖,也不是什么上吊,就是相思成疾的,这也符合作者对她的设定。

“沉痼”指的就是黛玉先前就有的疾病,富察明义的感叹惋惜,是溢于言表的,如果有“返魂香”,能够让黛玉复活那该多好啊,治愈黛玉的疾病,让她能够跟宝玉再续前缘,这该多好呢,所以黛玉肯定是病死的。

所以,从对黛玉之死的结局处理上,高鹗所续还是挺出彩的,“焚稿断痴情”其实是其经典所续,不一定真是作者原笔原意,但认为黛玉是病死,而且在当晚,有了“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的对比,这样的戏剧冲突非常明显,也更合乎红楼情节发展的脉络。

通过黛玉葬花一回,其实我们也能预知林黛玉的命运结局,富察明义在其另一首诗中也曾明言《葬花词》实际就是谶语,那暗示的就是林黛玉,她像落花一样飘零。同样,《芙蓉女儿诔》看似是宝玉悼念晴雯,实际也是对未来黛玉的一种祭奠,因为“晴为黛影”,对于晴雯的情意,实际就是对林黛玉的深情。而且,相信在八十回后宝玉会为黛玉之死写下更为震撼的一首诔文。

当然,林黛玉的真正结局到底怎样,我们无法定论,我们可以通过红楼字里行间的细节去破译这一谜案,总之,这样一位多情才女,有如此红颜薄命的结局,真让人叹息,红楼悲剧给人的震撼确实很深沉。

“红楼情未了,石头传奇长”,纵横点红楼系列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的赏悦和支持,创作不易,敬请尊重,未经允许,请勿在任何其他平台发布本文,如有侵权,必究责任,谢谢!

0 阅读:1

纵横点

简介:人文历史寻迹,古典名著解读,影视传奇回味,尽在纵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