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时代,受到现实的遏制,近日读《离骚》,有许多感慨!当时的政治斗争极为复杂,秦国商鞅变法之后逐渐强大起来,他们想吞并六国,于是就用各种手段离间这些国家里的忠臣,屈原就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伟大爱国诗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名灵君、正则。楚武王熊通之子,子瑕的后代,子瑕封于屈地,以屈为氏,父亲叫屈易,字伯庸。作为贵族屈原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又擅外交辞令,成为楚王的文学侍臣。他生活的时代,楚国变革失败,而秦国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日益强大起来。公元前318年,楚魏赵燕韩共同攻击秦国,并推荐楚怀王为纵合长,屈原出谋划策,成为议政大臣,并被任命为左徒。然而上官大夫却妒贤嫉能,他想将屈原写的奏章据为己有,被严词拒绝,于是他就在楚怀王跟前说屈原的坏话,昏庸的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并削去了它的职务。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讨伐齐国,就派张仪携重礼贿赂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离间楚齐,并答应给楚国600里土地,楚齐断交之后,秦国打败了齐国,但楚国只领到了六里的土地。楚怀王心里不忿派兵攻打秦国,反而丢失了600里土地,于是楚怀王就派屈原前往齐国求和,修复两国的关系。秦国发现这个问题,就又派张仪到楚国求和并愿意归还了600里土地,可楚怀王不依不饶非得要张仪的性命,这时候张仪又重金贿赂郑袖,让楚国人放了他。当屈原回国后听到了这件事就劝楚怀王,希望他杀了张仪,派人追赶,已经回国了。楚怀王让他担任三闾大夫,掌管王公大臣的祭祀和礼乐,却不让他管理国事,屈原悲愤难当,30岁作了《离骚》,来倾泄自己内心的不平。

屈原坚持认为秦国为虎狼之师,对楚国不怀好意,楚怀王却听从别人的谗言,两次流放屈原, 后楚怀王被扣留到秦国,如此奇耻大辱,让屈原感到前途无望。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军攻克,楚顷襄王出逃国破家亡,屈原感到个人前途无望。5月5日这天,抱石投入玉笥山下的汨罗江,溺水而亡!

屈原的铮铮忠骨,引人们的祭奠,每年的5月5日人称“端午节”,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