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两小伙捕捞103条小鱼被抓,警方处理方式引发热议

九州文史 2024-11-14 18:34:46

宜宾前段时间发生了一起事件,令网友炸锅了。两名年轻人因非法捕捞了103条小鱼,结果不仅被警方当场抓获,因为警方的取证方式,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网友质疑:“捕了鱼就放生不行吗?这究竟是为了保护生态,还是为了罚款?”事件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从头说起。

那天晚上,月光如水,万某和李某站在江边,正对着眼前的一片漆黑江水,心里充满了小小的兴奋与期待。平时总听说江里有鱼,怎么捕都能捞上一些,今天,他们打算借着“捞鱼发财”的机会,看看能不能吃上一顿鲜美的“江鲜”。

万某笑着拍了拍李某肩膀:“咱们今天抓个够,明天早上卖鱼,至少能赚个百八十块的。”李某听了,嘿嘿一笑,“赚是赚,但也得看你手快不快。别到时候鱼全跑了!”

两人手中拿着的,正是一个简易的地笼——一种小型的捕鱼工具,原本是用来捕捉小型鱼类的。两人偷偷摸摸地把地笼放进江水里,然后蹲在一旁静待着,悄悄窃笑着等待着明天的“意外收获”。他们没想到,这一晚将注定改变他们的命运。

第二天晚上,他们迫不及待地赶到江边,准备收网。眼前的情景让他们眼睛一亮——地笼里的鱼跳跃得十分活跃,竟然有103条!虽然这些鱼个头不大,但想想要是拿去油炸,味道一定十分鲜美,李某忍不住拍了拍万某的背:“老弟,咱今晚的酒菜有了!”

突如其来的“警笛”:逃跑未果,万万没想到的结局

然而,就在两人兴奋之时,突然,一束刺眼的手电筒光照射在他们的脸上。伴随而来的是一声严厉的质问:“你们在干什么?!”

万某和李某心头一惊,紧张得像被电击中一样,瞬间僵住了。他们下意识地想转身逃跑,但脚下却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跑不动。民警迅速包围了他们,几秒钟内就将两人按倒在地,铐子也被啪嗒一声扣上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一名民警冷冷地说着,将两人压在地上,眼中满是不耐烦,“你们捕了这么多小鱼,知道违法了吧?”

万某和李某此时完全懵了。李某急得直吞口水,低声嘟囔:“警察哥,真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我...我就是想吃点小鱼,真的没多想……”

民警不为所动,把他们抓到派出所,随即开始对这些活鱼进行取证。万某和李某一脸困惑地蹲在地上,看着民警把小鱼一条一条地排列在纸上拍照。那一刻,两人的心情彻底崩塌:“这就是我们的下场?”

事情发展到这里,原本看似简单的“偷鱼”事件开始在网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网友们对此事的处理方式产生了分歧。有的人支持警方的执法,认为违法捕捞必须严惩不贷,但也有不少人对警方的取证方式表示不满。

“鱼本来就活着,直接放生不就行了吗?警察把它们带去派出所拍照,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保护生态,还是为了罚款?”一个网友在评论区写道。

还有网友感慨:“小小的偷鱼事件,为什么执法要这么严格?小时候我们抓鱼,也没见过警察来抓的。”他们认为,执法太过于严厉,不仅让这些小鱼白白死去,也让事件变得有些小题大做。

当然,也有不少网友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警方的行为是合理的。根据《渔业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禁止在禁渔期、禁渔区进行捕捞活动,违反者将面临罚款和渔具、渔获物的没收。两名男子明显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

“警方这么做的确是依法办事。”一位法律专业的网友评论道,“他们使用地笼捕捞,虽然鱼体积小,但也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法律上规定的禁渔期是为了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严格执行。”

然而,问题在于,尽管从法律层面来说,警方的行为没有错,但其处理方式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网友们普遍认为,警方的取证方式过于“死板”,导致了活物的死亡,也未能达到原本保护生态的初衷。

警方处理这起案件时,显然过于注重法律程序,而忽视了事情本身的轻重和民众的情感。在网络的热议中,不少人提出,虽然执法要严格,但也不应失去人性化的关怀。“这些鱼如果能活着回到江里,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认可。”一位网友评论道。

警方或许可以在这类事件中采用更灵活的方式,比如拍照取证后,第一时间将鱼放生,以此来维护生态平衡,同时也避免让这类案件成为舆论的焦点。如何做到“依法办事”与“人性化执法”之间的平衡,值得我们深思。

无论如何,万某和李某的非法捕捞行为是不可忽视的,他们触犯了法律,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这也提醒我们,在执行法律的同时,应当注重灵活性与人性化,以更好地实现保护生态与公众认同的双重目标。

这起事件的教训,也许正是:执法不只是冷冰冰的规则执行,更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平衡和理解

0 阅读:14

九州文史

简介:把历史作为镜子,前世之事,后事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