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2年,那时孙坚刚打完董卓这场仗。而在袁术的撺掇之下,孙坚不得不改变行程,被迫掉转方向,转头去攻打荆州的刘表了。
彼时的刘表才刚刚掌控荆州不长时间,并且并未完全把控整个荆州。要知道,当时荆州最大的南阳郡还在袁术手中呢。况且在此之前,孙坚与袁术仿佛早就把荆州视作了他们自己能够轻易获取的东西,所以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荆州就这样被刘表收入囊中。
就这样,孙坚与刘表之间的战争爆发了。起因种种,最终导致双方兵戎相见,开启了这场争斗,使得局势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而这场由诸多因素促成的战事,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孙坚前来之时,刘表心里着实有些惧怕。毕竟那时刘表对荆州的掌控力并非很强,而孙坚的战斗力又极为强悍,连董卓都不是他的对手,如此情形下,刘表会感到害怕也就不足为奇了。
彼时的刘表别无他法,只能选择被动防御这一策略。其先是将大量兵力集结至襄阳区域,妄图凭借汉水这一天然险阻来抵御孙坚。接着,刘表还派遣黄祖率领军队,在樊城以及邓县一带展开作战,目的在于拖住孙坚的步伐,使其难以顺利推进。
然而令人未曾料到的是,待双方正式展开交锋之际,孙坚所展现出的勇猛程度,着实超出了刘表的预料。才刚一交战,黄祖便被打得一败涂地。随后孙坚更是毫无阻碍地渡过了汉水,进而对襄阳展开持续的围攻之势。
彼时的黄祖,看上去已然是注定失败的结局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当孙坚刚刚追至岘山时,黄祖竟凭借山里竹林的地势,与孙坚玩起了捉迷藏般的周旋。并且在追击的进程里,黄祖还下达指令发射暗箭,试图以此来应对孙坚的追击。
最终,孙坚在全然没有防备的情形之下,竟被黄祖射出的暗箭径直击中,而后便不幸殒命,魂归天际。
东汉末年混战不休,孙坚向来凭借勇猛而声名远扬。即便是面对董卓、吕布这样的强劲对手,孙坚与之交战亦是正面取胜。可令人疑惑的是,在岘山那场战役里,孙坚怎就遭黄祖暗算,以致丢掉性命呢?且孙坚遇害后,后续又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儿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孙坚刚刚打完洛阳的时候来讲述这个故事。
公元191年,孙坚历经艰难险阻,一路过关斩将,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董卓击败,进而成功打进了洛阳城。可谁能想到呢,在他满心以为能迎来一番新局面的时候,等待着他的,居然是一种极为尴尬的状况。
起初,洛阳在那时已然因董卓的肆意毁坏沦为一片焦土。就连东汉皇帝的宗庙,还有那历代皇帝的陵墓,也都无一例外地全被毁掉了,整个洛阳城可谓是遭受了极为惨重的破坏。
这样的情况下,孙坚尽管成功打进了洛阳城,可他既没办法稳稳守住洛阳,也没法将洛阳纳为自己的属地。要知道,彼时的洛阳一带,人口极为稀少,粮食更是匮乏。倘若继续在此逗留,那无疑是走上了一条绝路。
其次,在孙坚成功打进洛阳之时,他这才惊觉,除了他自己,联军里其余的诸侯压根就未曾前来!彼时联军内部的那些诸侯,个个都在一门心思地争抢地盘呢,唯有孙坚,是独自一路奋战着打了过来。
孙坚面临着极为艰难的处境,他身边没有盟友可依靠,所能仰仗的仅仅是自己的本部人马罢了。不仅如此,粮草补给方面更是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无疑给孙坚的行动等诸多事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与困扰。
