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的教训,解放军该改还得改,以后对上美军,心里才会更有底

环亚观察家 2023-03-08 23:50:06

俄乌冲突持续一年多,俄军虽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但也有不少经验值得作为旁观者的解放军借鉴。而这些收集总结来的经验与教训,也将在不远的未来成为解放军进一步优化部队编制与战术理念的基石。只有这样,以后对上美军等强敌时,解放军心里才会更有底。

随着时间进入2023年3月,俄乌冲突,这场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爆发的最大规模军事冲突已经正式打破了1年大关,成为了一场以年计位的长期冲突。而作为冲突参与者的俄罗斯军队也在这场冲突中积累了长达1年的实战经验。

参加俄乌冲突的俄军士兵

尽管互联网有很多人并不看好俄军在过去1年里的一系列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经过了这场冲突的洗礼后,俄军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实战经验最丰富的武装力量之一。而解放军则在以旁观者的身份总结着俄军在这场冲突中暴露的问题与收获的经验,并为接下来的军事改革做准备。

有些观众可能会疑惑了,不是说俄军的信息化、现代化程度都不如解放军,打个乌克兰都费劲吗?怎么就能让解放军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了呢?

事实上,俄军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虽然不如许多军事专家在去年冲突刚爆发时预测的那样强而有力,没能做到像海湾战争时期美军一样引领世界军事发展潮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俄军打的就很差。因为俄军虽然不如美军那样擅长改变战争,但却十分擅长适应战争。

以俄军在冲突中使用的营战术群穿插战术为例。在冲突初期,有大量互联网视频证明,首批进入乌克兰的俄军部队在前一周的作战中采取了十分激进的“沿公路快速突击,占领交通节点分割包围乌军”的大规模穿插战术。

沿公路行进的俄军部队

而为了实施这一战术,一线的俄军部队采用了以轻型装甲车辆组成先导尖兵部队方式来为部队提供前沿火力侦察,确保穿插部队可以快速行进至目标区域,完成分割包围任务。

然而问题在于,俄军这么做的代价,就是大量缺乏先进侦察装备与防护车辆的尖兵侦察部队经常会在侦察时闯入乌军防区,遭到乌军的密集火力打击。导致这一战术在进行了一个多星期后,许多一线俄军部队就因为侦察部队损失过大,而失去了快速推进的能力。

被击毁的俄军虎式装甲车

对于解放军而言,这一血的教训也是我们必须要着手避免的问题。因为穿插包围战术一直都是解放军的拿手好戏,早在朝鲜战场上美军就曾领教过好几次。而解放军会组建使用大八轮装甲车与猛士装甲车的中、轻型合成旅,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战略上快速部署、战术上高速穿插。

可以说,俄军在冲突中面临的尖兵侦察部队损失过大的问题,解放军也有可能在未来爆发的冲突中遇到。所以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解放军自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侦察部队武器装备的投入,例如装备更多的侦察无人机、换装防护性能更好的轻型装甲车辆等等,最大限度降低侦察兵在执行任务时的风险。

使用无人机的解放军侦察兵

除了侦察部队以外,俄军在装甲部队使用上收获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在以前,人们一提到装甲部队,脑子里想得都是茫茫多的坦克组成钢铁洪流向前冲锋,与敌人的坦克来一场硬碰硬的对抗。

然而在俄乌冲突中,这种场景并没有出现。尽管俄乌两军都装备有数以千计的坦克装甲车辆,但时至今日,双方爆发过的最大规模坦克战,也只是仅有不到30辆坦克装甲车参与的连级冲突。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单兵反坦克导弹的普及与远程侦察能力的加强。

使用NLAW反坦克导弹的乌军士兵

尽管从纸面数据上来说,俄乌双方使用的许多老式反坦克导弹并不能击穿坦克的主装甲。但现实又不是游戏,即便导弹无法彻底击穿坦克,也可以对坦克结构造成不可忽视的损伤,迫使其降低甚至是失去作战能力。

而远程侦察能力的加强,则让双方的炮兵有了更强的态势感知能力。一旦对方的装甲部队开始集结,己方的远程火炮、火箭炮就可以根据情报对敌军集结点实施炮击,在对方坦克开上前线前就将其摧毁。

俄军的海鹰-10侦察无人机

可以说,随着这些能力的普及与加强,坦克以及装甲部队的使用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甲弹对抗来概括了。

因此对于同样拥有大量坦克装甲车辆,且军用侦察体系处于世界一流水平的解放军来说。我们既需要重新探索装甲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使用方法,发展行动战术理念。也要进一步加强远程侦察体系的建设。

一边保证装甲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与生存环境,一边加强对敌方部队的打击能力。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综合来看,尽管解放军的综合作战能力在军改后已经领先俄军。但战场环境千差万别,技术、理念上的领先,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比俄军更容易适应战场。所以在那一天尚未来临但即将来临的当下,我们仍需要继续学习,做好准备。

0 阅读:32
环亚观察家

环亚观察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