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周刊:科技唤醒广阔蓝天

徽记大兴 2022-12-25 12:07:55

(《民生周刊》记者 崔靖芳)

过去10年,我国空气质量发生历史性变化。

全国PM2.5平均浓度从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2021年进一步降到30微克/立方米。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2021年达到87.5%,比2015年增长6.3个百分点,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空气质量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集中向大气污染宣战。空气污染是一微克一微克降下来的,“奇迹”也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

▲2022年,山东德州,空气质量佳。

科技攻关,“一市一策”

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项目由原环境保护部牵头,联合科技、农业、工信、气象、卫生、高校等多部门和单位,2900多名科技工作者针对京津冀周边地区雾霾成因开展集中攻关。2017年9月14日,时任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组长、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暨大气攻关项目启动大会上指出,针对如何把脉雾霾病因,要建立“包产到户”跟踪研究机制,成立28个跟踪研究专家团队,对“2+26”城市进行驻点指导,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

“驻点跟踪涉及方方面面,如何实现高效协同组织是攻关工作开展的瓶颈所在。构建实现多方力量协同联动的驻点跟踪研究机制,是破除区域污染治理存在的组织、地域、学科、技术、信息五大壁垒的关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海生说。

为此,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创新性地采取以管理部门、技术支撑部门、承担单位和用户四方合同约定方式清晰权责关系。驻点跟踪研究团队采用“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完善—边反馈”的“五边”工作机制,铺设了一条大气攻关科技成果落地的“应用—反馈”双向快车道,实现技术共享、资源共享。

28支驻点跟踪研究团队在统一的工作机制与技术指南指导下,在污染源的精准解析、源清单的精细化编制、应急管控措施的制定等方面实现突破。在帮助地方科学精准找到大气污染“病根”基础上,根据京津冀污染传输通道上的“2+26”个城市特点为地方量身定做“一市一策”城市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为地方治霾开具近千份“靶向药方”,通过科技支撑实现“精准治霾、科学治霾”,解决了地方“有想法、没办法”的难题。

成效显著,唤醒蓝天

近4年时间,参与到“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中的科技工作者超过2000人,驻点天次达一万余天次。济钢作为全国十大钢厂之一,背负着一座城市的GDP,济南最终下定搬迁的决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带领的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通过模型核算和反复校验,如何有序关停、如何转型,郝吉明团队紧随每一步决策和变化,综合考量污染物来源和传输、费效比、环境容量,科学给出了解决方案。

2017年6月29日,随着3200立方米高炉正式停炉,济钢钢铁生产线停产工作拉开序幕。在新旧动能转换实验中,郝吉明团队给出建议,济钢打了个漂亮的“转型仗”。今年3月,济钢环保新材料产业园进入全面开工建设阶段,引领济南市石灰石资源深加工产业向环保化、集约化和大型化转变。

山东德州,为更加科学有效应对重污染,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会同德州市相关部门和技术单位,建立了每日一商、每周一报、逢重污染加密会商的工作制度。每日就气象条件、污染成因、秋冬季攻坚和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污染形势预测及相关对策建议开展系统分析。驻点跟踪研究工作组调配多套先进仪器设备,联合当地生态环境监测部门,组建由常规站、微站、超级站、走航观测及垂直探测等多技术手段组成的综合立体观测体系,对德州市重污染成因与来源开展科学诊断和跟踪研判。

德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岳红星说:“大气攻关驻点跟踪研究是我们一对一的‘好大夫’,他们对我们的情况如数家珍,尤其是重污染天气来临时,不论何时走进驻点办公室,总能得到可行、满意的答案。”

通过动态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和污染来源解析,跟踪研究工作组识别了德州重点污染源,确立了“抑尘、压煤、控车、除味、增绿”的工作主线。坚持源头防范和重点管控相结合,分析研判与执法监管相结合;建立“边研究、边产出”和“测—管—评”闭环工作模式,科学精准溯源,强化落地应用。

针对德州市的“顽疾”扬尘污染问题,跟踪研究工作组向德州市提交扬尘污染防治建议,引进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车开展动态监控,率先建立了降尘和积尘双考核机制,推动出台《德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依法推进扬尘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德州PM2.5年均浓度从2016年的82微克/立方米,降为2019年的53微克/立方米,降幅高达35%,重污染天数减少34天,空气质量改善显著。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开展跟踪研究工作以来,污染物减排量达32%,PM2.5浓度降幅达27.4%,优良天数比例上升5.3个百分点。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降幅最大的20个城市中,有17个城市是开展跟踪研究的城市,汾渭平原11城市2018—2020年开展跟踪研究工作期间,PM2.5浓度降幅高达19.4%,优良天数比例上升9.1个百分点。

开展跟踪研究工作的城市全部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及“十三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2019年4月22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在会议上发言。

踏上新征程,整装再出发

这5年,“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实现三大创新,产出五大成果。但是,他们的脚步并没有停歇。

在创新“1+X”联合攻关模式、创新“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机制、创新“资源数据共享”机制的同时,产出了五大成果,即弄清重污染成因与来源;精准识别重污染关键问题,构建重污染应对技术体系;形成综合调控科学决策技术体系;揭示重污染对人群的急性健康影响;支撑国家环境管理、地方环境治理、行业精准治污与社会共识凝聚。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是缔造者之一,也是见证者之一。他主持参与大气攻关技术研讨、工作推进等大大小小的会议40多场。邹首民说,攻关就是自家的工作,蓝天就是家人的幸福。

大气攻关项目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启动会,驻点开启新征程。

新一轮驻点工作在沿用此前驻点机制的基础上,将驻点区域扩展至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长江中游经济带、新疆乌昌石城市群等在内的52个城市(群),2000余名科研工作者再次奔赴城市一线,开展跟踪研究和技术帮扶。

针对当前大气污染主要问题,新一轮驻点将臭氧纳入研究对象,旨在提升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时仍将PM2.5作为研究对象,为达成“十四五”时期基本消除重污染天目标,持续深入研究。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柴发合表示,“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是大气攻关的智慧结晶,这个新型举国体制下的环保科技探索具有可推广性。在新形势下,能指导全国更大范围的城市制定“一市一策”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方法。

新一轮驻点期间,除了各驻点工作组奋战在城市一线外,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作为后备军,在后方储备研究技术及手段,并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传达至一线驻点工作组。直播培训的选题,或来自驻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或为重点研究内容中的技术瓶颈,还有驻点优秀典型案例。在综合成因技术方法、行业管控技术方法与措施、城市治理案例分享等方面开展技术直播培训17期,为驻点工作组进行针对性答疑解惑。

12月10日,秋冬季驻点城市污染会商会刚开完,为推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作为科技力量黏合剂,就组织协调区域内驻点工作组会商分析研判区域污染成因,发挥专家团队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升科技支撑空气质量改善的有效性。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