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当初执意吞并锡金,如今却后悔不已,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琉璃碎影录 2025-02-06 16:23:25

虽然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对于称霸世界却非常感兴趣——其当初执意吞并了锡金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但事实是,印度现后悔不已,因为他们在这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吞并锡金之前,后者还试图加入中国寻求庇护。

那么,此事来龙去脉如何,印度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一、锡金被印度伺机吞并

如果印度本来没有吞并锡金的话,或许现在的锡金也会成为中国的陆上邻国之一,说不定还会成为中国的最忠实的朋友。

锡金和印度的关系要追溯到近代时期,而前者之所以会消失于历史长河,最重要的是它所处的位置十分特殊。

锡金是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西南山坡上的一个山地国家,自从1642年锡金贵族建立王朝后,这里就成为一个世袭的封建君主国。

在清朝乾隆时期,中国的疆域版图扩展至最大,锡金也由此成为中国的藩属国。但随着英国开始侵入亚洲后,锡金也渐渐脱离了清政府的掌控。1890年,《中英藏印条约》的签订意味着锡金国已经与中国彻底脱离关系,就此被大英帝国殖民。

这个国家命运多舛,在20世纪50年代,世界各民族地区的解放运动此起彼伏,但印度却“倒返天罡”,在1947年独立的同时和英国签订了《维持现状协定》,从法定意义上确立了印度作为锡金宗主国的地位。自那之后,印度和锡金的关系密不可分。

印度在此处实行高压统治,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插手,而锡金就不得不忍受印度的侵略。

1973年,印度公开派军队占领锡金并实行军事管制,紧接着废除他们的君主制,后被全民公投:印度正式接纳锡金为印度的一个邦。

二、锡金求救多次最终无果

可以看到,锡金是一个无法独立自主的国家,而之所以在世界解放运动发展时锡金仍然没有独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所处的位置太过于偏僻,以至于世界各国根本不知喜马拉雅山下还有这样一个王国。

甚至除了当时的中国之外,始终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国际社会国家的承认。力量太小、位置太特殊、没有国际援助,锡金轻而易举地被印度打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它曾经数次向中国求救。

比如在1974年9月,印度议会通过《印度宪法修正案》宣布锡金为印度的一部分时,前者在短短数月内149次向中国递交申请,希望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行政区,为此,他们还在国家内部升起五星红旗。但直到最后中国也没有接纳锡金的请求。

曾有人认为,锡金的做法是想要抓住最后一棵救命稻草,我国应该予以同意。但事实上,当时的国际形势十分复杂,中国的同意意味着很多事情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20世纪70年代,美苏冷战达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让中国北部压力巨大,而美国为了维护在南亚的利益也默认了印度在南亚的各类行径。

中国想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艰难求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国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再拉锡金一把,因此我国所能做的也只是在很长的时间内没有承认锡金属于印度,甚至到2005年,我国才终于承认这一事实:锡金属于印度。

三、印度为什么会后悔

在得不到帮助后,印度很容易地吞并了锡金。只不过印度自以为做了美梦,日后承受的代价却是十分沉重的。不久后,印度显示出了“消化不良”的症状。

锡金被吞并之前在国际社会上无人问津,但它正式成为印度一个邦之后却声名鹊起。

印度对锡金的吞并之举让国际社会意识到印度是一个极其虚伪、充满侵略主义的国家。

自那之后,美国对于印度在南亚的活动支持变少,众多国家纷纷站了出来指责印度:在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时突然搞侵略违背了国际形势,甚至当时各国要求印度马上撤出在锡金的军队。

另外,巴基斯坦也借机和印度开始了领土的划分与分割,两国僵持到现在,始终没有一个结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印度当年的不义之举让巴基斯坦抓到了把柄。

其他国家也释放了这一倾向,比如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大家都拿着当年印度吞锡金来说事,以至于印度和各国民众互相友好的关系也荡然无存。直到现在,印度周边小国对其十分警惕,因为锡金就是前车之鉴,这导致印度在南亚的扩张举步维艰,而印度本身也十分后悔。

2 阅读: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