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曾经的便携HiFi党,刚开始入坑那会,菠萝我看着手头上的IFI nano iDSD BL时,就在想:
能不能直接拿便携机推大耳,可行吗?
当时很多朋友都笑了,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不过近年来,便携HiFi有了长足的进步,当时实现不了的事,现今却已经变成了可能。尤其是近来出的那些个便携HiFi前端,推力是一个比一个大,所呈现出来的声音也越来越接近台机的水平。
而今天要评的这款同样来自IFI悦尔法的新一代Diablo 2便携解码耳放,确实可以让“异想天开”成为了现实。
其实iDSD是IFI旗下一个历史很悠久的系列产品,包括前面我提及的nano iDSD BL也是这个系列中的一员。而Diablo一代应该是在20年底、21年初上市的,我在大家坛的耳机展上听过一耳朵,确实对它能把大耳也推得虎虎生风印象深刻。
时隔3年,产品迎来了升级,新版本的Diablo 2在我看来,不仅是一代的升级,同时也有了更加明晰的产品定位,并且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前。
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Diablo 2配备了可拆卸的桌面支架,IFI自家引以为傲的低噪声电源也升级成了iPower 2,从而让Diablo 2能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一台台式解码耳放……事实上我这段时间,也确实是把它当台机用,接到DMP-A6数播上,驱动HD660S和HE560,出来的声音甚至比真·台机的TA-22还要猛!
这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之前在国砖吧线下聚会上,飞傲马太太所说的,接下来便携的发展方向,一定是打通便携到桌面的多场景应用。通过外电甚至额外散热配件的加持,让便携机也能干台机的活,从而让用户花一份钱,获得两份不同的享受。
为了满足这个需求,Diablo 2整个外观是采用了完全新的设计,彻底摒弃了一代那种“充电宝”的样式,变得更加有棱有角,加上一身的“红袍”,简直就是一铮铮铁汉。
不过刚到手那会,我还有点纳闷,为啥Diablo 2外壳上的CNC槽条竟然是有方有圆的?
直到包装配件完全摊开后,我才明白,原来部分“跳槽”,其实是用来安装桌面支架用的。
Diablo 2配备了2套桌面支架,除了可以将机身以多种不同角度摆放在桌面上外,还能配合金属外壳起到加强散热的效果——毕竟不烫手不HiFi。支架本身的设计非常精巧,通过机身外壳上的指定跳槽可以轻松安装,并且兼容平放、叠放、竖放等多种摆放方式。而且在不用的时候,也能轻易拆下来,塞到标配的收纳包里随身携带。
就这一点而言,Diablo 2明显比同样定位的飞傲Q7、xDuoo XD05PRO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类似的精巧设计还不止一处。
例如,Diablo 2的电位旋钮左下角就增加了一个锁扣,向右拨动后,就会通过旋钮表面的跳槽进行锁定,避免在携带过程中,不小心碰到旋钮而导致炸耳——毕竟Diablo 2的推力对于一般的入耳或者低阻大耳来说着实是太大了,增加这样的安全考量,说明IFI的设计也是日渐成熟完善的。
为了满足不同耳机的驱动需求,Diablo 2配备了2套不同的驱动输出控制。其中在面板上,可以通过垂直的拨杆切换三种不同的驱动模式,对于一般的入耳式耳机用【Normal】档位就可以了,我用HD660S的话,用到【Turbo】也就已经足够了,只有HE560才真的需要【Nitro】档位来暴力推开。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当初Diablo一代也是3档驱动输出,其中【Normal】档位对应的是Diablo 2的【Turbo】档(都是5W功耗),【Turbo】档位则是对应新增的【Nitro】档位(12W功耗),而新一代上的【Normal】档位,其实是对应一代的【ECO】档位(2W功耗)。但这就容易引起老用户的混乱,必须得仔细读说明书才行!
除此之外,在机身底部还有【iEMatch】的开关,可以在我们使用【Normal】和【Turbo】驱动模式时,更进一步将平衡输出端口的电平降低12dB,单端则减少6dB,从而满足一些阻抗更低、高灵敏度耳机的驱动需要。
另外,Diablo 2还配备了配搭xMEMS新型固态微型扬声器技术耳机的开关,NOBLE AUDIO接下来的这月30号就会发布首款支持该技术发声单元的耳机新品,因此IFI也算是又一次跑在了新潮流趋势的前面了!
IFI早期的便携产品,USB AUDIO IN一般都会使用Type-A的USB公头,这传统主要是为了满足iOS烧油们可以直接使用Apple Lightning to USB Camera Adapter,甚至Diablo一代都还保留了这个设计。但这就导致如今的手机HiFi烧油不得不额外多了一重的转接,或者必须使用特殊线缆才行。
而Diablo 2终于改过来了,变成跟当下其他“重推力”的便携解码耳放一样的双C口输入——靠右边外侧的C口是USB AUDIO IN,而靠里面的C口则是POWER IN,并且支持通过标配的转换线,配搭5V版本的iPower2低噪声电源使用。
此外,Diablo 2也提供了更丰富的输入模式,包括通过3.5mm接口可以使用光纤和同轴的S/PDIF数字音频输入(这个是一代也有的),我在配搭DMP-A6数播使用时,就是用的光纤来连接的。至于蓝牙也是必备的,Diablo 2支持蓝牙5.4及aptX Lossless,能实现无损蓝牙的传输。此外Diablo 2本身也提供4.4mm的LO输入,只不过不是真平衡输入,多少有点小遗憾。
当然,这些都只是些“枝节末梢”的外在亮点,对于一款解码耳放来说,声音才是最重要的!
