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亲戚群、朋友群都很安静,连红包也没有人抢了?

赋鲸创作营 2025-02-21 10:23:17

人类是群居生物,自然倾向于社交群体。

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我们努力将熟识的人们联系起来,并根据不同的特征,创建了各种各样的社交群组。

久别重逢的初中同学,在一次聚会后,群组变得活跃起来,大家在群里分享往昔的回忆。

即便是未能出席聚会的人,也感到些许遗憾。

在家庭群组中,每逢节日,成员们互相发送祝福,并发出聚餐的邀请。

在红白喜事的场合,亲戚们都会出席,使得彼此的关系更加亲近。

然而,在最近的春节期间,你是否注意到,无论是亲戚群还是同学群都异常安静,即便发出一个红包,也长时间无人领取。在几十人的群组中,红包甚至无法被抢完,最终不得不退回。

从喧嚣到寂静,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01经过连续多年的微信互动,我们开始体验到边际递减效应,感到疲倦

常言道:“好奇心害死猫。”

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好奇心都是共通的心理。

网络世界对我们来说,起初是陌生的,我们渴望去探索。

对于一个平台的新功能,我们总是充满期待,想知道它会带来什么新奇的神器。

从基础的群聊功能,到各种动态图片,再到丰富的表情包,随手拍,位置共享,信息分享,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

尽管这些年平台不断研发新功能,但大多大同小异,缺乏真正吸引人的亮点。

即便某些功能起初很有趣,但“鱼放三天发臭”,新鲜感一过,吸引力也随之消散。

在众多功能涌现之后,人们对新功能的态度变得冷漠。这些功能似乎只是诱使人们点击的噱头,不值得关注。

正如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所言:“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你的行动。”

人们本质上追求自由,不愿总是被群体或平台所左右。

边际递减效应揭示,在同一平台上,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增加,到达一定阶段后,人们对该平台的热情会逐渐减退,可变的元素越来越少。

万变不离其宗,何必盲目追求?

此外,在我们参与的众多群体中,频繁回复简单的问候似乎成了时间的浪费。回复与否,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02尽管我们的经济状况并不宽裕,但对群里的小额红包并不太在意

回想微信红包刚流行时,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分也是爱”。

在群里抢到一分钱,比起在现实生活中赚到十元,往往能带来更大的快乐。

当然,在春节期间,巡视众多群组后,我们也能收获几百元的红包。

然而,近年来我们逐渐意识到,收入有所下降,而房贷和车贷的压力却在增加。消费降级已成为大家的普遍认识。

浏览信息平台,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人抱怨自己的房产被出售,无法承担房贷。

走在街头,也能看到许多门店贴出了转让通知,关门歇业的情况愈发频繁。

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发放大额红包的频率自然降低。同时,大家对小额红包似乎也变得麻木,不再那么关注。

在群里,每个人都只抢到一两分钱,这样的红包已失去了吸引力。

有些人,大半年未曾发言,突然出现只是为了抢到一两分钱,这让人感到突兀。

抢到几分钱后,大声道谢似乎违背了本意,于是许多人选择保持沉默,仅作旁观。

当然,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人们发言的欲望也减弱了。

没有了金钱作为后盾,人们的自信也显得不足。还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如果你并不富有却表现得很高调,那么你就会被贴上“炫耀”的标签,这比沉默更加可笑。

人们终于开始清醒,有钱的人选择低调行事,闷声发大财;

而经济拮据的人则尽量保持低调,甚至过年时都避免走亲访友,以节省路费。

03洞察利益关系的实质,我们发现小家庭才是最坚实的后盾,值得我们投入情感与时间

并非所有人都热衷于在微信群里发消息或抢红包,这只是人性的一部分。

在家庭的小圈子中,人们的互动却显得异常活跃。特别是在由五六口人组成的家庭群里,大家乐于组织聚餐,互发大红包,这正体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

当人们放下手机,面对面地交流,他们会积极地讨论来年的计划、过去一年的得失,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

只要人们愿意放下手机,聚在一起,真正的人际关系便得以维系。

网络世界中,大部分是虚假的情感,它不会带来实际的帮助,也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状况。

打开微信通讯录,虽然联系人有数百个,但真正能交流的,往往只有寥寥几个家人,偶尔会有朋友。

至于同学,大家各自忙碌,即便召集聚会,也鲜有人响应。

在普通的亲戚群里,关系往往较为疏远,甚至不再互相拜年。可能有些亲戚,多年未见,关系变得生疏。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段话:“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充满友爱、充满活力的氛围。”

当我们的生活从大集体转向小集体,这并非意味着人情变得淡薄,而是我们把情感集中起来,给予最需要的人,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了最好的道路。

写在最后:

当一个群体逐渐散去,另一个群体也将慢慢聚集,热闹起来。

一件事结束,另一件事便会发生。

一种生活方式逐渐淡出,更优质的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涌现。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不仅适用于感情,群体生活亦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亦然。

当我们的微信群变得可有可无时,不必感到烦恼,这其实是摆脱烦恼的开始。

专注自己小家庭的幸福,管好自己的一日三餐,这就足够了。你们认同吗?

0 阅读:0
赋鲸创作营

赋鲸创作营

一起录课、读书、写书、出书,陪你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