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可能是中国朱鹮灭绝前的最后一份报告了...”
1980年冬天,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刘萌增研究员看着桌上那份已获批准的总结报告,内心五味杂陈。
三年的跋涉寻找,换来的只有5根羽毛,这意味着中国朱鹮可能已经步入俄罗斯、朝鲜的后尘,从这个星球上永远消失了。
可就在即将对外宣布这个噩耗的前夕,刘萌增却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再赌最后一次。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却成为了改变一个物种命运的第一个关键抉择。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给我最后一次机会,我想去陕西再找找。”刘萌增找到上级申请了2000元经费。在当时,这笔钱可以买下一辆不错的自行车。但对于寻找一个可能已经灭绝的物种来说,这点钱显得微不足道。
但刘萌增明白,这可能是最后的机会了。之前的搜寻方式太过于依赖专业队伍,这次他决定换个思路。
来到陕西汉中洋县后,刘萌增先是找到了当地电影院。“能不能在放电影前,帮我放一段朱鹮的幻灯片?告诉大家,谁要是发现了朱鹮,就奖励100元。”
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相当于很多人大半个月的工资。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过多久,一位叫何丑旦的村民就找上了门。“我在金家河砍柴的时候,看见一种叫‘红鹤’的鸟,跟你们放的幻灯片里那个可像了!”
刘萌增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他拿出照片仔细询问,越问越觉得有戏。第二天一早,他便跟着何丑旦赶往金家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真的发现了一对朱鹮的身影!
后来经过反复确认,在洋县一共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这成为了全球最后的朱鹮种群,而这个发现,也为这个物种打开了重生之门。
然而,发现朱鹮仅仅是第一步,如何保护这来之不易的7只朱鹮,却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必须立刻把它们全部捕获,送到北京进行人工饲养!”北京的专家们斩钉截铁地说。这个建议不无道理——毕竟日本就是因为太晚采取人工饲养,最终导致了本土朱鹮的灭绝。
但陕西省林业厅的许树华却持不同意见:“朱鹮已经在姚家沟生活这么久了,它们适应这里的环境,我们应该就地保护。”
这是第二个关键的抉择时刻。最终,在反复权衡后,专家们采纳了许树华的建议,决定采取“就地保护为主,人工繁育为辅”的策略。
很快,“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临时保护站”在姚家沟建立起来。
保护站的工作可不轻松,他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天敌威胁、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干扰......每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这脆弱的种群永远消失。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生命,工作人员们想尽了办法:在朱鹮筑巢的树干上铺设塑料薄膜防蛇,在树下安装防坠网保护幼鸟,甚至有一次深夜紧急送伤患小朱鹮去北京做手术......
这些努力没有白费。到了90年代初期,野外朱鹮成功繁育了10窝,产下30枚卵,孵化出20只雏鸟,最终成功飞出巢的有19只!这个成绩,给了所有人极大的信心。
正当中国的朱鹮保护工作蒸蒸日上时,日本方面却遭遇了重大打击。2003年,日本最后一只本土朱鹮“阿金”离世,日本朱鹮就此绝迹。
这时候,中国面临着第三个重要抉择:是独善其身,还是伸出援手?
最终,中国选择了后者。从1998年开始,我们先后向日本赠送了多只朱鹮。其中“友友”和“洋洋”这对夫妻特别争气,短短几年就繁育出37只后代!
这个决定的意义远超出了拯救一个物种那么简单。它证明了生态保护不分国界,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如今,日本境内的朱鹮已经达到693只,韩国也有500多只,全球朱鹮总数更是突破了1.1万只!
如今,当我们看到朱鹮在秦岭山间翱翔的身影,很难想象这个物种曾经离灭绝只有一步之遥。从7只增长到7000多只,这个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坚持与付出,是一个个关键时刻的正确抉择。
更重要的是,朱鹮的故事告诉我们:命运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如果当年刘萌增没有坚持最后一搏,如果保护策略选择错误,如果中国选择不对外援助...今天的结局可能就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