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遗体防腐每年花费引质疑,徐静坦言:天价护理费说法是误解

运赛过去 2024-09-25 06:05:07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为病情恶化,医治无效后在北京逝世。

毛主席离开的消息经过广播传播了祖国的各个角落,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为之震惊,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我们的伟大领袖竟然离开了我们,全国人民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在悲痛之余,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亟待处理。

在毛主席逝世的当天晚上,政治局成员忍住了极度悲伤的心情,召开了紧急会议,在会议上讨论了如何处理主席的遗体。

最后会议决定要将主席的遗体保护起来,展开为期15天的吊唁瞻仰仪式。

在确定了这个方案之后,对于主席遗体的保护工作就逐渐展开了。

争分夺秒完成保护工作

徐静,作为曾经的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的局长,她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了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工作中,对于这些工作的环节也是深度参与。

徐静最开始得知这项任务还是从汪东兴的口中。

在毛主席逝世的这天凌晨,当时还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组党支部书记、形态学教研室第一副主任的徐静跟随当时的卫生部长刘湘屏来到了中南海。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汪东兴,汪东兴见到他们就宣布了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已及要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保护的任务。

当时的徐静还处在巨大的震惊当中,没有完全消化这只言片语背后代表着什么。

之所以找到徐静,是因为徐静有过在苏联留学的经验,当时的苏联在遗体保护技术方面比较领先,特别是对于列宁遗体的保护,属于苏联的首创。

徐静在当时正在中国医科院负责形态学教研工作,可见她当时的业务水平还是很值得信赖的。

在消化完这令人悲痛震惊的消息后,徐静思索后提出了几个要求,她希望能够回到单位和几个专家们一起研究相关方案,最重要的是要先去看看毛主席的遗体,最后她才提出需要一点时间准备必要的工具药物。

在得到同意后,徐静回到了单位和几个专家组成工作小组,并且商讨了遗体初期的保护方案,然后他们携带着必要的工具回到了中南海。

他们来到毛主席的住处后,在仔细看过了毛主席的遗体后提出了相应的方案。

然后在毛主席卧室旁的大会议室里见到了华国锋,在会议上,徐静和几位专家提到了他们准备好的保护方案和具体实施的办法。

有的政治局委员知道徐静在苏联留学,于是提到了苏联对列宁遗体的保护工作,徐静也坦言在苏联这属于国家机密,自己也只是有一些耳闻。

而徐静和几位专家的方案在会议上也遭受到了质疑,当时张春桥站起来询问徐静到底有多大的把握,徐静冷静的回答道:“不但不能腐烂,还要栩栩如生,要让人民群众瞻仰,这我们没有做过,也未敢想过。我们只能努力去探索。”

最后经过了华国锋的肯定,徐静等专家的方案才开始真正实施起来。

在真正工作之前,徐静和几位专家先将准备进行防腐工作的卫生间进行了彻底的清洁消毒。

然后他们就仔细对遗体进行了相关的处理,根据相关报道介绍,包括徐静在内的几位专家:“张炳常是搞人体解剖学的,平时处理尸体的机会多,技术熟练;陈克铨年轻,动作灵活,手巧;徐静是从事组织学的,平时很少和尸体打交道,但她大胆心细。”

就在三个人的配合之下,经过两个小时的工作,完成了对于遗体的保护工作。

经过了处理之后,在11日的清晨,毛主席的遗体被转移到了人民大会堂。

如何保护,怎样保护

在完成了遗体保护工作之后,当时红都服装厂的师傅们根据测量的遗体的尺寸,很快赶制出了中山装,然后经过专业人士的处理,给毛主席重新梳理好头发和化妆修正,终于毛主席的遗体被移入了人民大会堂的北大厅。

但是没想到吊唁的第一天就出现了问题,因为最开始遗体是敞开放置的,没有专门的设备,只能依靠大厅的风冷设备,为了对遗体进行保护,室内的问题已经降到了十五度以下,前来吊唁的人们只能穿着大衣,但是一些老同志的身体还是受不住。

虽然这个温度在人体感知来说已经很低了,但是对于遗体的保护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根据专家们的观察,每个前来瞻仰的人都是散热体,加上现场还有军乐队和厅内的灯光,这些都在散热,实际上对于现场的温题是高于十五度的。

