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拴绳到直播带货,这位自闭症妈妈的拼搏人生。

浩广说育儿 2025-03-10 10:29:43

在山东的一个普通小镇街头,有人看到一位35岁的妈妈李海荣,用一根绳子“拴”着自己的儿子摆摊卖卷凉皮。

这一场景让很多人停下脚步,议论纷纷:“这妈妈怎么能这样对待孩子?

”但当你听完李海荣的故事,或许会对她有全新的认识。

李海荣,一个为了孩子几乎放弃了一切的母亲。

她的儿子瀚瀚从小患有自闭症,这让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生活陡然变得艰难起来。

瀚瀚的病情在他三岁时被确诊,那一刻,李海荣觉得整个天都塌了。

她原想着有了孩子,家里会更开心,但病情像个沉重的锤子,一下子把生活砸得支离破碎。

为了给儿子治疗,李海荣走南闯北,带着瀚瀚去过很多地方。

先是去了河南,希望能给儿子带来转机。

然而治疗费用高昂,不得不让她和丈夫分道扬镳。

尽管如此,李海荣并没有放弃,她选择回老家继续为儿子治疗,还专门学习康复训练的知识,亲自陪着儿子一步一步地走。

三年前,李海荣决定在家附近的街头摆摊卖小吃。

起初,她通过卖一元一串的小吃来维持生计,从买菜、串串到熬制酱料,全得她一手包办。

为了给瀚瀚赚取医药费,她每天起早贪黑,从早上六点一直忙到凌晨,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

可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很快就让她的身体有些吃不消。

于是,她决定转行卖手工卷凉皮和鸡蛋灌饼,希望能更轻松一些。

摆摊养家的背后,还面临着如何照顾患病的儿子这个难题。

为了避免瀚瀚乱跑走丢,李海荣买了一条防丢绳,一端系在自己的腰上,另一端拴在瀚瀚身上。

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在她心里是一根牢牢系住母子之情的“脐带”。

这根防丢绳像一条重新接上的脐带,把母子俩紧紧连接在一起。

每当瀚瀚乱跑时,李海荣能够感受到绳子的牵动,她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照顾他。

这时,会让人想到,那绳子的另一端不仅仅拴住了孩子,还拴住了母亲的一辈子。

开始的时候,瀚瀚对这根绳子很抵触,经常像拔河一样扯防丢绳,这让李海荣的腰上常常被勒出红印子。

尽管这样,李海荣依然选择用这种方式照顾瀚瀚。

她知道,只有这样,她才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儿子的动向,避免更多的危险情况发生。

除了在街头卖小吃,李海荣还偶尔开启直播带货,通过这种新方式,获得了一定的收入支持。

面对镜头,她不开口说苦,只是努力展示出自己制作美食的过程和生活中的点滴。

李海荣的故事被一位博主偶然发现,并在网上发布之后,她受到了很多热心人士的捐助和帮助。

熟悉她故事的人们不仅捐钱,更给她带来了心理上的支持。

这些关爱让李海荣觉得生活有了光,她不再孤军奋战。

有了这些帮助,李海荣仍然不松懈,她更加拼命地工作,拼命地积攒每一分钱,用于儿子的康复训练。

她相信,只要自己不放弃,瀚瀚一定会有所好转。

在这些年来,她还清了之前向亲友借的钱,生活逐渐好转。

李海荣说,既然这些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她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

每个周末,她会尽量找时间带瀚瀚出去转转,爬山或玩水。

她希望儿子能够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不再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儿子甚至能通过简单的示意,向一位帮助过他们的博主子衿表达感谢,而这些进步,对于李海荣来说,是最大的安慰和动力。

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李海荣坚信,只要自己坚持,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每一根拴在防丢绳上的印记,都是母子俩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

但也正是这些印记,铭刻在李海荣心中,成为她继续奋斗的力量来源。

李海荣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不屈。

这种不放弃的精神,不仅感染了身边的人,也温暖了许多素不相识的心灵。

希望每个选择不放弃的人,都能看到生活中的那一丝光亮,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0 阅读:0
浩广说育儿

浩广说育儿

每日更新,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