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2017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一片“下降”:总出货量、上市机型、4G手机出货量、智能手机出货量及上市新机等均呈同比下降。而在2017年年底,就有报道称,全球前五的手机厂商都在降低2018年的销量预期,并通知供应商减产。如此看来,似乎手机圈的寒冬到了。
但反观国内整体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和4G手机已经广泛普及开来,增量也已步入常态化,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倒也在情理之中。寒潮终有解冻时,随着5G的布局,以及新一轮换机潮的到来,将打破这一僵局,未来手机厂商的厮杀将更加血腥。
《2017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91 亿部,上市新机型1054款,同比分别下降12.3%和27.1%。其中,2017年12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261.2万部,同比下降32.5%;上市新机型90款,同比下降28.6%。
2017年,4G手机出货量4.62亿部,上市新机型810款,同比分别下降11.0%和34.6%,占比分别为94.1%和76.9%。其中,2017年12月,4G手机出货量4041.2万部,上市新机型57款,同比分别下降33.1%和46.7%。
可以看出,国内手机出货量已趋于稳定,市场需求接近饱和。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在国内普及度的提高,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趋于稳定,市场基本饱和。
此前,知名自媒体人陈述曾分析预测,随着2016年中国手机市场的高速增长,往往会透支红利,导致中国手机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在结构式换机红利过去后,2017-2019年都不会有大幅的增长,同比均会在5%以内。
据了解,透支红利的一个表现就是,出货量大增让原材料跟不上,供货紧张。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fK研究显示,2016年国内手机市场表现远超年初预期,导致主要元器件产量供不应求,下半年手机成本上涨明显。同时,受成本及汇率挤压,2017年手机厂商利润压力增大。
《2017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研究报告》即统计称,2017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在售1300余款机型的均价为1740元,较2016年同期大幅上涨22.7%,较2015年上半年增长14.3%。报告认为,手机均价的上涨直接与手机关键零部件成本上涨相关。
近一年来的手机市场风云变幻。黑莓、摩托、夏普等老品牌强势回归,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竞争强劲,金立、魅族等紧跟其后占据一席之地,全网通、全面屏遍地开花。在这种激烈竞争的氛围中,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随着加入者越来越多,这个市场已经变成要从对方口里夺食的态势,新老品牌都面临高强压力。何不在增长趋势放缓之时稍作休整,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换机潮和5G市场的新一轮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