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持垄断而进行的寻租活动的弊端

追逐潮流范 2020-03-24 19:11:03

学经济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垄断尽管会造成低效率,但这种低效率的经济损失从数量上来说却相对很小。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认识到,上述传统的垄断理论可能大大低估了垄断的经济损失。按照他们的看法,传统垄断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它着重分析的是垄断的“结果”,而不是获得和维持垄断的“过程”。一旦把分析的重点从垄断的结果转移到获得和维持垄断的过程,就会很容易地发现,垄断的经济损失不再仅仅包括“纯损”,而是要大得多,它还要包括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即P"P。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甚至可能更多一些。这是因为,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享受垄断的好处,厂商常常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例如,向政府官员行贿,或者,雇用律师向政府官员游说,等等。这种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

而付出的代价与三角形az一样也是一种纯粹的浪费:它不是用于生产,没有创造出任何有益的产出,完全是一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这种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被括为所谓的“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

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到底有多大呢?就单个的寻租者而言,他愿意花费在寻租活动上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否则就不值得了。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单个寻租者的寻租代价要小于或者等于垄断利润或垄断租金bPP。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争夺垄断地位的竞争非常激烈,寻租代价常常要接近甚至等于全部的垄断利润。这意味着,即使局限于考虑单个的寻租者,其寻租损失也往往大于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如果进一步来考虑整个寻租市场,问题就更为严重。在寻租市场上寻租者往往不止一个,单个寻租者的寻租代价只是整个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的一部分。整个寻租活动的全部经济损失等于所有单个寻租者寻租活动的代价的总和。而且,这个总和还将随着寻租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增大。显而易见,整个寻租活动的经济损失要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

0 阅读:0
追逐潮流范

追逐潮流范

为女性朋友推荐穿衣搭配技巧,提供购物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