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处理器
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通常被称为CPU,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是SoC(系统级芯片)。主流的手机处理器厂商包括高通骁龙、华为麒麟、联发科、苹果A系列和三星猎户座。
高通骁龙:
骁龙处理器分为四个系列:
高端:骁龙8(如
骁龙8 Elite、骁龙8 Gen3、骁龙8 Gen2)
中端:骁龙7
低端:骁龙6
入门:骁龙4
优先推荐选择搭载骁龙8 Elite、骁龙8gen3处理器的手机,性能和功耗控制都表现不错。骁龙8 Elite处理器表现出色,多核性能超过了苹果最新的A18 Pro处理器,单核性能弱一些,GPU性能也超过A18 Pro,拉开较大的差距。在性能提升的情况下,能效表现也比上代的骁龙8gen3提升,日常使用体验好,流畅。
华为麒麟:
麒麟9020是华为自研的处理器,性能与A14相当,虽然功耗表现一般,但配合鸿蒙系统,日常使用流畅。然而,游戏优化尚未完善,不适合重度游戏用户。
联发科:
联发科天玑9400和9300是2024最新的处理器,天玑9400性能卓越,适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天玑9300性能优异,功耗控制出色,适用于旗舰机型。
苹果A系列:
苹果最新的A系列处理器是A18 Pro,采用3nm制程工艺,单核性能领先,但多核和GPU性能与竞争对手相比略有差距。
三星猎户座:
三星的猎户座处理器主要用于自家设备,最新型号为Exynos 2400,性能有所提升,但在全球市场的应用有限。
最新四大旗舰芯片对比
手机CPU性能天梯图
2. 屏幕
1)屏幕材质
LCD:成本较低,寿命长,但较厚,响应速度较慢。
OLED:自发光,轻薄,对比度高,但可能存在烧屏和频闪问题。
AMOLED:OLED的升级版本,如三星Super AMOLED。
OLED屏幕优点:
发光原理
手机OLED屏幕是自发光,而LCD屏幕需要白色背光板来照射,手机LCD屏幕是多层结构,所以比较厚,而OLED没有层,可以将手机做的更加轻薄。
手机OLED屏幕比较薄。可以做弯折,所以曲面屏都是OLED屏幕。而LCD比较厚,弯折比较难实现,只能做直屏。
手机屏幕响应时间
OLED屏幕有机材质组成,反应速度快,几乎没有拖影。而LCD则会有拖影的现象,画面过渡产生延迟,会有种卡顿感。
手机屏幕对比度
与屏幕的发光方式有光,OLED对比度更高,画面显示通透明亮。OLED屏幕是自发光模式,每个像素点单独发光,可以显示纯黑色,而LCD需要背光灯进行照射,所以黑色看起来反而像灰色。
OLED屏幕缺点:
烧屏隐患
LCD屏幕无机材质组成,使用寿命长。OLED屏幕长时间高亮度显示同一画面,那块区域灯珠老化,就会偏色。现在的OLED屏幕手机可以使用三年左右,三年以上的OLED手机屏幕,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烧屏现象。
频闪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一直喊LCD永不为奴,手机OLED 屏幕屏幕在低亮度模式下,会产生屏幕闪烁的现象,手机看久了眼睛就会感觉干涩不舒服。
AMOLED是OLED屏幕的升级版,而Super AMOLED则是三星手机屏幕专用,最顶级的屏幕。OLED屏幕通过DC调光可以减少屏幕闪烁。
分辨率
OLED屏幕分辨率不如LCD好,比如同样的1080p分辨率,OLED 屏幕的像素密度(ppi)不如LCD。
2)对比度
手机屏幕对比度影响画面明暗细节显示水平,对比度越大,画面显示越清晰,色彩越丰富,锐利程度也越高。对比度越小,画面显示就会灰蒙蒙的。
对比度指画面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的亮度层级的测量。差异范围越大对比度则越大。
3)刷新率和触控采样率
刷新率指手机面板“刷新”新图像的能力,手机屏幕传统都是60hz,指屏幕一秒内可以显示60张图像,数量增加,一秒显示更多的图像,画面就会更加顺滑。主流刷新率是90hz,120hz。
手机屏幕刷新率越高越好吗?
