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就写了这一首“墙头诗”,短短4句,却在800年后被编入教材

天天的世界 2025-01-09 13:54:37

本文为《100位传奇诗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公元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因宋钦宗轻信术士郭京,导致开封城被破。

金人洗劫金银无数,并掳走了徽钦二帝,以及皇后、嫔妃、太子、宗亲、宫女、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北宋167年的历史,到这里戛然而止,“靖康之耻”永载史册。

同一年5月初一,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登坛祭天,正式即位,为宋高宗。随后,朝廷南迁,南宋始建,虽有朝臣主张北伐,但赵构并不想迎回二帝,毕竟自己的皇位是乱中得来,如果二帝回归,帝位让与不让都很尴尬。

再加上赵构惧怕金人威压,开始求和,尤其秦桧回归以后,更是一味苟全,久而久之,北伐之事便被搁置不谈。

江南富庶,定都临安以后,大部分朝臣不愿再兴兵冒险,于是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正如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所写: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某一日,一位叫林升的读书人来到了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见到南宋都城歌舞升平,一派假象的繁荣,似乎人们都忘记了亡国之恨,于是挥笔在旅馆的外墙壁上写下了: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因为这首诗没有诗题,故后人辑录入册时,添题为《题临安邸》,并传了800多年,更是在近现代被编入小学生语文教材,为适龄儿童必读之作。

关于诗人林升的生平,史书中记载甚少,仅知他是温州平阳人,生活在宋孝宗年间,至于有没有功名在身,已经无法考证。

包括他笔下的诗词,除了这首《题临安邸》,还有仅存的一首词,题为《长相思》:

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

思往事,望繁星,人倚断桥云西行,月影醉柔情。

诗和词风格迥异,所表达的内容也是天壤之别,但毫无疑问,林升的诗词造诣并不低。尤其这首“墙头诗”,可谓是古今经典。

虽然对林升的人生经历已经无法有更详尽的求证,但“横阳林氏”算是当地望族,故有族谱可考,因此我们知道,他是唐代诗人林嵩的后裔。林嵩为“林氏”一族迁于横阳的始祖,如今有嫡系子孙十万余众。

据林氏谱牒记载:“林升,字云友、梦屏,藏西程山,娶渡龙杨氏,生雄、熙。”

他的孙子林方大,是宋理宗景定年间的武进士,除了身世之外,史书几乎不见任何与林升有关的事迹记载,若不是因为这首《题临安邸》,大概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是谁。

网传有一篇《与平阳林升卿谋葬父序》为林升所作,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先读一下内容:

林君好学有文,贫不能葬其父,属余为之言。余谢以母丧犹在殡,方图葬未克,不忍言也。林君乃言:“吾先人葬大父时,乡先生林英伯为谋于江南故人叔材,亦得治墓葬。”不以为嫌,今其无可辞,余闻而伤之。士贫累世,命也。若死不得葬,乞于人而后葬,此贫之不可讳之极也,亦可以继世为之乎?何子遇之深也!虽然不可以讳此名而使其亲不得葬也,其往告之,当有见哀者。

从序文的题目及内容看,很明显不是林升之作,此文出自南宋文学家“水心居士”叶适的《水心集》,而叶适卒于1223年。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叶适以榜眼登科,但这一年他母亲去世了,故归乡丁忧。

“余谢以母丧犹在殡,方图葬未克,不忍言也”

这些时间点,与林升生活的年代大致相同,所有我们有理由相信,林升与叶适交好,至少是熟识,尤其叶适也是温州人。

通过这篇序文,我们便能得知,林升家贫,甚至穷到无钱为父安葬,便求叶适先生为父亲代写墓志。

叶适为主战派人士,官至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与陈亮、吕祖谦、周必大交从甚密,还举荐了陆九渊,也为朱熹抱过不平,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说林升“好学有文”,亦重林升名节,因此通过叶适,我们也能多了解林升一些,知道他是怎样一个人。

对于古典文学爱好者而言,经过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交叉推论,来还原人物背景,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敬佩林升的爱国气节,喜欢读他留下的诗,理应更加详细地去考证他的生平,做文化,总归是要有一点敬畏之心,这也是对古人最好的抚慰。

祖国尚未完全统一,当我们读到“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时,亦当自省自励。

了解更多古代诗人的故事:

0 阅读:7
天天的世界

天天的世界

天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