如此一来,孙坚已然没有了继续向关中进军,并将董卓彻底剿灭的可能。
最终,孙坚反复思量,发觉不管是选择原地停留,还是继续向前行进,面临的都只会是绝境,唯有掉头返回,才是能让自己存活下来的唯一途径。
在成功打下洛阳之后,孙坚未作过多停留,而是径直率领着自己的队伍返回了南阳郡,事情便就这样发生了。
然而,在其返回南阳郡之后,竟面临着一个更为棘手的状况:当他在外征讨董卓之时,董卓已然上表举荐刘表出任荆州牧一职。并且,待到孙坚归来之际,刘表差不多已经将大半个荆州纳入囊中统一起来了。彼时的荆州共有七郡,唯有南阳郡暂时还掌控在袁术手中,未被刘表所管辖。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需明确的是,在起兵征讨董卓之前,孙坚所担任的官职乃是长沙郡太守。之所以他能获任此职,缘由在于汉灵帝在位末期时,荆州南部的几个郡出现了叛乱情况。彼时的孙坚,便率领军队前来对这场叛乱进行镇压。
故而在起兵讨伐董卓之前,孙坚可不单单只是长沙太守这一身份,其在整个荆州南部地区都颇具极大的影响力呢。彼时的孙坚,实际上已然把整个荆南地区当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了。并且在北上征讨董卓的那段时间里,孙坚还将前任荆州刺史王睿以及南阳郡太守张咨给杀掉了。
虽说史书对孙坚杀那两人的过程及理由均有记载,且看上去颇为合理。可无论怎样,都改变不了这样一个既定事实:孙坚在当时为了能够北上,实实在在是近乎一路横扫,径直杀穿了整个荆州地区。
因而,在正式与董卓展开对决之前,孙坚已然成功地打穿了荆州。可以说,彼时他距离彻底掌控整个荆州,实际上也就仅仅差一个荆州刺史这样的名分罢了。
然而让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自己外出转了一圈后归来之时,竟发觉刘表已然出任了新的荆州刺史一职。
并且,在他离去没多久的时候,南方的长沙郡那处,同样出现了一些状况。孙坚刚一离开,便有个名为苏代的人,自行担任起长沙太守一职。至于这个苏代,在史书之上几乎未曾有过相关记载,我们仅仅晓得,他以前是吴郡那边的人。
或许这个苏代,原本就是孙坚的手下,被孙坚安排留下来守护后方。又或许他本是荆南一带的本土势力中的豪强,在孙坚离开之后,便自行举兵占据了长沙郡,进而自封长沙太守之职。
不管实际情况究竟怎样,总归是在孙坚返回之时,赫然发觉自家遭了贼,被偷了个精光!反正当时的情况就是,孙坚一回来,就面对了这样糟心的一幕,自己的家居然被人给偷了呢。
好在当初孙坚北上至南阳郡时,袁术为拉拢他,曾上表举荐,任命其为破虏将军兼豫州刺史。也正因如此,在那时的情况下,孙坚才不至于沦为一个“白丁”。
然而问题在于,豫州那一块儿,彼时的状况可要复杂得多啦!
在东汉的管理制度规定下,豫州所下辖的区域包含两郡与四国。两郡指的是汝南郡和颍川郡,四国则为梁、沛、陈、鲁这四个诸侯国。而在这些区域当中,汝南郡极为特殊,它既是袁术的故乡所在,同时也是袁家势力得以发展的重要基本盘。
因而,在那时的豫州地界,各方势力相互交织,情况极为复杂。彼时孙坚尚未归来,整个豫州就已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局面可谓是糟糕到了极点,毫无条理可言。
并且,在早前争夺豫州一事上,袁绍那一方还委派了一位豫州刺史,此人便是周昂。就在孙坚出兵讨伐董卓期间,这个周昂居然带兵暗中袭击了豫州的治所阳城,还口口声声宣称自己才是合乎规定的“豫州刺史”呢。
孙坚哪能受得了这个!在回到南阳郡没过多久呢,他立刻就率领着军队,朝着周昂所在之处进发,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豫州刺史这个头衔给重新夺回来。
最终,孙坚在这一战中赢得极为轻松。双方刚一展开交锋,周昂便迅速被打得呈现溃败之势,随后就自顾自地逃跑了,孙坚也就此顺利拿下了这一战。
可即便如此,又能让情况有什么改变呢?
难道击败了周昂之后,孙坚便能够径直接手整个豫州了吗?
