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际视线聚焦沙特阿拉伯的美乌谈判时,俄乌战场却上演了戏剧性转折。乌克兰军队在撤离库尔斯克地区后,突然调转方向,对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发起闪电攻势。短短四天内,乌军以密集攻势突破俄方防线,将战线向俄境内推进至少5公里,并宣称控制了多个边境村庄。这场突袭不仅打乱了俄军部署,更将战火重新引向俄罗斯本土。
据乌克兰军方披露,此次行动中,乌军采用机械化部队与步兵协同战术,迅速撕开俄军边境防御工事。激战最激烈时,双方在村庄巷道内爆发“逐屋争夺战”,乌军工程部队随后清理了俄军预设的雷区和反坦克障碍。尽管俄方尚未公布详细战损,但当地社交媒体流传的画面显示,部分村庄已升起乌克兰旗帜。乌方还声称击毙一名俄军高级指挥官,但该消息尚未得到第三方证实。
军事观察家指出,基辅的战术调整暗藏深意。在库尔斯克攻势受挫后,乌军主动撤离并重组部队,转而选择防御相对薄弱的别尔哥罗德州作为新突破口。这种“打带跑”策略既避免了主力部队被俄军合围的风险,又持续对俄边境形成高压态势。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占领区域虽较库尔斯克时期有所缩减,但乌军成功在俄境内建立了新的立足点。
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了边境冲突的升级,称已调遣预备役部队驰援前线。分析认为,俄军当前陷入两难:若抽调兵力加强别尔哥罗德防御,可能削弱其在顿巴斯主战场的优势;但若放任乌军渗透,恐重演库尔斯克州的“失守危机”。与此同时,俄空天军加强了对顿涅茨克方向的空袭,似在通过东部施压迫使乌军回防。
这场边境拉锯战背后,折射出俄乌博弈的新维度。乌克兰正通过制造“多点开花”的战场态势,为谈判争取更多筹码,而俄罗斯则需在领土防御与战略进攻间寻找平衡点。随着秋冬季临近,双方的地面机动优势或将此消彼长,边境地区的每一次进退都可能改写谈判桌上的力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