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小小的我》中做得最好的隐喻是刘春和在车站读的书《斯通纳》。”这是一位观众为电影《小小的我》写下的观后感。当前,正在院线热映中的电影《小小的我》中,影片最后主角刘春和在客运站读书的镜头一闪而过,观众辨认出了刘春和在阅读的书是《斯通纳》,“《斯通纳》这个封面化成灰我都认得。”“种草了,2025年第一本书就它了。”《斯通纳》这本出版于2016年的书因为电影《小小的我》意外的在2025年收获了破圈的关注。
为什么是《斯通纳》?
在了解《斯通纳》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易烊千玺饰演的刘春和一角,他是一个身患脑瘫却坚韧、勇敢、善良且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渴望的少年,因为脑瘫他的肢体极不协调,行动不便,在社会中面临他人异样的眼光和误解,但是刘春和有一颗坚定的内心,勇敢面对生活,渴望成为一名教师,为了实现梦想而不断努力,刘春和对社会偏见的挑战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
刘春和的故事与《斯通纳》有共同之处,这本书2016年由世纪文景引进出版,作者是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在书的腰封上写着:“即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这句话也被不少观众解读为是对《小小的我》的灵魂注脚。《斯通纳》所讲述的故事关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小说主人公、威廉·斯通纳是一个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进入大学后学习农学,在一堂文学选修课上被文学的魅力吸引,从此改变了人生志向,放弃农学转向农学,最终取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一名受到学生尊敬的教师。斯通纳的人生平凡而波折,工作中成为学校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婚姻生活中遭遇了过情感危机,斯通纳渴望被认同尊重,在生活的洪流中坚守着底线不被困境打倒,威廉·斯通纳这一坚强勇敢、情感充沛的人物形象与《小小的我》中刘春和的人物形象有相似之处,同样的直面生活困境,也同样的坚韧不拔。
《斯通纳》这部小说在文学名著发烧友中其实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口碑,被读者评为“一部完全依靠读者口碑跑出销量的作品”,在豆瓣图书TOP250中位列125名,的确是一部口碑佳作。而借由电影《小小的我》,这部口碑佳作实现了一次小小的破圈,这次它的读者不仅仅是书虫们了,更多影迷朋友加入了阅读的行列,“电影一结束我立马冲楼下书店,要第一时间买这个书,但是书店已经没货了果断网上下单。”微信读书中《斯通纳》的电子书标题上已挂上了“易烊千玺《小小的我》刘春和的人生之书”的宣传语,评论区中也能看到一些影迷的阅读分享,“这本书和电影一样后劲好大。”一本好书通过热门影片为更多人所知,而通过阅读这本书或许影迷们也能对电影有了新的感受,这是文学和电影的一次双向奔赴。
影视剧里的图书彩蛋们
除了专门以图书行业、阅读为故事背景的影视剧,其他题材的影视剧中也经常出现道具书,其中部分的书籍不仅承担丰富画面、造景装饰的作用,还对人物塑造、情节推动起到作用,甚至还有一些书会因为影视剧的热播而成为超级畅销书,比如在《狂飙》里出现的《孙子兵法》,更为典型的例子是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中出现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尽管书的封面可能是道具组特意制作的,并非是书本身的封面,但是《演员的自我修养》不仅贴合电影剧情和人物动机,还随之成为了一个网络热梗。
热门影视剧中的道具书可能还会给二手书市场带来意想不到的震荡,比如当年《隐秘的角落》热播时,有一幕是朱朝阳在阅读1997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笛卡尔传》,因为后续没有再版所以成为绝版图书,《隐秘的角落》热播后还掀起了一阵收藏1997版《笛卡尔传》二手书的热潮。
跟着热播影视剧列书单一直以来都是读书博主们深爱的选题之一,最近的“铁梅严选”和“玫瑰严选”就是两个热门的书单。电影《好东西》的主角王铁梅的书架早就给观众们举着显微镜翻了个底朝天,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的《疼痛部》、阿尔贝·加缪的《这是我最好的作品》、德尼·穆奎格的《女性的力量》、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埃莱娜·费兰特的《新名字的故事》、上野千鹤子的《始于极限》……这些书不仅成为了塑造王铁梅这个人物形象的道具,实际上也传递了导演邵艺辉个人的阅读品味,当然也成为了诸多观众入坑女性主义书籍的新手指南。另一个“玫瑰严选”则出自电视剧《玫瑰的故事》,剧中女主角黄亦玫经常捧着一本书阅读,台词中也会出现她最近阅读的书的内容,有网友将黄亦玫的书单整理出来,其中有《霍乱时期的爱情》《全球通史》《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英国病人》等经典文学作品。当读者在阅读这些文学经典的时候,或许脑海中也会浮现,在电光幻影中这些文学经典曾与银幕中人产生过怎样的灵魂共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沈昭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