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儿园最好的状态是,哭着哭着就适应了

儿女初样 2018-09-11 10:27:07

又到一年开学季,真可谓是“幼儿园前诉离别,听取哭声一片”。这不,朋友圈里这样一则段子火了:听说有个叫明明的小朋友,上幼儿园第一天就被老师劝退……

第一天到幼儿园,所有小朋友都在哭,只有明明没哭。老师表扬他,然后把他晾在一边去照顾其他的小朋友了。好不容易把其他孩子们稳定下来,他一句“爸爸妈妈不要我们了……”于是场面瞬间失控。

等老师第二次安顿好大家,明明又追一句“我们会被卖掉的”,场面再度失控,已经有小朋友开始哭得喘不过来气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老师再一次掌控了大局。

熬到了吃饭的时候,明明又搞事情了,他大喊“不是妈妈做的饭我不吃”,然后丢盘子的,敲桌子的,反正就是没人肯吃饭。好不容易放学了,明明第一个冲到家人面前,扭头就是一句“明天我们还会被送来的”!这次场面已经不是失控这么简单了……

笑过之后,有经验的爸爸妈妈都心知肚明,在开学阶段,不需要“明明”小朋友的出现,新小班的孩子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仅需一点“小暗示”,他们就会哭到天崩地裂。面对这样的情境,您是否很揪心呢?这正是小编今天跟您探讨的话题:take it easy,其实孩子上幼儿园最好的状态是,哭着哭着就适应了……

作为一名心智正常的成年人,大家在面对周一时,都会继续回味周末的美好,想尽办法赖一下床,偷一下懒,更何况是一个刚刚进入完全陌生环境的3岁小孩呢?

面对孩子的入园不适,家长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平常心对待,我们需要明白,不适应才是正常的情况,任何适应都是从不适应过来的,重要的是父母如何看待及应对这个不适应的过程。

1 接纳孩子的不适应

每天通过网络搜集、亲友打听、专家讲座等途径,寻找解决入园焦虑、入园不适应的各种问题答案,并挨个轮番在孩子身上进行试验,希望尽快解决这种崩溃状态,是不少家长的备战状态。

可孩子毕竟不是小白鼠,咱们也无需病急乱投医,是个方法就在自己孩子身上试一试。当出现了入园问题时,首先冷静下来,告诉自己,不适应再正常不过,所有小孩都会遭遇这个过程。要尊重自家孩子的特点,跟着他的节奏走,坚定信心,相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完成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转变,只是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

2 放下自己的焦虑

送孩子入园……

你会因为家里过于安静而失落吗?

你会担心宝贝,专门躲在幼儿园墙角暗中观察吗?

你会在把孩子交给老师时,默默流泪感慨这离别的爱吗?

扪心自问,如果说孩子不适应,那么你呢?

很多时候,家长担心孩子遭遇入园不适应等问题,其根源是家长不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在与孩子相处、交流过程中自然流露出的焦虑感也影响到了孩子。事实情况是,父母对孩子入园越是感到焦虑,孩子的不适应就会表现得越严重,持续的时间也会越长。

孩子的心理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他们在幼儿园的真实表现可以参考这位幼师的朋友圈——孩子们都是未来的演员。

一位知名园长也特别解释了这一现象,大多数3岁以上的孩子都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即使他们在跟家长分开的那一瞬间,哭着喊着拉扯着不肯进教室,可一旦家长“狠心”离开后,他们大都就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在幼儿园找到自己的活动圈子。

3 鼓励孩子说出不适应

人只要是在生活、在做事,难免就会有各种阻碍、挫折和失败,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产生以后,如果得不到表达、释放、安抚,积压在身体里面,久而久之就会出现问题,有时是身体疾病,有时是心理问题,但是只要能够把话说开了,心结也就解了一半。

在孩子来到幼儿园这一陌生环境,面对身边一大批不熟悉的人时,他也会有担心、害怕等负面情绪产生。这时,鼓励他表达出自己的不安和恐惧,能够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治愈。同时,针对这些不安和恐惧,家长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宝贝,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呢?

幼儿园里没有妈妈,害怕;幼儿园里没有喜欢的玩具;不喜欢那个戴眼镜的小朋友……

4 与孩子深度共情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不适应后,不要否定他的担心与害怕:“有啥好害怕的,大白天的,幼儿园里那么多小朋友都在,这孩子胆子怎么这么小……”一顿批评和说教。

这对孩子来说既是打击也是阻碍,打击的是他正常情绪的表达欲,阻碍的是他迈向适应的积极性。

源于孩子对你的宝贵信任,他才会告诉你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果在你眼中这些真实想法不值一提,以后这类推心置腹的谈话机会只会越来越少,而只有当他的真实想法被父母无条件的理解并积极地回应时,他才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不适,从而积极地去尝试改变。

深度共情,具体可以用以下这些话语:

妈妈不在你身边,你觉得有些害怕,我懂那种感受。

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的确有点难受呢~要不明天把你最喜欢的玩具带去幼儿园?

我知道这是什么感觉,你并不是一个人,妈妈每次进入新环境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最好的教育并不是强迫纠正,而是温柔、耐心、包容,尊重孩子成长的节奏,在每一个孩子心里种一颗正向的种子,让他们生出自我成长的力量。要足够相信,哭着哭着就适应了

0 阅读:129
儿女初样

儿女初样

用睿智的信念去读懂生活中的每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