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摘要:村名是人们定义村庄的专有名称,不仅代表村庄的空间位置,还反映当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榕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历史文化悠久。本文采用地图法、统计法和分类归纳法从地理学角度对榕江县村名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地形地貌类、水文类、动植物类、方位类、经济类、意愿类、姓氏类、军事类等,并分析了各类型村名的命名特点。研究村名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榕江区域地理环境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村名;榕江县;地理环境
引言:村名是区域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体,其产生和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它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区域环境的特征,反映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近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地名村名进行了研究,如王彬(2007)的《广东地名文化景观及地理分异研究》、姚静(2009)的《河南省地名景观特征与区划研究》、隋小真(2012)的《山东省潍坊村名的语言文化考察》等,但国内关于县域内村名的研究较少为见。
本文以榕江县村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地图法、统计法和分类归纳法,对其进行地理学分析,以探讨村名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更深入了解和研究榕江县提供帮助。本文所涉及的村名源自《贵州省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统计得到村庄名称共388个。因村名有多种命名方式,故在进行分类时,会出现重复统计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对村名的分析。
1
榕江县村名的统计特征
榕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现辖6个镇、14个乡(含6个民族乡)(图1)。根据统计分析其村名中包含的地理要素有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方位、经济、建筑、意愿、姓氏、颜色、数字、军事、时间等,并且各地理要素所占比例不等。
从图2中可知,意愿类村名所占比例最大,榕江县在历史上长期为兵戎之地,人们将对于安定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意愿类村名中;经济类村名次之,它反映了古榕江的商贾文化繁荣,经济贸易活跃;然后是建筑村名,榕江县大都是寨、堡等民族特色建筑,这些村名说明了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显著;方位村名使得村庄间的相对位置更加清晰,增加了方位感,方便人民生活;地形地貌类村名的产生与当地高低起伏、复杂多样的地形条件有关;气候水文类村名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同时流露出河流众多,人民傍水而居;动植物村名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民的居住环境;姓氏村名表征同姓氏居民的数量及地域分布。
2
榕江县村名与自然地理环境
榕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深切,中间地势低落,山地特色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县内水源多为降水补给,细小支流众多,如乌洛河、高雅溪、育洞河等。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8.67%,已探明的矿产有锑矿、金矿、铜矿、石煤、高岭土等。
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村名产生的重要依据,同时村名又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自然环境的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动植物、方位等。
2.1 地形地貌与村名
榕江县地处高原与丘陵的过渡地带,西北是云贵高原,东南为广西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广布。据统计有关地形地貌的村名很多,有坡、洞、埂、塝、峨、岗、岭、岩、坪等类型。由图3看出,地形地貌类村名中,含“洞”字的村名最多,榕江县山地广布,形成的山洞居多,适宜早期人类的居住,人类因此而命名,有高洞、俾洞、洞里、响水洞等村名;含“坡”、“山”、“塝”、“坳”、“岩”等字的村名次之,这些都反映了该地地形破碎,地势起伏较大,如观音山、梨树坳、故旧塝、韩家坡等;含“坪”字村名最少,因本地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面起伏大,平地较少,仅有宰坪一村。
2.2 气候水文与村名
榕江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3℃,年均降水量1196.0mm。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区域性气候差异明显等特点。县内与气候水文有关的村名大致分三类:与温度有关的村名,如社冷、冷堆、冷里等;与季节有关的村名,如九秋、立秋、俾秋等;与水文有关的村名,如正港、归塘溪、尤鱼塘、洋乌、江冲等。
榕江县内支流众多,有乌洛河、高雅溪、育洞河等。河流作为人类的重要水源,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早期人类一般选择临水而居,并且河流具有许多自然特征,比如长宽度、气味、颜色,人们往往以明显的特征或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的方面来命名,如上文提及的归塘溪、洋乌等。由图4可看出,当地水文情况对村庄命名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村名中与水文有关的共28个,约占气侯水文村名总数的85%。
2.3 动植物类村名
榕江县地形崎岖,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类村名反映当地一定的植被状况,进而反映人类的居住环境。榕江县自然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林,种类繁多,复杂多样。植物类村名表征了一定的植被情况,如格览、乔油、柳吉等。动物依靠特殊的地理环境生存,与人类关系极其密切,对地理环境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因此动物类村名也占据一定比例,如大盘羊、美蝉、鸣凤堡、熊纪等。动物类村名又可分为畜养动物类村名(11个)和野生动物类村名(6个)两类,因畜养动物为人类提供日常所需的肉、蛋、奶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以之命名的村庄较多(图5)。
