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又栽了,这回连世青赛都进不去,真是让人无语。29万人的小国都能进,咱们14亿人口的大国却连续20年没戏,这差距也太大了吧。看着那些小球迷在看台上哭,心里挺难受的,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扬眉吐气一回。
国青队这次输得真冤枉,控球率、射门次数都占优势,结果就是进不了球。这种感觉太难受了,就像你辛辛苦苦准备了一个学期,结果考试时脑子一片空白。可能是心理素质不行吧,关键时刻掉链子。不过话说回来,足球比赛就是这样,谁进球谁就赢,数据再好也没用。
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就像有些人工作特别努力,加班加点的,结果升职的却是整天摸鱼的同事。生活就是这么不公平,但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努力呗。可能国青队的队员们也是这种心态,明明付出了那么多,结果却是这样。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结果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足球比赛最终还是要看进球,如果只会控球不会进球,那也是白搭。就像有些人整天忙东忙西,但是效率很低,最后什么事也没干成。所以国青队可能需要在临门一脚上多下功夫,提高把握机会的能力。
新喀里多尼亚这个地方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我反正是第一次听说。这么小的国家能进世青赛,真是不可思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可能是因为足球氛围好吧,毕竟小国家嘛,大家都踢球,选拔起来也容易。
反观咱们中国,虽然人口多,但是真正踢球的人并不多。很多家长觉得踢球没出息,还是学习重要。这种观念其实挺可惜的,运动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而且现在不是说体教融合吗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孩子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
不过话说回来,新喀里多尼亚能进世青赛,也可能是运气好。毕竟大洋洲那边竞争没那么激烈,而且现在名额分配也变了。但不管怎么说,人家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有时候,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看看日本韩国,再看看咱们,这差距真是越来越大了。人家年年参加世青赛,咱们却20年没去过。这不仅仅是实力的差距,更是足球文化和体系的差距。日韩的职业联赛很成熟,青训体系也很完善,所以能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
澳大利亚加入亚足联后,也成了一支劲旅。他们的体育氛围很好,足球虽然不是第一大运动,但也很受欢迎。沙特这些年也在崛起,他们有钱有资源,而且很重视足球。相比之下,咱们虽然也投入不少,但效果却不明显。
可能是咱们太着急了,想一蹴而就。足球发展是需要时间的,不能指望撒钱就能立刻见效。日韩用了几十年才有今天的成就,咱们也要有耐心。但同时,也要反思现有的体制和做法是不是真的有效。毕竟,如果方向错了,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劲。
国际足联这次改革,说是为了更公平,但是否真的公平还有待商榷。大洋洲多了名额,对他们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亚洲这种竞争激烈的地方,名额没变等于变相减少了。这种政策背后肯定有各种利益考量,足球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
不过话说回来,规则就是规则,抱怨也没用。与其纠结这个,不如想想怎么提高自己的实力。就像考试一样,题目难度增加了,你抱怨也没用,只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中国足球现在的问题,主要还是出在自身,而不是外部环境。
其实这次改革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比如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大洋洲的做法虽然咱们人口基数大,但是可以在省一级或者更小的范围内搞一些类似的选拔。这样可能更容易发现和培养人才。当然,这只是一个想法,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专业人士来研究。
说起青训,那可真是个老大难问题了。咱们投入那么多钱,结果却没出什么好苗子。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但具体是什么问题,可能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有人说是体制问题,有人说是教练水平问题,还有人说是孩子们不够努力。
其实吧,这些可能都有一定道理。青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都做好。首先,要有好的教练。但是现在很多教练自己水平就不行,怎么教孩子其次,要有好的环境。不能光有钱没场地,或者有场地没人用。再次,要有好的比赛体系。现在很多孩子踢球,但是比赛机会太少,怎么提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家长和孩子对足球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要么觉得踢球就是玩,不当回事;要么就想着一夜成名,赚大钱。这两种态度都不对。踢球确实要快乐,但也要认真;确实可能成名,但更重要的是享受过程,学到东西。只有端正了态度,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说到底,咱们缺的是一种足球文化。你看巴西阿根廷,孩子从小就在街头踢球,足球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再看看欧洲,很多人周末最大的乐趣就是去看球赛,或者自己踢踢业余联赛。但在中国,足球好像就是个边缘运动,提起来就是国足又输了,一堆人骂骂咧咧的。
这种氛围下,怎么可能培养出好的球员孩子们从小就听到的都是负面消息,哪还有兴趣踢球就算有兴趣,家长也不支持。所以,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这种氛围。但这谈何容易啊,毕竟文化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可能的办法是从学校开始吧。现在不是推广校园足球吗但关键是要真正落实,不能走形式。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足球,而不是被逼着去踢。同时,也要让家长们认识到,踢球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对孩子全面发展有好处的事情。慢慢来,也许十年二十年后,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说到底,中国足球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问题。现在的足球管理体制,说实话,有点落后了。太多的行政干预,太少的市场化运作。职业联赛虽然搞了这么多年,但还是不够成熟。俱乐部经营不善,球员待遇不稳定,这些都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改革肯定是必要的,但怎么改是个大问题。总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吧毕竟国情不同。但是有些基本原则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减少行政干预,增加市场化程度。让足球回归运动本身,而不是变成一种政绩工程或者赚快钱的工具。
当然,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有阵痛,会有反复。关键是要有决心,有耐心。不能指望几年就见效,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如果不改,那就永远停滞不前。所以,即使困难重重,改革的步伐也不能停。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看到一个真正健康、蓬勃发展的中国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