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地缘变局:俄印战略合作暗流下的利益碰撞

休奕迅谈国际 2025-03-24 16:05:31

在印度洋涌动的暗潮中,两个传统伙伴的微妙博弈正在改写地区格局。俄罗斯与印度这对延续七十余年的军事技术合作伙伴,正因国际地缘版图的重组,在战略棋盘上悄然展开利益拉锯战。

莫斯科近期在南亚方向的战略布局引发关注。克里姆林宫特使穿梭于喀布尔与伊斯兰堡之间,推动"北方六国运输走廊"的实质性进展。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通动脉,将俄罗斯的能源版图延伸至印度洋深水港,其战略价值堪比古代丝绸之路。但这条经济走廊的咽喉要冲——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的恐怖主义阴云,却成为俄印关系的第一个裂隙。

今年3月发生的达苏水电站恐袭事件,暴露出盘踞在阿富汗的"巴塔"与俾路支分离势力的恐怖网络。俄方情报显示,这些组织与印度情报机构存在资金与技术联系。更耐人寻味的是,在巴阿边境缴获的武器序列号,竟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军备数据库存在关联。这种灰色地带的博弈,使得俄罗斯推进区域反恐合作时不得不面对来自传统盟友的牵制。

东南亚方向的缅甸局势成为第二个角力场。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今年二度会见缅军总司令敏昂莱,双方签署的军火协议涵盖防空系统与无人机技术转让。而新德里却在若开邦与克钦邦开辟"第二战线",通过东北部那加兰邦向缅北民族武装输送西方雇佣军的训练资源。这种"双轨并行"的外交策略,折射出印度在"东向政策"与"俄印特殊关系"间的战略摇摆。

值得关注的是,两国的利益碰撞并未动摇军事合作的基本盘。印度海军仍在接收改装中的"超日王"号航母,俄制S-400防空系统的交付也未受波及。这种"斗而不破"的态势,恰恰印证了当前国际秩序转型期的特征——传统盟友关系正在经历价值重估,每个国家都在重新定位自己的地缘坐标。

随着美国在印太地区实施战略收缩,区域权力真空引发的连锁反应正在发酵。俄罗斯的南下战略与印度的海洋抱负,在印度洋与孟加拉湾形成微妙对冲。这种大国博弈的新常态,预示着后冷战时代联盟体系正在经历深刻重塑,而南亚次大陆或将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新风暴眼。

0 阅读:4
休奕迅谈国际

休奕迅谈国际

谈谈国际最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