2.4 方位村名
地名是准确指示地理实体方位的语言符号,方位村名正表现了这种符号的功能,它的产生一方面由于村庄的扩大及延伸,之前的村名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因此在原来村名的基础上添加了方位词语,如上党扣、下仔路等;二是由于乡村与当地显著的地理事物接近,如路、岩、洞等,以其作为参照物,把方位词与这些实体结合,形成村名,指明了村名的相对位置,增强方位感。如下岩寨、马路边、上归裳、南丹、上寿洞等。榕江县关于方位的村名有58个,根据统计分析可得图6,其中含“下”、“上”、“里”的村名较多,且含“下”的最多,可猜想与当地人民生活习惯有关。
3
榕江县村名与人文地理环境
榕江县旧称古州,是江南八百州之一,历史悠久,民族风情古朴。县内建有镇台衙门、天下独一苗王庙等古建筑,因水上交通便利,各地商贾云集,昔有“小南京”之美誉。又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自春秋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13年设榕江县,因都柳江(古称榕江)流经县境得名。
人文地理环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与自然地理环境相比,具有不稳定性、时代性。长期形成的人文环境对村名的确定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很多村名反映出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包括经济、军事、建筑、意愿、姓氏等。
3.1 建筑类村名
榕江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积淀了很多古建筑景观,有的至今堪称卓越的创造,比如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背景的“寨”、“堡”。寨有“防守用的栅栏”、“旧时驻兵的营地”、“村庄”等含义。建筑类村名中含“寨”字的最多,如大寨、长寨、板寨、票寨等,它们再现了当地的场景,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堡指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据险筑堡以自固。该地自古便是兵家争夺之地,分析含“堡”字的村名,有助于人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追寻历史渊源,如大堡、平定堡、维新堡、墩仁堡等(表1)。
3.1 经济类村名
经济类村名反映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开发与利用及区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析此类村名,可以揭示一定的人地关系,了解当时区域经济的发展。
(1)农业与村名。农业是自然经济时期的主要生产方式,“场”是人工建造的各种农作点,以“场”命名的村庄分布于榕江县的各个区域,如高场、石纪场等。塘是指各种水产养殖的堤岸,榕江县水资源丰富,以“塘”命名的村庄广布县内,如尤鱼塘、滚塘、塘坊、塘底下、归塘溪等。
(2)手工业与村名。手工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另一种社会分工,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榕江县手工业在村名中的印记主要是油坊,如乔油,油房等。
(3)商业与村名。社会大分工后,出现以物易物的商品经济,形成交易市场,对村名产生了一定影响,含“利”的村名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利是指人们在生产、消费、储蓄过程中得到的多余资本部分,相关村名有锡利、归利、加利、小利洞等,可以看出商品经济的出现,交易场所的形成对榕江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3.3 意愿类村名
意愿通常指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这类村名显示了人们的主观愿望或审美情趣,表达了当时人们期盼社会安定的心理。统计看到含“吉”、“瑞”、“兴”等字的村名较多,如柳吉、孖瑞、高兴等。儒家文化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在村名中也有体现,如明礼、信义、仁和等。“龙”、“凤”在古人观念中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带有龙、凤的村名有兴龙、下孖龙、平龙、鸣凤堡等。
3.4 姓氏类村名
姓氏不仅是血缘关系的象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姓氏与地理实体结合便形成了姓氏类村名,榕江县姓氏类村名占总村名的5.96%,且分布广泛,有洪家山、龙家弯、吴家寨等。由图7可看出,“岑”姓村庄占比例最大,以此可以推断出榕江县姓“岑”的人数比较多,为家族大姓。
3.5 以数字、颜色、战争等命名的村庄
在我国古代思想中,三为基数,九为极数,榕江县含“九”的村名有九牛、九秋、归九等。除三、九外,八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因“八”音似“发”,故很多村名都含有“八”,如新八吉、八书等。
地理实体的颜色往往给人直观信息,成为人们命名村名的依据,如乌底沟、白岩脚、洋乌等。这些村名大都含“乌”、“白”二字,可能与当地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有关。
战争是一种有策划的组织行为,时间是人们用来计算事物变化的参数,榕江县以战争、时间命名的村庄有元帅、党戈、上午、腊亮等。
4
结语
村名是特定地域的文化载体,蕴含着当地自然条件、人文社会的各种信息,其产生和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休戚相关,它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自然文化景观。本文对榕江县村名进行了地理学分析,采用自然环境类村名与人文环境类村名的分类方法,得出榕江县村名的命名特点,其中人文类村名所占比重较大,以意愿、经济、建筑为主,这表明当地悠久的文化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情对村名的影响。自然类村名中以地形地貌、方位为主,体现出榕江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对村名的影响及人们借助方位词定义村庄的心理取向。
作者:李浩然 贾文毓
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27卷
选稿:黎淑琪
编辑:易欣嘉玉
校对:王玉凤
审订:郑雨晴
责编:计梦菲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