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阶段分三期,精料递增控总量,山区圈养梅花鹿,日增重记录成表

小梁养殖 2025-02-21 16:36:07

育肥阶段分三期,精料递增控总量,山区圈养梅花鹿,日增重记录成表

梅花鹿在中国养殖历史比较悠久啦,在很多山区都能看到它们活泼的身影。梅花鹿浑身都是宝,它的鹿茸、鹿筋、鹿皮等都有极高的经济价值。鹿茸更是个好东西,是名贵的中药材,在养生保健方面作用很大。而且梅花鹿的肉也是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特别丰富。这可是让很多人都眼馋的美食呢。养梅花鹿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收益,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能带动农民增收。不过要养好梅花鹿可真有不少讲究。

就说这育肥阶段吧,它分三期,每一期都有不一样的方法。就像人成长要分阶段一样,梅花鹿育肥也得循序渐进。这第一期呢,主要是给小鹿打基础,让它的身体强壮起来。精料可以少给点,控制好总量,大概占体重的1% - 1.5%就行。可不能一开始就喂太多,不然小鹿肠胃受不了,容易生病。这第二期呀,小鹿长得快了,精料就得逐渐增加,能占到体重的 1.5% - 2%。到了第三期,快出栏了,精料再高点,控制在 2% - 2.5%。喂精料的时候也得注意搭配,不能光喂一种,要各种粗精饲料搭配着来。可别以为只要吃得饱就长得快,饲料营养不均衡,梅花鹿也长不好。

咱都知道,山区养梅花鹿有不少麻烦事儿。山区地形复杂,这给养殖就带来不少困难。就说给梅花鹿弄个合适的活动场地吧,得考虑它们的习性,还要防止它们跑到不该去的地方。还有就是饲料运输问题,山区道路崎岖,饲料运进去不容易。就拿我老家河南南阳那边的一个养鹿场来说吧,那是在山区。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对山区养殖复杂性认识不足,饲料运进去不及时,小鹿好多都营养不良。后来他们就想办法,和当地的交通部门合作,把路修得稍微好点了。但是又遇到新问题,山区气候变化大,小鹿容易生病。这就需要给它们做好防疫工作,还得做好日常的管理,比如定期给鹿舍消毒啥的。

说到梅花鹿的生长速度记录,这可是个重要的事儿。能通过记录日增重看出养殖有没有效果。比如说东北那边的一个养殖场,他们仔细记录梅花鹿的日增重情况。发现按照这个育肥三期的方法,小鹿一个月差不多能长个几斤呢。不同季节,生长速度也不一样。春天万物复苏,梅花鹿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一个月能长五六斤。到了夏天炎热的季节,鹿的生长速度就慢下来了,可能一个月就长个两三斤。冬天的时候,更慢了,一个月长个一斤半左右。

咱们再说说饲料的事儿。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梅花鹿,需要的饲料可不一样。像春天万物生长,新鲜的牧草就比较多,这个时候要尽量让梅花鹿多吃点这种天然的饲料。到了冬天,没那么多新鲜牧草,就得准备一些干草料。不同品种的梅花鹿吃的精料也有讲究。

咱再聊聊养殖场地的事儿。要是家里散养,场地得足够大,还得安全,不能有个啥天敌突然跑出来伤到鹿。养殖场就不一样了,要规划好各个区域的划分。就像广东的几个梅花鹿养殖场,他们把养殖场分成生活区、活动区、产房啥的。每个区都有不同的功能,这样管理起来就方便多了。

咱们还可以说说绿植和梅花鹿养殖的关系。比如苜蓿草,富含蛋白质,很适合梅花鹿吃。还有黑麦草,冬天也可以作为补充饲料。马唐草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对梅花鹿也有好处。狗牙根草耐践踏,给梅花鹿活动场地种上点,它们玩啥都能满足。三叶草富含营养,也是不错的选择。不同品种的梅花鹿对这些绿植的需求也不一样。有些鹿的口味比较刁,更喜欢吃三叶草。有些鹿就对苜蓿草情有独钟。

