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区的“上灯”这么有意义,或许这是被误认为重男轻女的原因

娇个潮汕美食 2025-03-12 10:36:47

【关注“潮汕人爱潮汕”,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

前一段时间,“潮汕人爱潮汕”发表过文章《潮汕习俗:潮汕地区在正月有“上旗”习俗,你知道什么是“上旗”吗?》(大家可进入主页查看这篇文章)。很多网友纷纷给“潮汕人爱潮汕”留言说他们也有相似的习俗,只不过他们称为“上灯”。

留言的网友有潮汕地区的,也有非潮汕地区的。据“潮汕人爱潮汕”了解,潮汕地区也有的地方称为“上灯”,也是生男丁的家庭在次年要上灯。

为此,“潮汕人爱潮汕”用AI软件查一下“上灯”的具体情况,没想到得到的答案非常全面。下面就是AI得到的结果。

一、潮汕“上灯”习俗解析

1、名称与含义

“上灯“与“添丁“谐音:潮汕话中“灯”(dèng+)与”丁”(déng)同音,“上灯”即”上丁”,象征家族新增男丁,祈求人丁兴旺、传承香火。

2、仪式时间: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举行,部分地区延续至正月十八。

3、仪式流程

挂灯祭祖:新生男丁的家庭在宗祠或家中悬挂特制灯笼(多为竹骨架红纸灯笼),灯笼上写姓氏男婴名字及吉祥语,并供奉祭品拜祭祖先。

宴请乡邻:家族举办“丁酒宴”,邀请亲友聚餐,分发“丁粿”(红色糯米糕)等吉祥食品游灯祈福:部分地区会组织提灯游行,男婴由长辈抱着绕村巡游,接受祝福。

4、文化意义

宗族传承:传统潮汕社会以父系家族为核心,"上灯“强化了男丁在宗族中的地位,体现对血脉延续的重视。

祈福纳吉:灯笼象征光明与希望,寓意驱邪避灾、孩子健康成长,

二、类似习俗的分布地区

1.广东省内

客家地区:梅州、河源等地的客家人称“上灯“为“赏灯“或”响丁”,仪式更为隆重,常伴有舞龙舞狮0放鞭炮等活动。

珠三角地区:佛山、东莞等地有“开灯“习俗,新生儿家庭在祠堂挂灯,元宵节“结灯“时取下,并分-派“灯酒”。

2.其他省份

福建省:闽南部分地区(如漳州、泉州)有“添丁挂灯“习俗,形式与潮汕相似。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客家人和广府文化影响区域保留“上灯“传统,壮族部分地区则有“安花“仪式0(为新生儿祈福)。

3.海外华人社群

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潮汕及客家移民聚居地,仍保留”上灯”习俗,尤其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举办相关活动。

三、习俗的现代演变

1.性别观念的冲击

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部分地区开始为女儿举办简化版“上灯“仪式,或取消性别限制,但传统C上仍以男丁为主。

2. 形式简化

城市化进程中,宗祠活动减少,许多家庭改为在家中挂灯或仅在节日聚餐庆祝,仪式流程简化。

3.文化保护与争议

部分地区将“上灯“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梅州兴宁“赏灯”),但也有人批评其隐含的性别偏见,呼吁革新内涵。

潮汕地区“上旗”与“上灯”的确就是为了延续宗族的一种庆祝活动,只有生男丁才有,生女孩是没有“上旗”与“上灯”的活动的。

“潮汕人爱潮汕”觉得这或许就是潮汕地区被误认为重男轻女的原因吧?大家觉得呢?

【本文部分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只是作为分享,并无商业化行为!】

——END——

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

0 阅读:10
娇个潮汕美食

娇个潮汕美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