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招友全的遗产争夺战堪称现实版豪门恩怨2004年深秋的某个上午,香港高等法院门前挤满了记者,镜头对准了一位穿着香奈儿套装的中年美妇。这位被港媒戏称为二太太的女人刚走出法庭就摘下墨镜,对着镜头露出胜利者的微笑——她刚刚打赢了这场价值十亿港币的遗产官司。而在马路对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被九个子女搀扶着,正用粤语咒骂着狐狸精抢人老公还抢家产这场面活脱脱就是TVB剧里的狗血桥段。
要说招友全的发家史,那真是典型的狮子山下奋斗故事。1940年代,这个佛山穷小子光着脚板偷渡到香港,在九龙码头扛了三年麻袋。那时候他每天要扛两百多袋水泥,肩膀磨得血肉模糊,收工后蹲在巷口吃两块钱的叉烧饭。有次台风天货船漏雨,他硬是泡在齐腰深的海水里抢运货物,结果赚到人生第一笔巨款——五十港币。

转机出现在1960年代香港楼市腾飞。招友全用攒下的血汗钱在观塘盘下个小建材铺,正赶上政府大搞公屋建设。这个精明的生意人把水泥价格压到同行七成,靠着薄利多销迅速占领市场。到1980年代,他的建材公司已经包办了半个九龙的地产项目,顺带还炒楼花赚得盆满钵满。当年在码头扛麻袋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出入半岛酒店的大老板。
可这男人有钱就变坏的毛病,在招友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发迹后他先在深水埗给原配买了栋唐楼,转头就在尖沙咀金屋藏娇。坊间传闻他最风光时有六个家十九个子女分布在港九各地。有次春节聚会,六个太太带着孩子齐聚浅水湾别墅,那场面比《溏心风暴》还精彩——大房坐主位,二房忙着给老爷子斟茶,三房带着混血儿子说英文,四房五房互相翻白眼,六房干脆躲在花园讲电话。

这场遗产大战的导火索,是2003年招友全确诊肝癌晚期。躺在养和医院的VIP病房里,六个太太走马灯似的来探病,送的补品堆满了整条走廊。最绝的是二太太,不知从哪找来位气功大师天天在病房里给老爷子发功治病。有护士爆料,曾听见这位大师给招友全洗脑钱财都是身外物,捐给寺庙才能消灾解难结果老爷子真把律师叫到病床前,立下遗嘱要把十亿家产全留给二太太。
原配一家得知消息时,招友全已经出殡三天了。九个子女带着律师团把二太太告上法庭,却被告知遗嘱经过公证完全合法。法庭上原配声泪俱下,细数当年陪丈夫住劏房、卖血供他创业的往事;二太太则淡定出示老爷子亲笔信,上面写着大房子女不孝,多年未尽赡养之责最戏剧性的是三房四房突然反水,当庭指证大房子女确实三年没去探望父亲。

这场官司打了整整十八个月,光诉讼费就烧掉两千多万。有次庭审间隙,二太太的律师在厕所听见大房儿子打电话借钱交诉讼费,转头就向法院申请冻结对方资产。最终判决出炉那天,九个子女搀着原配站在法院门口,目送二太太的劳斯莱斯扬长而去。路过的阿婆摇头叹息作孽啊,生这么多还不如生个靠谱的要说这二太太的手段,那真是教科书级别的宫斗高手。她早年在兰桂坊做酒水推销,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跟了招友全之后,她不像其他太太忙着买珠宝,反而报班学起了财务管理和法律课程。老爷子晚年信佛,她就天天陪着吃斋念经;老爷子怕冷清,她雇了三个菲佣把半山别墅打理得井井有条。最绝的是她偷偷在遗嘱里加了条款:若遗产争议超过三年,所有资产自动捐赠慈善机构——这招直接断了其他房死缠烂打的念头。
如今这事过去快二十年,原配一家早已搬离香港。有狗仔曾拍到原配在加拿大超市买特价菜,而二太太去年刚捐了五千万给内地希望小学。茶餐厅的阿伯们聊起这事总会咂嘴所以说娶妻娶贤,你看那些穿金戴银的,最后都便宜了外人但转头看见电视里何鸿燊家的争产新闻,又忍不住感慨还是招生(招友全)聪明,六个老婆总比四个老婆好分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