说到养殖经验,我认识的一个广西的朋友,他家里以前也养梅花鹿。他说刚开始根本不懂,就是照着本本上的理论养。结果小鹿总是生病,成活率低。后来他就总结经验,根据当地的气候和鹿的生长情况,调整养殖方法和饲料配方。最后养殖很成功,梅花鹿的数量越来越多,还自己繁殖了不少小鹿。这说明啊,养梅花鹿得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不能死搬硬套别人的经验。

咱们再看看梅花鹿的品种。现在常见的有好几个品种,每个品种的特点不太一样。

咱先说说长白山梅花鹿,这品种分布很广,养殖量挺多的。它们对饲料的适应性比较强,而且在山区养殖适应得也挺好。长白山梅花鹿长到一定时候,日增重能达到个两三斤一天。它的鹿茸生长得又快又好。

东北梅花鹿也不少见,适应能力啥的都还行,不过比长白山梅花鹿的鹿茸产量高一些。

四川梅花鹿是中国的四川成都培育出来的品种,适应南方湿热地区的气候。它的鹿肉品质很不错。在育肥阶段,每天给它适量的精料,一个月增重也有个两三斤左右。

江西彭泽梅花鹿这个品种适应温暖湿润的环境,养的鹿产茸量和肉质都挺不错。

广东梅花鹿主要养在广东广西那几块,气候湿热,品种很有特色。它对精料的要求就比较高,而且要控制好湿度啥的。育肥期间,它的日增重数据也得好好记录。

浙江梅花鹿适应亚热带气候,它们生长周期短,只要养殖管理得当,日增重和产茸量都很可观。

云南梅花鹿分布在云南那边,适应高原气候。养殖的时候得注意它对海拔和温度的要求,育肥方法也要按当地的环境来调整。

安徽梅花鹿适应江淮地区的环境,它长得快,适应能力强,育肥期间的精料管理要根据体重年龄来调整。

另外,不同饲料对梅花鹿的影响也很大。

小麦麸是常用的饲料,含有膳食纤维,能促进梅花鹿的肠道蠕动,但营养不是很全面,得搭配别的饲料。玉米粉能提供能量,不过能量密度有点高,喂多了鹿会长膘。豆粕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能让梅花鹿的肌肉增长得快,但搭配不好影响消化。菜粕也能补充蛋白质,不过有些鹿吃了会拉肚子,得控制量。麸皮能补充膳食纤维和矿物质,不过水分含量高,得干燥储存。红薯藤粉能让梅花鹿肠道健康,但不太容易消化,得喂新鲜的。南瓜粕能补充维生素,不过含水量也高,怕拉肚子的鹿得少吃。亚麻粕能让梅花鹿的毛发光亮,但过量食用会消化不良。

不同地区养殖梅花鹿的经验也不一样。

在南方,广东养殖梅花鹿要解决湿热问题,得多通风,多给鹿换干净的地方。夏天还得防止中暑,弄个遮阳棚啥的。饲料也要选些适合湿热季节的新鲜绿植。

在北方,像河北、北京、辽宁这些地方干冷,冬天得把鹿舍弄得暖和点,饲料也要准备够。而且寒冷季节梅花鹿运动量会减少,得想办法增加它们的活动量。

梅花鹿育肥阶段的精料递增控制也很关键。

育肥前期,精料可以慢慢增加,慢慢找到合适的量和配方。育肥中期,精料要达到合适的比例,保证鹿长得壮。育肥后期,精料能增到最高,但要小心别把鹿撑着了。

另外,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对梅花鹿影响也大。温度太低,鹿容易冻坏;温度太高,鹿又容易热着,影响生长。湿度也得注意,太高容易生病,太低鹿也不舒服。

咱们再说回梅花鹿的生长速度记录这事儿。不同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水平,会让梅花鹿的成长数据不一样。一个山东的养殖场通过科学的育肥管理,梅花鹿在几个月内就有明显的生长变化。而有的地方因为管理没跟上,生长就慢多了。

最后啊,我想问问大家,你们觉得在梅花鹿养殖过程中,哪个环节是最关键的?是育肥阶段的精料调控,还是养殖场地和环境的营造,或者是饲料的选择和搭配,亦或是应对不同地域、季节、环境和品种的差异,还是梅花鹿生长速度记录的管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