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儿,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些家庭生活必需品当中,盐可以说是应用最多的调味品,号称是百味之祖。
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福建发掘出土了多件煮盐工具,从而证明了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也就是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利用海水煮盐。
此后经过不断的探索,人们又逐渐发明了从盐井盐湖里面来提取卤水等物质制盐的技术工艺。卓筒井就是这样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制盐技艺。
卓筒井制盐工艺最早出现于北宋庆历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被誉为手工制盐的活化石,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四川遂宁大英县卓筒井镇是卓筒井的发源地,现存卓筒井保存的相当完整,至今仍有三眼井和一个盐灶可以使用。
卓筒井制盐过程
这里的卓筒井制盐工艺基本上还保留着宋代的原貌。整个流程分为钻井、取卤、滤卤、晒卤和煎盐五个步骤。
钻井的工艺现在看来很简单也很原始,当地人充分利用了四川境内特有的一种楠竹,将竹节掏空形成一个桶。桶与桶相连,利用古人冲米时的杠杆原理,通过人的足踏来带动一个钻头上下运动。
打到地下的卤水之后,装满卤水的吸卤竹筒会变得非常沉重,取卤工人再耗费很大的力气转动盐车,提起竹筒完成取卤。
滤卤是卓筒井制盐的第三道工艺,经过滤缸的过滤,卤水中的泥沙杂质被滤掉,由浑浊变为澄清。
接下来的工序就是晒卤,这就是晒炉用的晒坝。整个坝子由一些枝条架组成,枝条架一侧的桶车把卤水均匀的分散到这些枝条架上面。阳光和风将卤水的水分蒸发提高卤水的浓度,然后一层层的滴落到石坑中。
接下来人们将卤水放入盐锅中煎盐,这也是制盐的最后一道工序。煎盐的地方叫灶房,一般长25米,宽15米,里面安装有盐灶。卤水在高温下经过再次过滤和豆浆等辅助剂的作用,最终形成洁白而晶莹的盐颗粒。
古代盐是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重要物资,官府严令禁止民间生产私盐。最初正是为了逃避官府的查禁,四川地区的人们才开凿了小口盐井就是卓筒井。
四川盛产井盐的地方有很多,用来取盐的盐井并不少见。那么为什么卓筒井会被称为是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呢?这还要从开凿盐井的历史说起。
在我国古代,盐井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巴蜀地区,秦昭王时期的蜀地郡守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时候发现了盐卤,开始开凿盐井。由此揭开了中国盐井发展的序幕。
不过李冰开凿的大口浅井因受技术的限制不会很深,而且井口的直径很大。直到北宋时期大英县卓筒井镇人发明了卓筒钻探制盐技术后,才有小口深井逐渐替代大口浅井,而且以机械吸入的技术取代了原来的人力挖掘。
由于钻井技术的突破,井的深度大大提高,现存的宋代卓筒井井壁斑驳,深不见底。它的井口只有十几厘米,却能深入地下百余米。鼎盛时期,仅四川遂宁的大英县就达到了一千多口盐井。
有关专家研究后发现,大英地下古盐湖含盐量为22%,成分类似中东地区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因此这片古盐湖又被称为中国死海。当初卓筒井的发明者也许并没有想到这一技术会对后世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据考证,卓通井钻井技术开西方近代绳式顿钻钻井方法的先河,并且直接影响了20世纪石油旋转钻井技术的诞生,对人类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