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牛辅饭前娱乐 2024-10-25 15:13:12

为啥咱们不论血统呢?广大网友就说了,谁家祖上还没个名气响当当的大人物。

而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黄巢。

唐朝的末年悲壮不少,安史之乱的阴影还没散,黄巢的起义却又席卷而来。

黄巢绝对不是个什么好名声的人,也相当残暴,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苦难,但他无意间也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有人说他拔除了一项延续了六百年的社会“毒瘤”,有人说这功劳根本和他没关系,那究竟是怎样的呢?

落第之后,怒诗揭竿

黄巢,出生在唐朝末期的山东曹州,家族世代从事盐业生意。

彼时,盐作为国家专卖的商品,一直由朝廷控制,因此私人贩盐是一项冒着高风险却高回报的生意。

这也让黄巢自小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那个诗歌盛行的时代,黄巢从小便能对诗作赋。他不仅喜爱文学,还习练剑术、骑术,展现出文武双全的一面。

他的家人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通过科举,成为朝廷中的官员,为家族赢得荣耀。黄巢也对仕途充满向往,渴望在大唐的官场中一展抱负。

然而,理想与现实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尽管黄巢对学问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但在科举考试中却屡次铩羽而归。

每一次长安城中的考试结果揭晓,黄巢都满怀希望地前往查看榜单,却一次次地失望。

随着接连几次科举失败,黄巢觉得,或许他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自身能力不够,而是背后隐藏着门阀世家的操控。

大唐的官场早已被一群世家大族垄断,他们在朝廷中有着深厚的人脉关系。

那些世代书香的大家族,总是能在仕途上先人一步,而像黄巢这样的外地寒门,即使才学过人,也难以破开那厚重的关系网。

愤怒与不甘在他心中积聚,终于在一次次挫折后爆发。

他挥笔写下了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既得利益者的不屑与控诉,也透露出他渴望一展宏图的决心。

黄巢将满腔的怒火洒在纸上,却无处施展抱负,失意之下,他选择了回到家乡,继承家族的盐业生意。

昔日的考场失意者,变成了曹州地区盐帮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盐帮逐渐壮大,他也积累了不少财富与人脉,成为当地不可小觑的实力派人物。

而他内心深处,那股对权势的渴望始终没有熄灭。

灾年之乱,起义风云

唐朝末期,天灾接踵而至,乾符元年(874年),数年的旱灾和洪水重创了唐王朝的疆域,尤其是以山东为中心的华北平原,颗粒无收,田地荒芜。

农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曾经繁华的村庄变成了一片片焦土,饿殍遍野,哀声不断。

地方官员们只顾向朝廷进贡,隐瞒灾情,层层盘剥,不断地将他们的最后一丝生机挤压殆尽。

百姓无路可走,只能通过起义来发泄心中的怒火。

这时,一位名叫王仙芝的盐贩子最先举起了反叛的旗帜。

消息传到黄巢耳中,他的心中顿时燃起了从未有过的激情,多年的积蓄与压抑,似乎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但与那些迫不及待揭竿而起的起义者不同,黄巢表现得更加冷静,他没有立即响应王仙芝的号召,而是选择继续观察局势的发展。

他的财富和盐帮的势力成为他最大的依仗,他利用这些资源,开始接济从各地逃难来的灾民,以此赢得民心。

无数因饥饿无处可去的流民,渐渐聚集在黄巢的周围,使他在当地的影响力日益壮大。

乾符二年(875年),黄巢终于认为时机成熟,他带领家族成员及亲友,召集起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响应王仙芝的起义。

最初,这支队伍的规模并不大,只是由一些长期追随黄巢的盐帮成员以及灾民组成,但在黄巢充满激情的演说与指挥下,这支队伍迅速发展壮大。

原本对朝廷忍无可忍的农民们纷纷响应,加入他的阵营,将黄巢的起义队伍迅速扩充至数万人之多。

黄巢的起义军行动迅猛,进攻速度如同一阵突然而至的暴风,席卷了唐朝的东部地区。

每到一处,义军都高举“替天行道”的旗号,宣称要推翻腐败的朝廷,还百姓一个清明的世界。

在起义初期,黄巢的军队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灵活的战术,攻城掠地,节节胜利。

更为讽刺的是,唐朝的地方节度使们为了自保,往往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

他们既不愿承担剿灭黄巢的风险,又担心万一黄巢得势,会对自己的地位构成威胁。

于是,面对义军的进攻,许多官军虽然表面上奋力抵抗,实际上却暗中放水。

兄弟反目,黄巢更暴

黄巢开始时和王仙芝并肩作战,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黄巢与王仙芝之间的裂痕也逐渐显现,最终让这对曾经的同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王仙芝本是一位深谙权谋的盐商,他起兵造反的初衷并不在于推翻唐朝的统治,而是为了在动荡中谋取个人利益。