从纸面参数来看,Diablo 2的推力只是比当初一代有小碎步的增长,但实际听感却并不是一回事。就个人感觉而言,当初一代虽然确实推力大,能把高阻大耳都推得虎虎生风,但细品会感觉还是有点“外强中干”,缺少了点台机那样的安定感,简单来说并没有超脱便携机的声底。而Diablo 2采用新升级的Purewave全平衡双单声道模拟电路,加上DirectDrive无伺服直驱技术,以及OptimaLoop负反馈系统,使得Diablo 2在高负载状态下的表现变得越发的稳定。
就实际听感来说,Diablo 2一耳朵下来,能明显感觉比前作更从容和稳定了,即便在演绎交响乐这样的大动态、复杂的乐章时,依然能够沉稳有序地应对。
作为IFI的“老传统”,Diablo 2依旧使用很熟悉的德仪旗下的BBDSD1793,虽然说BB家的DAC已经基本淡出HiFi烧油们的视野,但IFI却依旧坚持用它。DSD1793虽然是跟ESS的ES9018同时期的产物,但在IFI的不懈努力下,既保留了声音的韵味,同时在支持的编码规格上还不断在突破。Diablo 2就直接搭载了2颗DSD1793,用于组成左右声道的独立平衡解码输出,同时也支持768kHz的PCM以及DSD512。此外,Diablo 2依然保留了对MQA格式的支持……关于MQA的事,懂得都懂,只能说IFI确实是长情啊!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我自己的实际听感,以及网上其他烧油的评价,普遍都认为DSD1793在播放DSD音源时的质量是要高于PCM音源的。这也不奇怪,毕竟BB本身就分2条产品线,PCM系列是主要针对PCM音源做优化,而DSD则是采用DSD原生解码的方式,直接不经过任何转换(Bit-Perfect),自然也就更原汁原味一些。
Diablo 2的声底基本回归到当初IFI的那种偏现代的英国声,整体声音中性偏暖,并且松弛有度,相较于一代来说,无论是细腻程度以及流畅质感都更胜一筹。尤其是配合【iEMatch】的情况下,即便是一些比较容易推的入耳,也能获得很丝滑的质感,有着很好的“向下”兼容能力。可以说,Diablo 2一改初代的单纯暴力型的大推力,变得更加有控制力,从而更能承担起不同场景下的角色转换。
当然,奔着Diablo 2来的烧油,一定不只是为了推低阻高敏入耳的,大推力依旧是它的核心魅力所在。而Diablo 2即便在应对高阻耳机时,除了能将声音的边界以及层次都推开外,还表现出一般便携机很难兼顾的强大控制力。尤其是即便不借助外电增压的情况下,Diablo 2所呈现出的磅礴气势,以及高频的精准把控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很多台式一体机的程度。
Diablo 2本身有着不错的细节和密度,就精准度而言,丝毫不逊色于很多ES90X8系的机子。同时细腻、流畅的甜润音色,又兼顾了AK4497级别的韵味。可以说,IFI这些年“死抠”DSD1793确实是有成效的,结合在耳放、供电等环节上的不断优化,才会成就如今Diablo 2的优秀。
至于在音乐风格的适应性方面,无可厚非,Diablo 2在兼具大推力与安定感的前提下,凭借着干净深邃的背景和出色的微动态表现,胜任大编制交响乐是毫无压力的。尤其是它精准的音色,可以在纷繁复杂的场景中,依旧能准确地呈现小提琴、低音鼓等乐器的本初面貌,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层次关系以及定位都能一一表达出来。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能收得住,不刺激,在大动态被推开的同时,依然保持着很丰富细腻的泛音细节,因此不会有那种打铁般的生硬感,可以很舒坦地长时间聆听。
而与此同时,Diablo 2饱满的中频对于人声的呈现也十分到位,虽说不像它对于交响乐的表现那么极致震撼,但也都能保持在良好之上的水准。尤其是相对偏暖的音色,就像是恰当份量的情感助推剂般,能让歌手的情感更显充盈,同时又避免过分的丰腴和油腻,并且有着不错的通透空气质感。而一代会显得更硬朗一些,对于男声的表现还不觉有何不妥,但换成女声就会多少显得违和了。
因此,与其说Diablo 2是一代的升级版,还不如说它基本补全了当初一代的不足,以一种完全体的姿态呈现于人前。
也因为这样,我忽然有种期待,假如将来要出Diablo3的话,IFI又要如何超越自我,给到玩家们更大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