刷新率还受屏幕材质、软硬件适配影响。比如LCD屏幕由于是无机材质,画面显示有拖影、存在延迟,所以120hz的LCD屏幕顺滑度约等于90hz的OLED 屏幕。同样的屏幕素质,刷新率越高越好。
触控采样率指屏幕获取手机操作给出反应的速度,就是说手机的灵敏度,所以这个数值越高越好。
4)色域和色深
色域
色域就是手机可以显示的色彩范围,高色域,手机画面显示的色彩更加丰富。色域标准包含:NTSC、sRGB、Adobe sRGB、DCI-P3。
手机屏幕的色域DCI-P3比sRGB好,标准覆盖的色域更广。DCI-P3一般是用于高标准的影视色彩使用。考虑色域的时候也要考虑色准,色准比色域更重要。
色深
色位的深度,用bit来表示数码影像色彩数目的单位,色彩用2的幂指数来比较,比如1bit就是2的1次方(=2),说明只有2种颜色,黑与白。2bit就是2的平方,有4种颜色。
所以bit数越大,色深越高,画面可以显示的颜色越多,画面显示色彩就越丰富。
24bit的画面可以显示16,777,216 种色彩,非常接近肉眼分辨的颜色,也叫做真实色彩。
5)色准
就是色彩的准确度,经常用JNCD和∆E来代表,都是为了衡量人眼感知中,两种颜色差距的大小。
JNCD是Just Noticeable Color Difference的缩写,翻译就是刚好能感受到区别。以人的肉眼可以区分色彩变化的最小单位。1个单位就是1 JNCD,数值越小越好。手机行业是JNDC<2。
∆E则是delta E,数值越小越好,∆E的数值在1.6~3.2之间,人眼感觉不出来差异。如果经过训练,在3.2~6.5之间,可以感受到差异。一般来说,∆E<2,就可以认为是一块比较好的屏幕。
6)康宁大猩猩玻璃和莱茵低蓝光验证
康宁大猩猩屏幕硬度高,铝硅钢化玻璃,用于防刮擦、碰撞和跌落,毕竟一块手机屏幕不便宜啊。现在大猩猩屏幕更新到了第7代,从2m高掉下去可以毫发无损。
莱茵低蓝光验证
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看电脑、平板、手机等数码产品,都会受到蓝光的伤害。莱茵低蓝光可以提供权威的护眼认证参考。看不懂色域、色准等专业术语,看手机屏幕是否支持莱茵低蓝光护眼认证,也可以知根知底。
3. 运行内存与闪存
运行内存
每款手机都有不同内存版本,手机运行内存越大,可以运行多个程序而且流畅。运行内存只能临时存储数据,用于与CPU交换高速缓存数据。
手机运行内存规格有LPDDR4X、LPDDR5。LPDDR简称低功耗内存,主打低功耗和小体积,用于手机和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上。
LPDDR5是最新的标准,速度6400MT/S运行,比LPDDR4X的4266MT/S快了50%。
手机运行内存选择建议:
安卓手机内存选择建议6GB起步,应对未来三四年的使用。玩游戏,平常后台喜欢挂多个软件,那么内存建议8GB起步。
苹果手机则不用过于看重运行内存,因为iPhone系统是封闭式,运行内存消耗小,预算花在存储容量上面更划算。
闪存
手机卡不卡跟CPU和运行内存有关系,而手机运行快不快就跟手机的闪存有关系。闪存就是手机的存储容量,就跟电脑的硬盘一样,专门用于存文件、图片、视频之类的东西。
手机存储容量选择建议:
2024年手机的存储容量应该是256G起步了,因为现在的APP动不动就占据内存1G以上,所以128G的存储容量已经不够用了。
内存的存储类型有UFS和EMMC。各家的旗舰手机一般搭载UFS4.1,中端和低端手机也基本普及UFS3.1了,低于UFS3.1不是很建议购买。
速度对比:UFS4.1>UFS4.0>UFS3.1>UFS2.1。
4. 摄像头
挑选手机除了看性能之外,拍照也是大家的刚需,都想要一个好的摄像头,可以拍出好看的照片。接下来聊聊怎么选摄像头。
感光元件(CMOS)
就是摄像头的“底”,手机圈流行一句话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CMOS越大,感光能力越强,更容易拍出高质量的照片,所以有时候不是拍照技术不行,也得看看相机的底。
像素
像素的多少决定成像的大小。高像素不一定就等于好的拍照效果,还和摄像头的传感器、手机产商摄像软件优化有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iPhone的2000万像素拍照效果比安卓手机的一亿像素要好。
所以买手机,追求拍照的时候,不要只看像素,还要看摄像头传感器和软件优化。
焦距
这个决定手机可以拍多远的距离,拍到多少画面内容。这两年手机摄像头的卖点加入了一个超广角镜头,适合用来拍摄高大的建筑物和风景。
为什么手机摄像头总是凸出来?
因为手机想要获得更长的焦距,就要增加传感器和镜片之间的距离,所以摄像头模组就会变厚,显得和手机厚度格格不入,现在95%的手机后置的摄像头模组比手机厚度凸出2~3mm。
防抖
拿着手机走路拍摄或者坐在车上移动拍摄,都需要手机支持防抖的功能,要不拍出来的照片一片糊不说,还给消费者增加了拍摄的难度。
防抖有多种方式,比如主流的光学防抖,还有微云台防抖,都是为了提高拍摄能力和稳定性。
光学防抖的好处就是:提高成片率,拍摄夜景更加清晰。如果没有支持光学防抖,拍照的时候,相机快门时间就会变慢,拍出来的照片容易变暗,进光量较少。
所以如果喜欢拿手机拍摄夜景的朋友,选择支持光学防抖的旗舰手机。
5. 续航
手机经常需要携带,外出移动使用,所以续航时长比较重要,如果出去玩,手机待机时间短,就会造成一定的使用困扰,所以手机电池容量要大,充电速度要快,快速回血。建议电池容量4000毫安起步。
手机续航排行榜
(数据来源于小白测评)
6. 振动马达
哒哒哒的马达,影响手机震动的震感。好的马达,日常使用、打字、玩游戏的时候都可以带来更好的震动感反馈。
马达总共有三种
转子马达
Z轴线性马达
X轴线性马达
X轴线性马达>Z轴线性马达>转子马达,X轴线性马达的震感是最舒服的。
福禄寿喜
[微笑][微笑][微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