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春》及赏析

天马看文化 2025-02-23 13:26:36

七绝·咏春(中华新韵)

文/天马行空

冬去春回万物生,梨白桃粉杏花红。

斑斓色彩谁执笔,仙女瑶台墨正浓。

《七绝·咏春》是一首洋溢着春日蓬勃生机与浪漫想象的佳作。短短二十八字,在诗人天马行空的笔下,绘就出一幅绚丽多姿的春日画卷,尽显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

开篇“冬去春回万物生”,直白地交代了时间的转换,冬天离去,春天归来,大地从沉睡中苏醒,万物开始焕发生机。此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为全诗奠定了春日蓬勃向上的基调,让读者感受到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梨白桃粉杏花红”一句,诗人将镜头拉近,聚焦于春天最具代表性的花卉。梨花洁白如雪,纯净素雅;桃花粉嫩娇艳,似少女的红晕;杏花嫣红夺目,洋溢着热烈的气息。三种花卉,三种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春天色彩的丰富与绚烂 ,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繁花似锦的花园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馥郁芬芳。

后两句“斑斓色彩谁执笔,仙女瑶台墨正浓”,诗人笔锋一转,从对春景的实写转为充满浪漫主义的想象。面对眼前五彩斑斓的春色,诗人不禁发问:究竟是谁执起画笔,描绘出这般美景?随后给出答案——原来是仙女在瑶台挥墨。将春天的色彩归功于仙女的妙笔,赋予大自然以神话色彩,既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体现出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由衷赞叹,感慨只有仙女才能创造出如此神奇的画卷,表达出诗人内心对春天无与伦比的喜爱与珍视。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俗易懂,却又不失韵味。前两句写实,生动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色彩;后两句想象奇特,为诗歌增添了梦幻色彩,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从时间的更迭到景物的描绘,再到最后的浪漫想象,层层递进,完美地展现出春天的美好,激发读者对春天的向往,引发对自然之美的共鸣。

0 阅读:15
天马看文化

天马看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