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1944:伪满国百姓不让吃大米,死一个日本人,出动全部警力

爱物隐士 2024-04-23 02:14:01

《哈尔滨一九四四》导演张黎,秦昊、杨幂领衔主演,该剧定档2024年4月21日晚19点30在北京卫视品质剧场 、江苏卫视幸福剧场 、东方卫视东方剧场首播,爱奇艺全网播出,有兴趣可以观看。

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溥仪就是这个傀儡政权下的“末代皇帝”。为何前面有一个“伪”字,因为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国际社会对“满洲国”政权是不予承认的。

为达到使东北最终成为日本人国土的侵略目标,日本以开发的名义展开“国策移民”活动,计划20年内从日本向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日本人。

这里的国土是中国的,这里的最高统治者明面上也是中国的皇帝溥仪,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中国百姓却是最“下等的民族”。所有的民生,司法,经济,教育全部都由日本统治者掌控。

《哈尔滨1944》中地下党老段被捕的时候,特务科科长关雪就用1万满元来引诱他供出上下线的情报,但即使拿了这1万满元,老段还是无法吃大米,那是因为他的身份就不让吃大米,这是条例的规定。

那个年代,处处战乱,东北农民种植的大米需要上缴,出口到日本外,还需要养活从日本移民过来的日本人,所以大米在市场上的流通被严格管控。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种出来白花花的大米,却要供养给一群外来入侵者和帮着这群入侵者欺压中国人的汉奸,走狗。这是历史的屈辱,也是教训。

来到这里移民的日本人,大部分也会觉得自己与当地的“贱民”不可同日而语。由于日本本国的政策宣传,很多在日本当地无法生存下的地痞,流氓,也会纷纷来到伪满洲国,在这里肆意的践踏和欺凌百姓。

剧中就连一个日本的流浪汉,警察厅特务科都不敢动他分毫,还要道歉,给钱,息事宁人。

电视剧特意用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刻画这种人格的歧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稀疏平常,无处不在。

法律的偏袒,教育的奴化,让东三省的百姓生活处入水深火热之中。小商贩正常的摆摊做生意,如果挡了日本人的道,也是需要主动礼让,否则就是连轰带碾。

这是一个什么都需要分三六九等的“社会”,而区分的核心就是民族,日本人办理工商执照不需要花费一分钱,美其名曰,促进经济发展。而中国老百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摊位,都需要缴纳100满元抵押金。

一个普通的日本人死了,需要出动所有警力进行彻查,就连特务科也不例外,因为日本人精贵,是上等人。

死一个日本人严查,彻查,死一个中国老百姓,草草了之。这是那个年代发生在本国故土上时常上演的一个个讽刺故事。

如果还不站起来反抗,永无抬头之日。电视剧一开始就将矛盾悄悄地放于台面之上,让观众去细品,愤怒就藏在这日常的“苟且”之中。

而革命烈士的牺牲与之形成强烈的情感碰撞,就为了能顺利送出一份情报,地下工作者前赴后继的赴死,情报才能像击鼓传花一样交到组织手上。

为了救出老段,石医生行针灸之术在乱葬岗拖走同志的尸体,再行医术让老段最后一口气说出藏匿情报的地点,明知前去冒险拿情报是九死一生,临行前也带着绝望的哭腔向同志交代。可还是义无反顾的前行,被捕前将其移交给下一位同志。

整个营救的过程,没有神话的英雄,只有慌乱,心疼,难受,因为过于紧张,石医生甚至连针都拿不住,而前来交接,拿情报的同志也并不是某些抗日神剧中英姿飒爽,临危不乱。

烈士也是人,也害怕,但是信仰给了力量,可这力量不是神力,并不能让普通人拥有神仙的气定神闲,运筹帷幄的灵力。

因为真实,才更让人动容,也更让观众感到紧张,揪心与心疼,也许这就是张黎导演的魅力。

0 阅读:0
爱物隐士

爱物隐士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