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舒予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位刚满23岁的女篮新星在最新一期篮球播客中直言-不考虑去WNBA-,瞬间引爆了球迷圈。
有人点赞她务实,也有人质疑她保守,但翻开她的履历本,或许能读懂这个决定背后的清醒。
总决赛MVP奖杯还带着余温,杨舒予在镜头前掰着指头算账:-六年才拿到第一个联赛冠军,卫冕压力比夺冠更大。
-这话听着像凡尔赛,实则是经历过亚军的苦涩才有的觉悟。
去年总决赛输给四川那晚,她在更衣室咬着毛巾哭到抽搐的画面,至今让队友们记忆犹新。
如今终于登顶,她比谁都清楚王朝建立远比偶然夺冠艰难。
当主持人抛出-要不要学李月汝闯荡WNBA-时,她没打官腔:-联赛水平现在真不差。
-这话有数据支撑——本赛季WCBA场均观众突破3500人,比三年前翻了两番;薪资水平进入世界前三,连WNBA全明星级别的外援都开始主动联系经纪人。
广东队的训练馆里,杨舒予正和澳大利亚国手杰克逊加练对抗,后者上赛季还在WNBA场均砍下12分。
-国家队需要我随时顶上。
-这句话藏着她的时间表。
巴黎奥运会预选赛迫在眉睫,中国女篮刚经历世界杯换血,郑薇教练急需稳定轮换阵容。
作为现役国手里唯一横跨三人、五人篮球的-双栖球员-,她的战术价值远超数据表——既能当尖刀突击,又能作粘合剂串联。
这种特殊定位,确实需要持续稳定的联赛表现来打磨。
翻开她的训练日记,凌晨五点的体育馆打卡记录密密麻麻。
队友透露她有个-变态习惯-:每场赛后必须加练100个底角三分,风雨无阻。
这种偏执成就了她本赛季42.3%的外线命中率,关键时刻的冷箭屡屡成为胜负手。

东莞女篮教练组早就把她当外援使,关键回合的战术板上永远画着-2号战术-。
关于未来规划,她倒是坦率:-饭要一口口吃。
-这让人想起她刚出道时的选择——放着国青主力的光环不要,非要转型三人篮球。
当时多少人觉得是倒退,结果她硬是拼出块奥运铜牌。
如今相似的剧情重演,谁敢说这次选择不是新突破的前奏?
联赛办公室的数据或许能佐证她的判断:WCBA下赛季将试行四节七人次外援政策,对抗强度直逼欧洲联赛。
某北方球队老总私下透露,正在接触WNBA的DPOY级内线。
这种环境下,留下未必比出去收获小。
就像她自己说的:-在哪练不是练?把家门口的比赛打成国际水准,照样是本事。
-
评论区早就吵翻了天。
有球迷搬出姚明、郑海霞的留洋履历,认为顶尖球员就该去最高舞台;也有人翻出李梦WNBA场均6.3分的数据,反问出去坐冷板凳值不值。
倒是广东老球迷看得通透:-阿联当年从NBA回来,不也带着CBA起飞了?-这话点破个中玄机——联赛和球员,本就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训练馆的灯光第十次熄灭时,杨舒予把一个球收进装备包。
窗外的霓虹照亮冠军旗,那上面绣着-2025-的字样还泛着金边。
对于这个生于云南的姑娘来说,下一个六年或许比WNBA的邀约更值得期待——毕竟,亲手缔造传奇比追逐传奇,酷多了。
用户16xxx55
别把杨舒予吹上天了,她能去美国打球吗?能力远远不够
寂寞的月
四川女篮球员不出国打球,叫躺平[笑着哭]杨舒于不出国打球,叫在联赛锻炼[笑着哭]果然说法不同[笑着哭]
用户10xxx71 回复 04-20 02:20
因为四川球员有能力出去而不想出去选择躺平,广东球员还没有这个实力出去。
寂寞的月 回复 用户10xxx71 04-20 07:20
这么谦虚干嘛,不是说广东球员比四川球员厉害吗,咋开始谦虚了,是怕被骂躺平才这样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