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某国,最近大半个世纪以来,对主要军事装备的生产与维护从来就是出了名的不靠谱。比如自产的大炮能炸膛;自产英萨斯步枪高概率卡壳,而且徒手能拍碎;自产的阿琼坦克打出去的长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横着飞向目标!对此全球已经司空见惯。问题是原装进口的武器装备,在该国服役时间长了,也会越来越不靠谱。比如该国过去拥有的七八百架战斗机,在所谓的自产光辉战斗机下线之前,属于百分百原装进口。不过这些国外飞机在该国海空军服役之后,其日常的维修维护都会交给本国的飞机公司,特别是全球知名的HAL,也就是兴都斯坦航空联合体。这其实是一家“国QI”;但是在长达四五十年里,凡是经过HAL大修或者翻新的外国进口战机,往往不到一个月内就会有八成的概率,
快速坠毁。其中坠机最多的就是米格21系列。该国历史上一共进口过大约600架米格21;在服役的30多年里,就先后坠毁了超过400架,占比超过6成6;当然坠毁的不单纯是米格机,也包括其他的苏式战机,甚至还有部分法式幻影战机。所有的坠毁战机,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被HAL大修过。因此该国海空军的飞行员家属甚至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一旦听到该飞行员的座机已经送到HAL去大修,那么这些家属都会提前与飞行员进行告别仪式。HAL修飞机为何如此不会出现例外?在于该企业内部等级分明,所谓的航空工程师都由高种姓把持。高种姓从来鄙视具体动手的;因此只负责现场看图纸与“指导”;而具体动手拆卸与安装飞机上设备与零部件的,都是没有什么学历的低种姓工人。而这些工人,
一旦把外国进口的战斗机拆开,有极大的概率都无法再原样装回去。于是每次维修保养战机完毕,工人手里都会多出一批零部件。这也就解释了为何高频率坠毁的根源所在。而最近这些年,该国飞机的坠毁率似乎有下降的趋势;并不是HAL的手艺整体提高了,而是像米格21机队,能摔的都摔完了,而苏30MKI的出动率极低,不起飞自然就不会摔。而且该国最近10年,还从超级大国购买了不少新式装备,其中也包括中大型运输机。但是一旦把美式军机的日常维护保养交给HAL,比如进口的C130;结果没过多久,果然又在该国摔了个底朝天。而从2009年开始,其空军先后获得了11架C17战略运输机,这是一种最大起飞重量285吨,最大运输能力高达77吨的战略运输机。该机原产自麦道,后来归属某音。
历史上一共生产过279架,有222架在超级大国空军服役,其余的出口。C17在全球服役了30多年,至今只有1架于2010年坠毁在阿拉斯加;因此算是一种安全口碑不错的战略大运。而某音鉴于C130的前车之鉴,坚决拒绝HAL和其他任何当地的单位参与那11架C17的维修维护工作,属于碰都不让碰!总算让这11架大型飞机至今运行正常。不过老话说的好:躲着过初一,还能躲得过十五?这批C17相对靠谱,因为是早年在西雅图工厂生产的。当时的原产厂里面,几乎没有南亚员工。而现在的亚特兰大工厂,南亚“高管”的比例越来越高,会有什么后果?早就被某些所谓新机型充分证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