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关于折叠 iPhone 的传闻层出不穷,但每年都是「狼来了」的故事重演。
折叠 iPhone 的传闻至少可以追溯到 2017 年,当时苹果申请了一项折叠屏幕专利,引发广泛关注。2024 年,苹果硬件工程负责人约翰·特努斯(John Ternus)的一份泄露备忘录称,苹果的 iPhone 路线图是“产品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随后,《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均报道,2026 年将是折叠 iPhone 问世的关键年份。
据这次的最新消息,苹果计划于 2026 年推出 iPhone Fold,不仅采用折叠屏设计,还可能搭载屏下 Face ID 技术。一份分析还进一步曝光了内外屏幕的具体分辨率,与早前的尺寸预测一致。
这次,应该是真的稳了...吧?
关于折叠 iPhone 的形态,主要有Flip(翻盖式)或Fold(书本式)两种猜测。现在看来,苹果倾向于 Fold 方案,即一部正常尺寸的 iPhone 展开后接近 iPad mini 的屏幕大小,既保留了便携性,又提供了更大的显示面积,更适合多任务处理和沉浸式体验。
按照爆料的说法,折叠 iPhone 可能会搭载屏下 Face ID 模组。
屏下摄像头技术虽已在安卓设备中出现,但这种前置摄像头拍出的照片有瑕疵(模糊),无法达到苹果的标准。因此,苹果更可能率先实现屏下 Face ID,而非屏下摄像头。
所以...内屏无法实现拍照功能,想自拍还得把手机合上?
相比之下,外屏将采用挖孔摄像头设计(灵动岛),延续当前 iPhone 的风格。这种内外屏技术的差异化设计,展现了苹果在折叠设备上的创新尝试。
外媒还披露了 iPhone Fold 内外屏幕的详细规格:
内屏:7.76英寸,分辨率2713×1920,搭载屏下Face ID技术。
外屏:5.49英寸,分辨率2088×1422,采用打孔屏幕设计。
这些数据与苹果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上月预测的尺寸(外屏5.5英寸,内屏7.8英寸)基本吻合。
但有所不同的是,郭明錤曾预计苹果可能因折叠屏厚度限制而选择 Touch ID,而非 Face ID。而最新信息暗示苹果已克服技术难题,有望在内屏实现屏下 Face ID。
关于 iPhone Fold 的市场影响,业界意见不一。至少两位分析师认为,折叠屏可能重振 iPhone 销量,史称“库克中兴”
但是吧,折叠屏预计售价高达200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1.4万元),远超普通 iPhone,可能会让折叠 iPhone 走 Vision Pro 的老路。
参考苹果 Vision Pro 的定位,初代 iPhone Fold 更像是一款“概念验证”产品,主要是为了秀肌肉(库克:说我们造不出折叠屏是吧,造给你们看)并为未来更亲民的折叠设备铺路。
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折叠 iPhone 有望在未来几年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