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痛的时刻,莫过于至亲离世。可谁能想到,有些人连悲伤的时间都不给你留——人刚走,推销殡葬服务的电话就一个接一个打进来,甚至不请自来堵在门口“抢生意”。沈阳的张先生就经历了这样一场荒唐又扎心的闹剧。
爷爷刚走,推销电话比亲戚来得还快!
2023年4月17日晚上,张先生的爷爷突发疾病离世。他还没从悲痛中缓过神,手机就响了。“您好,需要殡葬服务吗?”电话那头的声音礼貌又热情,可张先生只觉得后背发凉:“我爸妈都还没通知,他们怎么知道的?”
更离谱的还在后头。等他去派出所开完死亡证明回家,发现爷爷家门口已经站了好几拨人,全是殡葬公司的,个个手里攥着宣传单,热情得像在搞促销。屋里还有两个陌生男人在给爷爷整理遗容,张先生和父母面面相觑:“你叫的?”“不是啊,我以为你叫的!”
信息咋泄露的?殡葬公司闭口不谈
事后,张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三年前奶奶去世时根本没这出,怎么轮到爷爷,殡葬公司就跟装了雷达似的?他追问对方怎么拿到信息的,人家要么装傻,要么直接岔开话题。更巧的是,半年后他三姨爷去世,同样遭遇“殡葬公司组团上门”,气得他当场把人全轰了出去。
行业潜规则:信息买卖成“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精准推销”绝非个例。有殡葬从业者私下透露,某些机构会通过“特殊渠道”获取信息,但具体来源“懂的都懂”。而早在2016年,就有媒体曝光医院工作人员售卖逝者信息,甚至引发殡葬公司为抢客户当街斗殴的荒唐事。
结局:维权难,但必须较这个真
面对质疑,沈阳急救中心和医院坚决否认泄露信息,民政局建议“直接报警”。律师则指出,若查实信息被贩卖,涉事人员可能涉嫌犯罪,家属可要求赔偿。张先生最终选择了报警,但调查结果至今未公开。他说:“我不图赔偿,就想讨个说法——人刚走就被当‘商机’,良心不会痛吗?”
小编吐槽:
这年头,连悲伤都得“抢单制”?殡葬本是帮人走完最后一程的善事,如今却成了某些人眼里“人没了,钱来了”的生意经。技术越发达,隐私越透明,但底线不能透明到连逝者都成了KPI。下次再接到这种电话,建议反问一句:“你们套餐包抓内鬼吗?”
(注: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