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伊朗驻华使馆在中国网络平台发了这么一条:
“如果,今天苏莱曼尼将军还活着……”
评论区,一个中国网友的评论火了:
不要怀念我。
成为我,超越我!
把他们带来见我。
短短18个字,戳中了无数人的心,意难平。
我不知道他的姓名,但我希望知道。
隔天,伊朗再接再厉,发了“最后的摇篮曲”。
英美投票否决关于以色列的决议时,伊朗驻华使馆又发了“血腥的投票”。
不得不说,宣传就是战斗力。
不得不说,伊朗这一波相当厉害。
比起说谎成性,只够让中国网友抓包取乐的以色列及其美爹(子?)强太多了,至少能和中国网民共情。
伊朗怀念苏莱曼尼将军,是因为此前一天,10月17日深夜,加沙的“阿赫利阿拉伯医院”(又称为浸信会医院)遭到轰炸,造成了近千人伤亡。
同为穆斯林,伊朗人此刻的感慨,颇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即视感——一整圈的兄弟国家,竟然被一个小小的以色列欺负成这样。
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中国网友短短的18个字,想必也会戳中无数穆斯林国家的内心,也势必引起以色列宣传部门的记恨。
友情提醒,代号为“守望XXX”的网友,小心身份暴露,注意人身安全。
因为昂萨-犹太集团一向睚眦必报,被盯上可不太妙;而犹太人更是恐怖主义的祖师爷,狠起来连大恩人都照刀不误。
瑞典的贝纳多特伯爵,从纳粹集中营一共解救了6000名犹太人,却被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的梅纳赫姆·贝京派人当街暗杀身亡。
大v卢克文刚刚说,因为说了些公道话,也被以色列官方盯上了,这辈子大概都去不了以色列和五眼联盟了——虽然不可惜,但总是膈应。
有些种族的格局,也就这样了。
此时此刻,我们更多的是感慨。
其实,1937年后中国的遭遇,比1947年后的巴勒斯坦好不到哪里去,甚至还更糟。
1947年,犹太人刚到巴勒斯坦的时候,好歹懂得在船上拉横幅,说点软话哄人:
“德国人摧毁了我们的家庭和家园,你们不要摧毁我们的希望!”
而日本人就狠毒了,对着曾经的宗主国直接就是枪炮。
当年,日寇攻陷南京中华门,中国守军浴血奋战,躺在了城门前血泊里。
城墙只留下他们的誓言——
誓复国仇!
当年孱弱,南京被屠的30万同胞和全国无数死难者,血仇难报。
但这笔血海深仇,迟早将彻底清算,即便日本举国逃往巴西。
PS.尽管具体情况不明,还是提请巴西朋友注意,小心日本人狼子野心,严防重现“犹太复国”的翻版。
此后的八年抗日,无数先烈前辈为了驱逐侵略者,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这个词用得多了,有时候让人感受不到其惨烈的字面意义——现在的巴勒斯坦人,正在真切承受。
如果没有当初那一群硬气的中国人,今天以色列强加在巴勒斯坦人身上的命运,就是我们的;炮轰我们医院,再赖给我们游击队的,就会是小日本。
所以我们衷心希望,今天的巴勒斯坦和你们,也能够拥有这样的人。
因为有了他们,现在的日本人即便跟我们不对付,也得想方设法悠着点,不惜换掉强硬的驻华大使。
有了他们,现在的我们,才谁都不敢惹。
有了他们,我们的第44批护航编队和第45批护航编队,才能此刻不缺席中东。
有了他们,现在的我们才能有机会安居乐业,并深深地缅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