很明显,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根本不存在实现的可能性,所以说“显然不可能”。
彼时豫州地界之中,大大小小的势力足有十几股之多,并且各个都颇具战斗力。倘若孙坚真有扫平豫州的打算,那就只能逐一去攻打这些势力。至于这一过程当中,究竟会耗费多少的人力与物力,实在是难以想象得到。
即便退一步来讲,假设孙坚真能成功打下豫州,可之后他就一定能牢牢占据这块地盘吗?需明白,汝南郡可是袁家的根基所在,袁家在此地的势力盘根错节。再者,豫州乃四战之地,就算孙坚得以占领此处,在后续的历史进程里,他也得同时应对袁术、袁绍、曹操、陶谦以及吕布啊。
孙坚显然明白这其中的难度。
更为严重的是,孙坚由于老家被他人窃取,当下是处于没有地盘的状况!要知道,没了地盘就无法征收赋税,粮草补给也就没了来源。如此一来,即便孙坚手底下是有军队的,可这支军队实际上也只能算是一支孤立无援的队伍了。
总而言之,在尝试了所有的办法以后,孙坚最终也只能暂且对袁术低头屈服了。而袁术恰恰就抓住了这一情况,来了一招祸水东引之计,驱使孙坚去与刘表交战。
孙坚对于这一目标实际上并不抵触。在他看来,荆州本就该属于自己。要是去攻打荆州,袁术会给予粮草方面的补给,如此一来,可就化解了自身当下极为迫切的难题。
就这样,在公元192年的时候,孙坚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举动,他猛地改变了方向,不再继续之前的行程,而是转而朝着南方行进,其目的是去攻打刘表。
在那之后,孙坚与黄祖之间的战事便爆发了。
那这黄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史当中,此前压根就没有关于黄祖的任何记载。感觉他就像是刘表为了去应对孙坚,一下子将其提拔起来的那般。不少后世之人对此都心存疑虑,觉得这个黄祖,说不定就是江夏黄氏家族里的人呢。
刘表因要应对孙坚,便匆忙将黄祖予以提拔。随后让黄祖率领兵马,前往汉水北岸的樊城以及邓县那一带展开作战行动,而他自己则稳坐于襄阳进行指挥。依刘表所做的安排来看,只要能牢牢守住襄樊地区,那孙坚也就会变得毫无办法了。
倘若我们对古代历史颇为熟悉的话,便会晓得:襄阳此地,向来都是兵家极为看重、必欲争夺之处。从地图上瞧,襄阳无疑是江汉平原的北大门。一旦成功渡过汉水,攻克襄阳,那么在此之后直至长江北岸这一区间,便不会再有什么阻碍了。
就拿后来忽必烈攻打南宋来说吧,襄阳这一地方可让其费了不少周折,硬是将其攻势阻挡了许久许久。然而,当襄阳最终被攻克之后,南宋的国运也就急转直下,没过多久便走向了亡国的结局。
因此,从战略层面去考量的话,刘表作出固守襄阳的这一抉择,实际上是并无差错的。
然而单从战术层面去考量的话,刘表输得着实是太惨烈了。在这方面,他可谓是一败涂地,完全没占到什么优势,其表现与预期相差甚远,就战术角度而言,他这场博弈的结果实在是糟糕透顶,输得可谓是相当难看了。
襄阳与其他兵家必争之地存在着明显不同之处。若想成功守住襄阳,首要条件是得拥有一支实力强劲的水军,以此来牢牢扼守汉水。可在当时,刘表才刚刚掌控荆州不久,在他的手下,压根还没来得及去组建起这样一支水军呢。
其次,刘表对孙坚本人的战斗力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低估情况。孙坚实际所具备的战斗能力,刘表并没有给予准确的估量,其在认知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大大地看低了孙坚自身真正拥有的战斗力水平。
于是,孙坚一到,刘表所施的战术瞬间就被瓦解了。在汉水北岸,黄祖率领的军队刚与孙坚碰面,便被孙坚打得落花流水。就这样,孙坚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樊城和邓县一带给占据了。
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守襄必守樊”的说法。要想稳稳守住襄樊地区,那樊城是决然不能失守的哦。在襄樊的整个防御体系里呢,襄阳是处在汉水南岸的,而樊城则位于汉水北岸。唯有守住了樊城,在汉水北岸拥有这么一块地盘,汉水才能够成为有效的抵抗屏障。
倘若樊城不幸失守,那么整个汉水北岸便会随之陷落。如此一来,敌人若企图渡过汉水,那可就变得易如反掌了。
就好比后来忽必烈攻打南宋时,其作战方式便是如此。在樊城被成功攻克之后,时间没过多久,襄阳便径直选择了投降。
在黄祖战败之后,孙坚没费多大力气便成功渡过了汉水,旋即着手筹备对襄阳发起进攻事宜。此时此刻,摆在孙坚眼前的襄阳,差不多已然沦为了一座孤城。
