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史(十八)在中国出现的几支古人相互间有关系吗?

依霜阅览趣事 2025-01-19 09:38:34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历史遗迹中,就已经有人类在生存繁衍。那你知道有哪些呢?分别生存在哪个时代?他们之间有传承关联吗?下面就将已经发现的人类遗迹按时间先后顺序呈现给大家。

元谋人

1965年5月,在云南省元谋县的上那蚌村,考古学家们有了一项惊人的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

这批化石不仅是中国土地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遗迹,而且据推测,它们的历史可追溯至大约170万年前。这批珍贵的元谋人化石主要包括两枚来自同一位成年人的上内侧门齿。这两枚牙齿保存状态相当完好,尽管齿根的末端有些许残缺,表面还布满了细小的裂纹,但它们的整体形态依然清晰可辨。牙齿显得异常粗壮,唇面平滑,而舌面结构则极为复杂,这些特征无一不彰显出它们所属的原始人类种群的特性。基于这些发现,科学家们将这一直立人种命名为“元谋直立人”,人们更习惯于简单地称之为“元谋人”。同时,考古现场还出土了七件石制品,包括石核和刮削器,据推测,这些都是元谋人亲手制作并使用的工具。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现场还发现了两块疑似经过火烧的黑色骨头,这可能暗示了当时的人类已经掌握了使用火的技能。

蓝田人

而在陕西省蓝田县公主岭,考古学家们同样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直立人化石,这些化石被统称为“蓝田人”。

这批化石内容丰富,包括一个头盖骨、三枚牙齿、三十四件石器以及大量动物化石,据测定,它们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98万年前。蓝田人的头骨展现了许多原始特征:眉骨异常粗大,在眼眶上方形成了一道笔直的横脊,且两侧明显向外延伸;眉骨与额嵴之间的区域显著收缩;额骨则显得非常扁平。蓝田人使用的石器种类繁多,包括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和石球等,虽然制作略显粗糙,但足以证明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工具制造能力。此外,在公主岭的化石层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三四处灰烬和灰屑的遗迹,尽管分布范围有限,但这很可能是蓝田人使用火的证据。

北京人

位于北京市周口店的直立人遗址无疑是最为显赫的一颗明珠。这一遗址不仅跨越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中晚阶段,更是以其丰富的考古发现而闻名遐迩。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先后发掘出了6具珍贵的人类头盖骨,以及数量庞大的人骨碎片和牙齿化石,此外,还有诸多兽骨、灰烬堆等古代遗物,以及代表115种不同动物的化石,这些发现使周口店遗址成为了我国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遗存最为丰富的一处。

关于“北京人”,他们的平均脑容量达到了1088毫升,这一数据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且习惯于直立行走,这无疑证明了北京人已经成功地从猿类群体中分化出来,迈出了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一步。然而,从体质特征上来看,北京人仍然保留了许多原始的特点,比如他们的颅骨非常厚实,额骨扁平且略微向后倾斜,眉骨粗大且向前突出,牙齿大而粗壮,这些特征都彰显了他们作为早期人类的原始风貌。

在石器制造方面,北京人主要以石片石器为主,而石核石器则相对较少,且多为小型工具。他们的石器种类繁多,包括砍斫器、刮削器、雕刻器、石锤和石砧等。在制作石器的过程中,北京人巧妙地利用砾石作为锤子,采用直接打击法、碰砧法和砸击法等技术来打造石片。其中,砸击法产生的两极石核和两极石片在北京人的石器制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也构成了北京人文化的一大特色。据考古学家推断,北京人的生活年代大约距今71万年至23万年之间。

山顶洞人

而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大约1.8万年前,周口店龙骨山上又迎来了一群新的居民——山顶洞人。他们是晚期智人的代表,其生活时期的气候条件温和湿润,这一点从山顶洞出土的大量林栖食肉类动物化石中可以得到佐证。山顶洞人的外貌与现代人已经相差无几,他们在石器制造方面更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能够把石块敲打成石斧、石刀、石锤等工具,还懂得通过磨制加工来使这些工具更加锋利。此外,他们还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能够用野兽的小骨制成骨针,并用兽骨、兽牙、石珠、蚌壳等材料制作装饰品。

在饮食方面,山顶洞人除了以飞禽走兽为食外,还开始采集植物食用。他们甚至能够用骨针将大片的树皮树叶连缀起来,围裹在下肢上御寒,从而摆脱了赤身裸体的原始状态。更为令人惊叹的是,考古发现表明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钻燧取火”的人工取火技术。而在山顶洞人的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鱼类化石则进一步证明了他们的生产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了水域,他们已经开始捕捞水生动物以满足生活所需。

在弄清了各支古人类的来胧去脉后,不知大家弄懂了他们相互间有没有传承关联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0 阅读:13
依霜阅览趣事

依霜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