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发红包除了要讲究吉利数字,还有人情往来,这才成为很多人最头疼的事情,给多了怕吃亏,给少了害怕亲戚说自己小气,给的时间不对,还会落下埋怨。
其实,过年发红包,只要牢记这“六大”禁忌,既不会得罪人,又不丢面子。
1注重“仪式感”过年发压岁钱是一种传统文化仪式,也是对孩子的祝福,所以在“发”的时候也是有一定讲究,尽量用现金,放在红包中,亲手发给孩子,这样才有诚意,也更有仪式感。
虽说现在流行过年抢红包,微信红包,但长辈给家里晚辈的红包一定要现金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因为这才能叫做“压祟钱”。
“祟”是不吉利的东西,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名叫“祟”的小夭,专门在大年三十夜里出来活动,偷偷潜入百姓家中,去摸熟睡孩子的头,凡是被“祟”摸过头的,就会头疼发热,最后变成傻子。
后来,有一户人家,老来得子,对这个孩子宝贝的不行,在大年三十把钱提前给他,晚上,孩子就把铜钱放在枕边睡觉。
谁知,“祟”潜入后,伸手摸小孩子的头,结果被钱币发出的8道光给吓跑了,而这也是“压祟钱”的由来,大年三十给孩子的枕头下放压岁钱,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守岁也是如此,这不仅是仪式感,还具有一定的寓意。
2当着孩子父母给发压岁钱时,一定要孩子和家长都在场的时候给,这并不是“小气”的表现,也不是显摆,或者是“提醒”,让他人觉得这是礼尚往来。
其实,有的小孩子比较淘气,给的红包他会告诉家长没有给,然后自己拿着藏起来,买东西吃,或者打游戏,反正就是留着自己用。
为了避免孩子乱花,也是提醒家长,过年给孩子手中留钱可以,但不能过于多,年龄小的孩子还不懂钱的重要性。
在很多孩子的世界中,金钱的概念或许还是模糊,尤其是现在,大家都是网上支付,家中也不放现金,孩子们对钱更没有概念了。
很多孩子都是过年时候才会接触到现金,所以一定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什么妈妈替你保管着的话,该拿出来还得拿出来。
3一视同仁过年给红包是人情世故,关系好的,给的红包多一点,关系疏远的亲戚,给的红包少一点,从而也就导致小孩子手中的红包有2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额。
殊不知这样是不好的表现,长辈给晚辈发红包,同样关系的一定面额一样,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能重男轻女,这样会引起家族矛盾。
一些老一辈的人喜欢男孩子,在给孩子过红包后,还会偷偷地多塞几张,而这十分影响家族团结。
虽说这种情况时有发生,但不得不数,同一辈、同等关系的孩子给的红包,应该要一样,千万不要厚此薄彼,不然即便是给红包了,别人也不会念你好。
4红包面额给红包的多少,是非常讲究的一件事情,面额一定得用吉利的数字,如100元、200元、1000元、188元、288元、8888元等等。
红包的面额代表这是一种祝愿,数字吉利十分重要,也还要记住入乡随俗,保持对等,了解地域文化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对方经济和大方的程度,双方应该保持统一。
全国各地给的红包额是不一样,例如,黑龙江平均在500元,河南400元、像上海、江苏、北京都是在1000元以上,最贵的则是莆田12000元。
有高的就会有低的,广东50元是咋回事,能不能出来一个广东人说一下,是否真实呢?
对方给多少,就回多少,礼尚往来。
5避免发空红包发红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检查,有的家族人口多,小孩子也多,给的红包自然而然也就多,在准备红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放钱进去,不然发一个空红包会闹出笑话。
发空红包是非常不合礼仪,会给收到红包的人带来失望和尴尬,另外空红包还会被视为不吉利的事情,而且还是一种极其不尊重的行为。
至于收到红包的小孩子,一定不要着急拆封,以免尴尬的场面发生,红包面额不一、红包掉了里面没有钱、红包三六九等等情况的发生。
6用上新钞票每年到春节前,超市忙不说,就连银行也是非常忙的,每年快到春节,大家都会去银行换取一些崭新的钞票,因为大家都知道过年发红包要用新钱,而这也成为一种不约而同的习俗。
不是说旧的钞票不能用,而是用旧的钞票和节日的气氛有点格格不入,红包里装入新钞票,象征着焕然一新。
为了满足各大网友能够用上新的钞票,很多银行在春节前夕都是积极调拨,投放充足的新钞票。
选择用新的红包袋和新的钞票,象征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让人感受到新年的喜庆和祥和。
总结因人而异,红包的多少,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不过话又说过来,礼仪、习俗、习惯还是要遵守,不然打破这一状态,只会让自己更加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