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公室是不是自己的没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能赚钱,控制不住买楼冲动的时候想想自己还没有巴菲特那么有钱,就会灭了心中那把虚妄之火。
作者:施南(抱朴财经评论员)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最近放了个大招:选择不偿还7.8亿元人民币的银行贷款,其在上海普陀区投资的两幢办公楼因此被渣打银行收回。
也就是说渣打银行放贷,结果把自己放成了房东,渣打银行估计有苦说不出。
这样的事儿其实不止一单,只是因为贝莱德名头太大,所以,大家关注这一新闻。
01 贝莱德不是不爱上海写字楼贝莱德是真正有钱的公司,还不是一般的有钱。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贝莱德总资产达到1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2024年总营收20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归属公司的净利润63.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8%。

贝莱德的资管规模属于全球第一,而且2024年是哗哗赚钱的。
那么,为什么该公司就直接不还贷了,而是选择放弃了上海普陀区投资的两幢办公楼呢?
不是贝莱德没钱,而是算盘打得精:继续持有不划算,卖又卖不掉,干脆甩锅,成本最低。
看看媒体的详细报道:
贝莱德总部位于纽约,旗下一只基金选择不支付由渣打银行牵头的买两栋楼的银团贷款,将相关资产交予渣打银行,贷款原定于去年9月底到期。
该基金2018年以12亿元购买上海长风商务区的北岸长风E栋和G栋两幢写字楼,贷款约7.8亿元。

▲长风商务区
在2023年贷款到期后,贝莱德选择延期一年,然后开始卖楼,打七折卖,总价约8.4亿元,但找不到接盘侠。
贷款再次到期后,贝莱德没有再次延期,选择让渣打银行收了这两栋写字楼,等于在这一项目上投降认输,直接躺平。
渣打银行含泪以7.8亿接盘两栋写字楼,价格每平方米从4.3万直降到2.8万,这是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不好说。
反正,贝莱德亏了几个亿是真的,贝莱德的眼泪也在飞。
长风商务区在上海属于具有一定繁华程度的商业区,当然,商业规模和知名度可能不及南京路、淮海路等传统核心商圈。
区域内办公物业总量超过150万平方米,供应量有点大,但是客户可能没那么多,或者说某些客户“消失”了。

2024年,北岸长风两栋写字楼的租金下滑到3.2至5.8元/㎡/天,物业管理费为11元/㎡/月,已经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贝莱德是会算账的,继续持有下去应该是持续亏本的,不如早点割肉。
但贝莱德毕竟是贝莱德,在另外一处写字楼的投资中赚了:
贝莱德在上海还有一栋写字楼资产——上海中港汇大厦。
2017年3月,贝莱德以13.7亿元的价格从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了总建筑面积31700平方米的上海中港汇大厦。

中港汇大厦与北岸长风项目均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收购时间也相近,每平米价格也是4.3万元。
目前,上海中港汇大厦的租金为6.5至7元/㎡/天,物业管理费为21元/㎡/月,维持了较好的租金水平。
贝莱德不是不爱上海的写字楼了,而是只爱能持续赚钱的写字楼。
说到底都是生意。
02 三四线城市空置率更高据世邦魏理仕的数据,上海办公楼空置率在2024年第三季度攀升至21.5%,为约20年来的最高水平。今年,空置率可能进一步上升。
根据高力国际《2024年第四季度上海写字楼办公楼出租租金市场分析报告与发展前景趋势展望》:
“第四季度,上海全市甲级写字楼租金环比下降 1.2% 至人民币 6.54 元每平米每天,延续下降趋势。

本季度上海全市甲级写字楼空置率环比小幅上涨至19.6%。
本年度, 供大于求是租赁市场的主导行情,企业对租赁成本较为敏感。
预计2025年, 约73%的新增供应量将集中在DBD次核心板块,租金水平仍将面临下行压力,未来三年未见明显向好趋势。”
当然,上海也在积极采取措施。
2025年开年,上海第一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请来了15家外资金融机构负责人。
2月6日,上海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月11日,上海市政府召开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听取外资金融机构意见建议,研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关工作。
应该说,上海去年的经济增长是过得去的,GDP增速为5%,和全国持平,体量这么大,还能继续保持这个增速已经可以了。

