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到7万便可享有高端智驾,这在以往完全是想都不敢想象的事儿,但现在王传福的确是正式公布了这一政策。
此举也犹如一颗“核弹”瞬间在车圈炸锅,不过鸿蒙智行一把手余承东和长城集团董事长魏建军对此却有不同意见。
首先余承东认为“智驾凑合用与安全好用是两种不同境界”,他用5G上网体验进行举例,并不忘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一番,称赞自家地鸿蒙智行断代领先,收尾还顺带称有新技术即将上线。
而魏建军则认为:“智驾不是作秀,它关乎每个用户的出行体验和安全,这也是长城汽车一直以来的追求”,直白讲也是在说好用和安全。

从这两位的讲话中,话里话外多少有点对比亚迪的“廉价智驾”表示担忧。
那么比亚迪的智驾到底怎么样?王传福这次把智驾分成了三种模式,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天神之眼C。从前往后是档次向下,对应的车型也是越来越低端。
天神之眼A:配备3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前摄2颗,主要用于百万级别的仰望系列。
天神之眼B:配备了2/1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前摄2/3颗,主要用于腾势和比亚迪高端系列。
天神之眼C:配备了0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前摄3颗,主要用于比亚迪低端系列。

从硬件维度,我们再看下鸿蒙智行高端代表问界M9的智驾配置。
问界M9拥有11个车外摄像头、2个车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以及1个192线数的激光雷达。
作为顶级豪华智驾关键硬件,激光雷达历来被视为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也是高端智驾价格做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华为自己就能搞出192线程激光雷达,可探测距离250米。
而比亚迪激光雷达供应商为速腾聚创和禾赛科技,也都是专业激光雷达领域的龙头企业,不过所用激光雷达具体是多少线程则未公布。

但是他不说我们也大概可以判断,肯定会根据不同档次车型分配不同段位的激光雷达,比如在已知车型方程豹8上就使用了华为智驾,而且也配备了跟问界M9一样的192线程激光雷达。
所以如果只拼硬件的话,华为和比亚迪确实拉不开差距,主要区别在于华为属于真正的全栈自研,而比亚迪更多的则要依靠供应链,走的路线跟小米相似。
鸿蒙智驾:系统ADS3.0(自研),鲲鹏智驾芯片(自研),麒麟车载芯片(自研),HiFin通信模块(自研),算法(自研),鸿蒙OS车机系统(自研)。
因此从整套系统的稳定性来说,如果真的要把智驾当做日常功能使用的话,个人要更倾向于鸿蒙智行这套方案,只有软硬一体才能实现最完美匹配度,或者调教花的时间更多。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是余承东难以解决的痛点
首先肯定是价格,不到7万配智驾,目前业界除了比亚迪确实没有第二家做到。然而反观鸿蒙智行,余承东先前表示,高阶智驾版低于30万都是亏本的。
咱们否管他讲的是不是实话,这多少能反映出鸿蒙智行这套真自研系统成本确实不低,所以即使价格再怎么降,也永远没办法与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正面交锋,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因此那部分想体验智驾,但是却不愿意花高价或者说的确买不起的人群,余承东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流失。

其次,众所周知,聪明的智驾除了需要强大的软硬件配合之外,真实场景大规模的使用训练更是不可缺少。
而这方面也是余承东之前很引以为傲的,因为跑得越多便意味着智驾数据库中积累的场景越丰富,但是它的这点数据,在比亚迪面前可能连婴儿都算不上。
据统计机构公开的数据中可以看到,比亚迪在2024卖出了427.2万台汽车,2025年目标为550万台;鸿蒙智行2024年销量仅45万台,2025年目标100万。
这要是比亚迪每台车子都开着智驾出去跑的话,按照这种逻辑就是妥妥的行业第一,没有任何一家可以超越。

对比下来鸿蒙智行似乎没多少胜算,那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我先说说我现实中遇到的情况,身边开比亚迪的不少,鸿蒙智行的也很多,但是当我去问他们如何看待智驾的时候却令我非常意外。
首先比亚迪用户大多认为智驾不靠谱,所以即使他们的车上配有智驾,实际上他们根本不会去用;但问界用户却截然相反,他们说当初买问界就是奔着智驾去的,平常使用频率很高。
并且问界用户会非常自豪地向身边朋友展示他们的智驾功能,而问界也总是能在各种复杂场景中挥洒自如。
所以比亚迪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但是要想通过智驾继续扩容可能并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低端车型,即使装上智驾真正使用得其实并不多,信任度还需要慢慢建立。

而且我们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事儿,虽然这次王传福把口号喊得非常响亮,但实际上也难以掩盖那种赶鸭子上架的味道。
此次天神之眼发布会最大的降维打击莫过于高阶智驾全面普及,但何时能全面,年底、明年还是后年,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甚至于连一个像小米那种漂亮的PPT都不曾展示。
相比之下,虽然余承东也总是吹牛,但是目前来看他吹过的牛基本都是实现了的,而且智驾更新迭代速度很快,实战经历也一样不少。
理性来说,站在用户角度,我们都该为比亚迪这种普惠大众的战出发点鼓掌,科技本就不是高高在上,但在它没拿出实际行动之前,我们都该对智驾保持敬畏之心。

因为即使是比亚迪这种国内第一大厂出场,关于安全问题仍未清晰界定,那个曾经不看好无人驾驶的王传福竟然也变了。所以所有的一切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尽量不让自己成为时代的试炼石,你们说是吧!
~END,谢谢阅读,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赠人点赞,手留余香,欢迎评论交流!
小云和小吉很重要
我从p7开始用华为,这些年真对华为有点反感,你喷谁不好喷比亚迪,国内车企一天天拿智驾做噱头就没有用心造车的,动不动就20+起步,仰望u8能游泳你说玩具车,u9跳起来说工业垃圾,小米过坑断臂就说车主超速,买比亚迪1是便宜,2是不会烧,十几万有高配辅助驾驶就偷着乐吧!老司机谁跟你自动倒车,一把方向的事
平淡是真
百家争鸣,共同提高!
初心不愿变
大炮有大才[点赞]遥遥领先、断代领先[点赞]
塑胶原料供应商
以我对比亚迪的了解,他那顶多叫智能辅助[笑着哭]喊小迪开开空调,窗户啊,或者车道保持啊,[笑着哭]反正我的宋就是这样
偷笑的蚂蚁 回复 02-15 14:18
有没有离车搏入泊出功能?
清晨的依恋
不加激光雷达,在某些行驶状态安全可靠性成疑
zhong3401986
两怨妇
偷笑的蚂蚁
船夫的高阶智驾和雷不群的百万网友是不是同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