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生模式是指在秧苗栽插活棵后(7~10天),将脱温雏鸭(7~10天)全天24小时都放入稻田,直至水稻抽穗灌浆后收回鸭子,是一项种养结合、安全、生态的稻田综合技术,其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能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稻鸭共生技术操作程序
①稻田的准备示范稻田最好选择较为平坦和连片且水源较充足的田地。稻田中应经常保持水深约15厘米,尤其是应使鸭在活动时,脚爪能抓到浮泥,不需要放水烤田。如是第1年推广该技术,由于鸭粪可能跟不上水稻生长需要,因而要施一定的基肥,秧苗采用肥床育秧后栽插,建议栽插的株行距为20厘米X30厘米。
②鸭的准备鸭在稻田里自然生长,品种要选择生活力强、抗逆性强、善运动、嗜食野生动植物的鸭品种。根据试验结果,宜选择当地中小型麻鸭、杂交鸭或土鸭。若鸭体型过大,容易压倒压死秧苗,且此种鸭不善于活动,不符合该技术的要求。种蛋的入孵时间为水稻的栽插时间向前推(28士1)天,种蛋来源于健康的、高产的种鸭群,必须来自没有传染病的非疫区。
③防护网及鸭棚的准备为了防御天敌的袭击和鸭在田野里乱窜,鸭子在放入田间前,在稻田的四周必须设置防护网,高度以鸭爬不过为宜,一般高0.3~0.5米即可,每0.335~0.67公顷(5~10亩)围一个小区。防护网一般采用价格便宜的结实的塑料编织网。如条件允许,再在网的中下部放置三道细铁丝,这些铁丝与室内的脉冲电流发生器相连接,一旦有天敌来袭,脉冲电流发生器就会发出瞬间高压电流(12伏)击退天敌,保护幼小的雏鸭。同时,鸭子也不能随意外跑。另外,为了防止强光照射和暴雨袭击,也为了便于喂食,可在每小区稻田的一角修建1~2个简易鸭棚,为鸭提供休息、补饲和避护场所。
④放鸭秧苗栽插后7~10天开始放鸭,放养密度视鸭的品种而定,一般为15~20只/亩。鸭苗放入田边简易鸭棚前,在鸭棚的田角上围10~20平米初放区,鸭在初放区饲养2~3天后再打开初放区的网门放入大田活动。为满足初期鸭对青饲料需要,可在稻田中投入些浮萍类水草。
⑤田间管理鸭放入稻田后,对水稻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除虫、中耕及施肥等工作大都交给鸭子。人要做的事主要就是每天定时喂鸭补料。3周内每天需补给雏鸭全价饲料2~3次,3周后视其情况每日或隔日补一些成鸭配合饲料,也可补充一些农副产品的下脚料。每天喂鸭时,由于田块面积较大,呼喊鸭子非常吃力,可采用声乐喇叭驯化,驯化熟练后,只要音乐一放,鸭子便迅速向饲喂处集中。
⑥鸭的活动情况和收回根据试验观察,鸭1天24小时基本上在田间活动。每天有4个活动高峰,活动时间分别是4:10~5:10、10:00~11:00、15:00~16:00及18:30~20:00,尤其是凌晨4时左右活动量最大。因为鸭会吃稻穗,所以水稻开始抽穗灌浆时就要将鸭从稻田里收回。
2、稻鸭共生的效果
稻鸭共生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除了能生产出无公害农产品外,同时还显示出以下效果:
①除草效果鸭喜欢吃禾本科以外的植物和水面浮生杂草,因此可不使用农药、除草剂。经田间观察,在稻鸭共生田块,除有少量革命草和稗草外,其他杂草均未发现。
②除害虫效果鸭喜吃昆虫类和水生小动物,能消灭稻田里的许多害虫,其除虫效果相当于使用杀虫剂。经调查螟虫危害造成的白穗率,养鸭田为2.5%,非养鸭田为9.7%,养鸭田的白穗率比非养鸭田降低74.2%。
③中耕浑水作用因为鸭在稻田中不间断地活动,稻田中的水始终是浑浊的,这样可促进水稻生长。
④对水稻的刺激效果因鸭嘴和鸭脚的划拨对稻根和杂草作用,可加速稻的根系发育,促进植株分蘖,对水稻的生长和结实有明显促进作用,抑制杂草的发芽与生长。
⑤肥料效果鸭的粪尿作为一种丰富的有机肥料,可减少稻田化肥的施用。根据测算,1只鸭排泄在稻田中的粪便约为10千克,相当于氮47克、磷70克、钾31克。放过鸭的稻田土质泛黑肥沃,稻田土质明显得到改善。
⑥节省养鸭饲料一般可节省养鸭饲料10%~30%,同时,还提高了鸭肉品质。
⑦降低了生产成本据有关测算,水稻亩均增产30千克,折60元;农药、化肥、除草剂等节约70元/亩;鸭创利60元/亩。3项合计,每亩多创利润190元。
3、稻鸭共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品种选择注意选用和培育与稻鸭共生技术相适应的水稻和鸭的品种。
②安排好过渡田块稻鸭共生技术需要提前繁殖绿萍,后期鸭从稻田收回以后还需养殖催肥一段时间,因此宜在稻鸭共生田附近配套选择水田块栽培莲藕,既可提早放萍繁殖,又可提供后期鸭的放养场所。
③建立不同模式目前我国有单、双季稻,要摸索建立二种具体推广模式,另外,在防护网设置方式上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携手六道福种下幸福树,关注我,下期带你了解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