随着义军的不断壮大,唐朝朝廷逐渐意识到,武力难以迅速解决这场席卷全国的起义,便开始向王仙芝抛出橄榄枝,试图通过招安来收编起义军。

这一招数触动了王仙芝的心弦,王仙芝态度软化,愿意接受招安。

黄巢的愤怒如同火山喷发,他在营中召集了部下,对王仙芝的妥协之举进行了猛烈抨击,言辞激烈,充满了对朝廷和官僚制度的鄙视。

黄巢在义军中的号召力使得许多将领和士兵站到了他的这一边,他们也对王仙芝的动摇心生不满,甚至有人在背后窃窃私语,称王仙芝为“软骨头”。

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在一次公开的争论中爆发,最终,王仙芝带着部分人马选择向南撤退,试图与唐朝方面继续谈判,而黄巢则率领剩下的部队,独自踏上了向北进攻的道路。

随着王仙芝的离开,黄巢彻底掌握了义军的领导权,他的性格也在这一过程中变得更加暴烈无情。

那些日子,黄巢的军队横扫山东、河南一带,所到之处,城池被攻破,百姓遭到洗劫,甚至不少抵抗的地方官员和世家大族都难逃被处死的命运。

在黄巢眼中,这些官员和世家大族正是腐败的唐朝制度的象征。

黄巢这种对门阀世家的痛恨来源于他内心深处那份积怨:那些年,他曾无数次因为这些人控制的科举制度而名落孙山,眼睁睁看着机会被门第高贵的人夺走,如今,他终于有了将怨恨一吐而尽的机会。

这种手段在起义军中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风气。士兵们看到黄巢对敌人的无情,也学会了不再手软。

许多义军将领在黄巢的影响下,开始认为杀戮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黄巢的暴烈性格如同火焰般迅速蔓延,给这支原本还保有几分正义色彩的义军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黄巢的冷酷无情让他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更大的权力,但也让他与自己的理想渐行渐远。

覆灭长安,毁灭与新生

广明元年(880年),黄巢的起义达到了最高潮。

经过数年间的激烈战斗,黄巢终于率领大军向唐朝的心脏地带发起了致命一击,经历了无数次艰险与突围后,黄巢的部队如潮水般涌向了大唐帝国的核心——长安。

当黄巢的大军兵临城下时,长安的荣光早已褪色,城内的官员们慌作一团,唐僖宗不得不在黑夜的掩护下仓促逃向了西边的咸阳,企图避开起义军的锋芒。

那些平日里锦衣玉食的贵族官僚们,纷纷逃离或藏匿起来,将曾经富庶的长安城留给了黄巢的部队。

黄巢率领义军破城而入,城门洞开,铁蹄踏碎了长安城千年的威严与荣耀,在他的屠杀下,各地的士族大姓被打的零落,勋贵大批被杀,豪门大家的牒谱大量散佚,门阀在他手下重创。

后来,在长安城内的含元殿上,黄巢身披龙袍,庄严地宣布自己为帝,建立大齐政权。

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未褪去,黄巢便开始感受到帝位上前所未有的压力。

长安城是权力的中心,却并非他的根据地,齐的建立,并没有得到长安百姓的普遍支持。长期以来,黄巢以流动作战见长,而治理一座大城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为了维持大齐政权的运转,黄巢不得不向长安城中的富户、商人征收重税,甚至强行抢掠民间的财富,作为维持军队开销的来源。

于是,失望和愤怒在长安城中迅速蔓延,民心的丧失让黄巢意识到,这座富饶的城市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易于掌控。

与此同时,远在咸阳的唐僖宗也并未放弃复辟的希望。

在他的号召下,各地节度使纷纷响应,组成联军,开始对长安进行合围。

在被围困的长安城中,曾经叱咤风云的黄巢第一次感受到了无力感。

他的士兵们因为长期缺乏补给而士气低落,原本紧密团结的义军开始出现逃亡和叛变的现象。眼看局势越来越不利,黄巢不得不做出撤出长安的决定。

中和四年(884年),黄巢被唐军和地方势力围困于山东泰山的狼虎谷。

形势已然无法逆转,他最终选择自尽,以结束自己的反叛生涯。

黄巢攻陷长安虽然最终未能改写自己的命运,在他的军刀下,那些高高在上的门阀世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许多世家大族在长安被攻破时惨遭屠戮,这种对封建门阀的打击使得他们元气大伤。

虽然黄巢并非有意革新,但他的暴力行径却在客观上促使了门阀制度的逐步衰亡,所以才有人说他拔除了一颗600年的“毒瘤”。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黄巢

0 阅读:46

牛辅饭前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