当时徐静就提出了这个意见,认为这样的瞻仰方式是不行的,于是相关工作组的人员马上做出了调整,用哀乐录音代替了乐队,还减少了室内的其他光源。

根据徐静的回忆,她当时在大会上面对华国锋的时候,也提出了这个意见,认为大厅的问题不利于对遗体的保护,于是相关同志就开始组织研究制造可以对遗体进行有效保护的有机玻璃罩,并在最快的时间内加盖到了遗体上面。

后来决定要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长期保护后,一系列的问题又来临。

当时已经决定要修建毛主席纪念堂,但是纪念堂的修建要持续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毛主席的遗体被安防在哪里,又如何进行保护呢?

根据相关工作人员的回忆,毛主席的遗体在人民大会堂瞻仰了一段时间后,就被存放在一个叫“769”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很深的地下,保持温度和湿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方还是有专门的部队负责保护,属于绝对保密。

于是工作重点就来到了为毛主席制作一个水晶棺这个问题上。

当时我们还没有这样的经验,于是在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当年孙中山逝世的时候,苏联曾经赠送过一个水晶棺,但是一直没有用上,后来就存放在香山公园,有关设计人员马上找到了这个水晶棺。

虽然这个水晶棺已经是四十年前的产物,而且这个水晶棺其实在密封性、隔热性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也给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些思路。

当时我们的很多技术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大家希望能够给毛主席设计一个世界第一的水晶棺。

对于这个水晶棺,有很多技术上的难点,比如“由于毛主席身材高大,遗体上还要覆盖党旗,所以棺体要有足够的空间。其次,棺体造型要方便人们瞻仰,让人们看得最真实、最清楚。”

根据相关设计人员的回忆,“我们提交的初步设计方案是以五块平面光学玻璃组合成正梯形体,外形稳重,抗冲击强度高,同时又符合我国传统棺体型状的特征。又从艺术审美观点出发,确定了水晶棺的长、宽、高,符合美学比例的要求。”

最终经过了重重选拔,通过了设计方案、成品样品后,在1977年8月,用于保护毛主席遗体的“高纯水晶材料加工的棺板”终于被送到了毛主席纪念堂。

根据相关人员的回忆,当时抬棺的人有200到300人,而将毛主席遗体移动到纪念堂的方式甚至到现在都是谜,有人说从“769”下面,通过人民大会堂的地下通道就可以通到毛主席纪念堂。

结语

毛主席的遗体既然可以保存得如此完好,在各个技术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于是就有人提出了疑问,对于遗体的保护是不是要花费很大的金额。

当初列宁遗体保存委员会曾说,列宁遗体每年维护费用超过100万美元,难道我们也是花费这么多吗?其实不是的,此前徐静就曾否认了这个问题。

列宁逝世的时候,虽然苏联的技术是世界领先,但是各方面还是不如几十年后的发展水平。

毛主席逝世的时候,我们参考了相当多的资料和方法,对于遗体的保护也十分到位。

现在各种技术已经十分完善,对于毛主席的遗体的保护虽然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远不如当年高了,也更不可能达到天价的程度。

而根据相关资料的介绍,在瞻仰的时候,遗体是在气态中的,在非瞻仰的阶段是在液态中,除了这种方法之外,有关专家还采取了多种综合性的保护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可以完全保护毛主席的遗体。

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如此完好的重要原因。

对于遗体的保护,不仅使用了各种科学专业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倾注了对毛主席的敬仰和深沉的爱,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毛主席纪念堂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都在永远怀念着他。

参考文献:

1.《媒体称领导人遗体保存耗资大 保存列宁年逾百万》2013年03月15日07:20 来源:京华时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315/c70731-20797680.html

《毛泽东遗体保存过程》

《 文摘报 》( 2010年12月25日 05 版)

https://epaper.gmw.cn/wzb/html/2010-12/25/nw.D110000wzb_20101225_4-05.htm

3.《毛泽东水晶棺研制者揭密:主席遗容如何恢复生机》2006年10月01日13:38 中国新闻网http://news.sina.com.cn/c/edu/2006-10-01/133810153228s.shtml

0 阅读:0

运赛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