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的DC作品都这么拍,那就算没办法像隔壁棚一样赚得盆满钵满,至少在粉丝心中还能有些反馈与情怀。
至少对我来说,看到海梅跟卡吉塔互相嘴炮我就很满意了。
这次的《蓝甲虫》电影主角海梅雷耶斯是最广泛意义上被漫画与DC迷们所认识的蓝甲虫,除了因为他在泰坦中的活跃表现外,另一大重点则是因为海梅是实质意义上DC的第一位蓝甲虫,而他的两位前辈丹·加勒特与泰德·科德的故事虽然都非常辉煌,但都没能在一开始就加入DC的故事中,泰德·科德甚至没能被卡吉塔选中,可说是最惨蓝甲虫了。
剧情主要围绕在海梅首次接触到圣甲虫以及与家人间的深厚羁绊,这次电影很聪明的将海梅与其家人的背景稍作修改,除了主角海梅从高中生变成大学生外,妹妹米拉格罗也从小孩子一举抽高为青少年,家人的比重也大幅加重,除了把奶奶变成帅气的荒野大镖客外,也透过海梅与父亲的交流,巧妙地融入了墨西哥对于亡者的尊重与庆贺元素,在我看来, 文戏部分除了某些桥段较为矫情外,几乎可算是可圈可点,无论在情感面与情怀面,都顾及得宜。
这次蓝甲虫流线体的造型与光害十足的效果我个人是挺买单的,要说没被最后那流畅的战斗画面惊喜到更是骗人的。
蓝甲虫的打斗画面之流畅不禁让我想到知名游戏《Injustice 2》其顺畅度十足,却又有着足够的爆破力与效果张力,让打斗看起来既顺畅又舒服,虽然与拳拳到肉的爽快感或是火力全开的武装展示有所不同,但流畅在各种不同的武器上做切换,不仅让打斗画面看着舒服,同时也凸显了海梅这个版本的蓝甲虫特色,毕竟武器随意化形这点,可是前两代前辈没有的福利。
✍️ 【倡导着平等,却也走上了街头】
《蓝甲虫》电影在美国的首周票房来到2500万美金,在墨西哥等地也达到了200万美金的票房,可说是近期的超级英雄电影中票房表现较为亮眼的,此外在烂番茄上有着高达92%的爆米花指数,IMDB也给予了将近7分的表现,虽然不能说是所向匹敌,但至少是有了个好的开始。
而电影中除了强调家庭观念外,也倡导了劳工阶级与大资本集团在资源与环境上的不对等,讽刺的是,在电影中所呈现的不对等情况,如今也真实的于好莱坞上映着。
Gareth Dunnet-Alcocer作为《蓝甲虫》电影的编剧,在电影首映会上不仅为走上红毯,同时还现身于华纳的片厂前挤身罢工前线。
拉丁裔的他表示,拉丁裔在美国大多为外来移民,为声量较小,资源也相对匮乏的一群,他强调就如同电影中所倡导的,所有参与罢工的劳工所追求的只是老实工作,拿到应有的报酬,好过着相对应的生活,就像是电影倡导劳工阶级须团结一样,如今编剧与电影的幕后工作人员也应该团结一致,好对抗利益至上的企业与财团。
✍️ 【电影评价与有关蓝甲虫的有趣小知识】
在超级英雄电影泛滥的现在,如何手握着政治正确,又将预算花的理所当然?
塞入大量的爆破? 使用大量的CGI还是找到更多愿意为了片酬穿上戏服的巨星?
《蓝甲虫》的电影预算与《沙赞! 众神之怒》差不多,有趣的是同样是青少年英雄,同样以家庭为主要核心之一,《蓝甲虫》似乎获得了更多赞誉。
超级英雄电影的爆炸性产出让人们从兴奋转为疲劳,除了看到英雄们强大对敌的一面外,流的血,吞的泪,作为英雄必要的牺牲似乎都要要考量在内。
除了认识闪电侠,人们更期待认识巴里艾伦; 除了认识蓝甲虫,人们也认识了海梅·雷耶斯与他可爱的家人。
这不一定是部伟大的电影,但他流畅,柔软,幽默且凸显了刚成为一位英雄时所会出现的混乱,我很喜欢。
P.s:
补充几个电影中没提到,但我自己觉得蛮有趣的漫画设定小知识
1.卡吉塔原先并非圣甲虫的名字,而是圣甲虫的启动命令
2.圣甲虫来自外星侵略文明The Reach,圣甲虫是他们的主要侵略手段,它们会将圣甲虫放到宇宙中有生命的星球上,当星球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圣甲虫就会寻找宿主并激活,对该星球进行统治镇压并交予The Reach管理,所以圣甲虫原先的本性较为冷血,在漫画与动画中也时常出现与海梅意见相左而爆走失控的情况。
3.海梅的圣甲虫是特例,它不受The Reach的控制并在与海梅的长期相处中发展成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自由个体。
4.绿灯军团是The Reach侵略星球的主要阻碍之一,也因此圣甲虫非常迪是绿灯军团,海梅的圣甲虫就非常敌视身为绿灯侠的哈尔与约翰。
5.圣甲虫在设定上是高科技产物,每当他遇到魔法能力为主的对手或是角色时都会展现敌意且惊慌失措(譬如幽灵、沙赞、命运博士)其原因是因为圣甲虫无法解析魔法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