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冬至阳生春又来||朱晓吾

中道正能量 2024-12-19 07:08:37

“冬至”是农历十一月的中气,在公历每年12月21或22日交节。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即农历十一月二十三日。

“冬至”名称的由来与含义,据古籍资料解释是“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称冬至。”“冬至”交节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国所处的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民间所说的“冬至至短”就是指的白昼最短这一点。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最受重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在古代,人们对“冬至”这个节气是十分看重的。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小至》一诗中有这样两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正因为如此,古人称“冬至”节气首日为“冬节”、“亚岁”、“过小年”。宋时,在冬至交节这天,皇帝为了消灾祈福,要隆重地“把昊天上帝于圆丘”,士大夫们要相互庆贺,馈赠节仪。平民百姓也“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飨祀先祖”。对于这种盛况,前人曾有诗云:“店舍喧哗彻夜开,荧煌灯火映楼台。欢游未晓不归去,早有元宵气象来。可见,古人过“冬节”几乎与过年一样。

冬至这天,我们河南人有吃饺子的习俗,也是人们常说的吃“捏冻耳朵”。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后来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和“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句民谚,生动地反映了河南人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过后,太阳射点又逐渐北移,北半球白天的时间日渐增长,故有“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虽然如此,此时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仍比地面获取太阳的辐射多,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冬至不过不冷”的说法。冬至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了。我国民间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就在这寒极之时,却也孕育着无限的生机与温暖。“冬至一阳生”,古人的智慧早已洞悉了这天地间的奥秘。在这看似冰封的世界里,阳气正在悄然萌动,宛如一颗深埋在黑暗泥土中的种子,正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日的萌发。

冬至是一个协调及和谐的欢乐时刻。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伟大的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小至》中有“冬至阳生春又来”的名句,民间也有称冬至为“小阳春”的说法。为什么把冷到极点的冬至却与春天扯到一起了呢?这与“阳生”有着密切关系。正月是立春之月,所以春节写对联广有“三阳开泰”的。“三阳”成了“春”的代词,所以有“阳春”之称。“三阳”中之一阳,自冬至所在之月便产生了,那一阳不正是“春”的消息吗?杜甫说“冬至阳生春又来”、民间称冬至为“小阳春”就是这么来的。

冬至过后,日子便一天天向暖。就像人生中的困境,虽寒冷刺骨,但只要心怀希望,便能在这寒夜中看到曙光。它是岁月的转折点,让我们在凛冽中感悟生命的坚韧,在寂静中聆听内心的声音。

在这冬至的时光里,愿我们都能如那悄然萌动的阳气,在寒冷中坚守,在黑暗中蓄力,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光彩。

0 阅读:5
中道正能量

中道正能量

指点之间尽享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