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又称十二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神秘符号,是中国古代与天干相结合,用以标记年、月、时的次序。地支不仅代表着时间,更蕴含着万物生长与消亡的哲理。
一、地支与五行
地支根据五行划分为:
·寅卯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
·巳午属火:午为阳火,巳为阴火。
·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
·亥子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
·辰戌丑未属土:辰戌为阳土,丑未为阴土。未戌为干土,丑辰为湿土。干土者其中藏火,湿土者其中藏水。
二、地支与四时方位
·寅卯东方木:少阳见于寅,壮于卯,衰于辰。寅卯辰属木,司春,为东方。
·巳午南方火:太阳见于巳,壮于午,衰于未。巳午未属火,司夏,为南方。
·申酉西方金:少阴见于申,壮于酉,衰于戌。申酉戌属金,司秋,为西方。
·亥子北方水:太阴见于亥,壮于子,衰于丑。亥子丑属水,司冬,为北方。
·辰戌丑未四季土:辰戌丑未分别代表四季的土属性。
三、地支与月份
·正月建寅:寅为正月,卯为二月,为春;辰为三月,为春末,合为一季。
·四月建巳:巳为四月,午为五月,为夏;未为六月,为夏末,合为一季。
·七月建申:申为七月,酉为八月,为秋;戌为九月,为秋末,合为一季。
·十月建亥:亥为十月,子为冬月,为冬;丑为腊月,为冬末,合为一季。
四、地支与时辰
·子时:23-01点,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丑时:01-03点,鸡鸣,又名荒鸡。
·寅时:03-05点,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
·卯时:05-07点,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
·辰时:07-09点,食时,又名早食等。
·巳时:09-11点,隅中,又名日禺等。
·午时:11-13点,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时:13-15点,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
·申时:15-17点,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
·酉时:17-19点,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戌时:19-21点,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
·亥时:21-23点,人定,又名定昏等。
五、地支与生肖
·子鼠:代表万物初生,阳气初动。
·丑牛:象征阳气在上,尚未降落。
·寅虎:意味着万物始生,生机勃勃。
·卯兔:代表万物茂盛,生机盎然。
·辰龙:象征万物经震动而茁壮成长。
·巳蛇:代表阳气旺盛,如日中天。
·午马:意味着万物盛大,枝繁叶茂。
·未羊:代表万物成熟,滋味初现。
·申猴:象征万物的身体已完全形成。
·酉鸡:意味着万物的衰老,是生命的终结。
·戌狗:代表万物的消亡,一切归于尘土。
·亥猪:象征万物的收藏,是生命的轮回。
六、地支与人体部位及脏腑
地支与人体部位及脏腑的结合,进一步细化了这种宇宙与人体的共鸣。例如:
·子:代表腿脚,对应膀胱、肾。
·丑:代表足部、脾脏、大肠。
·寅:代表腿、膝盖,对应肝胆。
·卯:代表腰、臀部,对应肝。
·辰:代表背腰部,对应脾、胃。
·巳:代表面部、心、小肠。
·午:代表心脏、眼睛,对应小肠。
·未:代表胃、腹腔,对应脾。
·申:代表大肠、经络、肺。
·酉:代表肺、鼻、皮肤,对应大肠。
·戌:代表心包、头部,对应胃。
·亥:代表肾脏、耳朵、骨骼,对应膀胱。
七、地支的相互关系
地支之间有多种关系,包括相合、相冲、相刑、相害等。例如:
·相合: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
·相冲:子午相冲,丑未相冲,寅申相冲,卯酉相冲,辰戌相冲,巳亥相冲。
·相刑:寅巳申为无恩之刑,丑未戌为恃势之刑,辰午酉亥为自刑。
·相害:子未相害,丑午相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
八、地支在医学中的应用
在中医理论中,天干地支与人体、自然界的关系被用来指导诊断、治病和养生。例如:
·诊断:依据天干地支所代表的时间段,不同脏腑在一天中的活跃程度不同,因此,在特定时辰出现的症状可能指向对应的脏腑问题。
·治病:在选择治疗时机和穴位时,会考虑天干地支与脏腑经络的对应关系,选取在特定时间加强或调和相应脏腑功能的穴位进行治疗。
·养生:遵循“顺时养生”,即按照四季变化和一天中的时辰来安排作息,以达到最佳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