孙坚来势汹汹,这可让刘表近乎绝望了。当下,他别无他法,只能选择继续紧闭城门,坚决守在城内不出去迎战。而且,就在当天夜里,刘表赶忙派黄祖出发,前往荆州的另外几个郡去调集兵力,盼着能靠着这些援兵将来犯的孙坚给击退喽。
孙坚打到此刻,已然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只要他持续进行围困,直至襄阳城中粮草消耗殆尽,那刘表便唯有开城投降这一条路可走。而对于外出搬救兵的黄祖嘛,孙坚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儿,全然没放在心上。
然而孙坚怎么也没料到,就因为这一回的疏忽大意,竟然将自己的一切都给彻底断送掉了。
没过多久,黄祖果不其然地率领着军队,匆匆赶回来给刘表增援。就如同孙坚事先所料想的那般,在双方展开了短暂的交火之后,黄祖又一次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狈不堪,紧接着便朝着襄阳旁边的岘山逃窜而去了。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里,襄阳的岘山极具神奇色彩。相传在上古之时,伏羲氏离世后便葬于此处,其身躯在死后竟化作了眼前这座岘山,岘山也由此承载着这般神秘而古老的渊源,在岁月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上古时期的伏羲氏是否死在此处,着实难以论断。然而可以明确的是,此地即将成为孙坚的葬身之所,他已注定难逃一死于此地了。
黄祖败逃后,孙坚紧追不舍。在追击的过程当中,黄祖竟下令放箭,而孙坚不幸被箭直接命中。要知道,孙坚原本都快击败刘表,马上就能入主荆州了,可谁能想到,他就这样猝然离世,地点就在岘山上啊!
孙坚的离世,对整个东汉末年的历史进程而言,着实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要是孙坚未曾死去,他极有希望战胜刘表,进而掌控整个荆州。待孙坚拿下荆州,之后若再拿下扬州,那历史的走向接下来会变成怎样,可就难以预料了。
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仅仅因为岘山上射来的一枚冷箭,孙坚便骤然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生命戛然而止,实在是令人惋惜不已。
孙坚的死太过突然,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正因如此,在他离世之后,围绕其死亡一事,后续其实还衍生出了诸多后续情况,就如同还有许多未散的尾声一般。
起初,孙坚在名义上隶属于袁术。如此一来,孙坚离世后,袁术率先着手拉拢孙坚的侄子孙贲,安排孙贲接替孙坚之位,持续出任豫州刺史。并且,袁术还向上呈递奏表,任用孙坚的小舅子吴景,使其担当丹阳郡太守一职。
毋庸置疑,孙贲所担任的豫州刺史一职,还有吴景的丹阳郡太守之位,从一开始便只能是有名无实的虚衔罢了。不过后来呢,吴景亲自率领兵马去征战,经过一番奋战,成功将丹阳攻打下来,至此,他才真正成为了名实相符的丹阳郡太守。
为啥会选孙贲这个侄子,而非孙坚的大儿子孙策呢?其实原因挺简单的。那时的孙策年仅十七岁,岁数着实太小啦。并且孙坚遇害之际,孙策并不在其身旁,当时孙策连同孙权等人,都在袁术那边呢。
就这样,袁术通过对孙贲和吴景进行提拔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成功地将孙坚的下属笼络到自己身边,进而把孙坚所拥有的势力给吞并了。
刘表这边呢,当得知孙坚竟然意外战死的消息后,那可真是满心欢喜。打这以后,他干脆利落地把荆州的北大门给牢牢锁死了,还截断了汉水以南去往南阳郡的粮道。这么一弄,袁术就陷入了断粮的困境,没办法再跟刘表继续对抗下去了,只好转头去谋划兖州,和曹操较上劲啦。
孙坚在世时,其家眷中留有五个儿子,长子为孙策,次子便是孙权。孙坚离世后,身为长兄的孙策先是带着几个弟弟操办父亲的下葬事宜,之后还为父亲守孝了整整一年。
公元193年,一年的守孝期已然过去,孙策又一次来到袁术跟前,此次前来,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向袁术讨要其父生前的旧部人马。
接下来,便轮到孙策的故事登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