2024年,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74.17亿元,同比增长0.7%,继续保持正增长也是不容易了。
上海以及其他一线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走高,确实有压力,形势复杂,大家赚钱不易。
另一方面,有个因素不容忽视,就是以前某些没有硬核能力的所谓咨询公司、理财公司(尤其是搞P2P的)这一轮也被大潮洗下去了,它们也空出来不少写字楼的空间。
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写字楼空置率更高,有的甚至接近50%。
这个里面有某些地方在前期规划中过度开发写字楼,导致市场供应远超需求的问题。

有信心的问题,还有就是以前这些三四线城市的写字楼里很多都是工程公司,和基建有关的,等基建浪潮一下去,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也熄火了,也就用不上写字楼了。
经济转型的浪潮,确实把不少公司拍在了沙滩上。
03 控制不住冲动时想想巴菲特接下来该怎么办?
就地方政府而言,当然就别指望卖更多的商业用地了,可以暂时歇一歇,观望一下,以消化目前的空置写字楼为主。
过“紧日子”还是要过的,千万不要听人忽悠,说什么不过“紧日子”了,城市能拼的东西还是有的:
学习浙里办,让企业、市民更畅快便捷地办事;
学习浙江的“店小二”精神,为人民服务,为企业服务,说白了就是苦练内功,集聚更多力量来呼唤信心。

你要知道,浙江去年的财政收入可是增长的:
2024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为8705.61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为6993.7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3%,收入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有些事情,我们解决不了,那就去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回到企业层面,继续压缩开支,降本增效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因此,降低办公空间的租金是大势所趋:
建议老板们和房东一年一签办公室租赁合同,因为,明年的租金可能又不一样,你懂的。

有些老板的赛道比较特殊,属于极少数能赚钱的赛道,难免有一时冲动,就会买写字楼来自用,买了之后,一年跌去十年的租金,这种案例已经有了,老板有点欲哭无泪。
这个时候,请大家想想巴菲特,老人家是世界级富豪,一辈子都在租办公室,而且他自己的办公室只有16个平方米,没有电脑,没有漂亮的女秘书。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总部只有不足30名员工,但这家公司的市值是1.03万亿美元,注意,我说的是美元,等于7万多亿人民币的市值。

听我一句劝:
办公室是不是自己的没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公司能赚钱,控制不住买楼冲动的时候想想自己还没有巴菲特那么有钱,就会灭了心中那把虚妄之火。
说回贝莱德,贝莱德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作为一个全球资管一哥,居然就违约了,居然就把两栋写字楼直接甩给渣打了,居然就不等写字楼的回暖和小阳春了。
老板们扪心自问一下:我是不是比著名的贝莱德对趋势的判断更厉害?
如果不是,贸然买入写字楼的勇气是谁给的?是梁静茹吗?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走一步看一步,谨慎一点总是对的,希望更多的企业、老板能度过难关。
Andy
各地的房企都在感叹号,这么幸福吗?不要抵押物,贷款差额就可以不用还了吗
黄志华 回复 02-20 15:53
国内和国外的房贷有区别的,国内是你个人贷款,房产算抵押物,房贷还不出,银行把房子收走拍卖,多出来的还给你,不够的,你还要还。国外是用房产做抵押贷款,还不出,银行收走房子,就结束了,好像是这样。
用户10xxx92 回复 02-20 01:08
贷款7.8亿 评估价高于8.2亿!借款方放弃履约 出借方只能收走抵押物!否则就是旷日持久的诉讼 可能最后也只能用抵押物偿债!一般外资投一个大项目都会成立一家独立公司 很难追溯到母公司[得瑟]
用户36xxx30
这老赖挺六啊。在低价从银行那里拍卖回两幢大楼。
大乘根性
贝莱德早就赚翻了,世界上最大的财团,别瞎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