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胜利之前,国军装备的15000多门火炮都是由什么构成的?

落日余晖客 2024-12-14 15:47:03

火炮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火炮自从诞生之后就成为了战争的绝对主宰,尤其是在无烟火药被研发后炮弹的威力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现在看影视剧里边好像火炮的威力跟过年放的炮仗一样,奇侠们在炮火中穿梭而不能伤其分毫,事实上电视剧严重削弱的火炮的威力,正常的一发155毫米榴弹炮可以杀死一个足球场范围内的敌人,方圆五十米不见活物。

在二战中国军与日军武器装备差距最大的就是火炮了,以1941年日本华北方面军为例,日军拥有150毫米加农炮93门,75毫米山炮、野炮700多门,步兵炮500多门,掷弹筒接近6000具,可以说日军一个华北方面军拥有的重火力就超过了当时国军党全军。有火炮优势打没火炮优势就是爸爸打儿子。

另外火炮的体系也非常重要,比如在1937年的忻口会战中,此战阎锡山也是掏出来了家底,足足八个炮兵团,但是这一战打得却很惨,最后演变成了大溃败,原因就在于晋绥军的炮兵不成体系,将火炮大量部署在一线阵地,没有纵深排列,再加上晋绥军炮兵疏于训练,炮打不准。而日军炮兵经常训练,一打一个准,而且日军火炮的性能也比国军好,最终变成了一场惨败。

国军抗战后15000多门火炮的构成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的火炮主要来自于外国援助,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自己生产的,尤其是在抗战后期国军接受了大量的美国军事援助,得到了一大批火炮。到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国军统计全军的火炮情况,各类火炮有15000多门,我们来看看国军这15000多门火炮都是哪些种类。

首先15000多门火炮中迫击炮占据了大头,达到了12000多门,因为在抗战中国民党没有制造榴弹炮、野炮和山炮的能力,所以所有的军工产能都用来生产迫击炮和改装迫击炮了,而迫击炮中占比最大的是60毫米迫击炮,数量为4032门,这种小口径迫击炮非常适合运输能力不行的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而除了60毫米迫击炮以外,美国还支援了一大批81毫米迫击炮,在1945年国民党全军有969门81毫米迫击炮,由于是进口货,所以优先供应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和国内的精锐部队,剩下国内的一般部队才装备本国生产的82毫米迫击炮,这种火炮数量为5631门,除了上述的迫击炮之外,国军还有1232门型号庞杂的迫击炮。

除了迫击炮以外,国军中最多的就是战防炮了,有1097门。另外国军中还有161门平射炮,271门机关炮和268门高射炮。这些火炮除了少部分美援外,大部分都是国民党之前军备采购的残留。火炮的重点还是野山榴,这三种火炮总数为1600门,其中轻型榴弹炮30门,山炮987门,野炮332门,105榴158门,150榴82门,基本全都是外国援助,少部分是从德国购买的。

如果我们拆分来看,虽然国民党军15000多门火炮听着是不少,但是其中真正有威胁的火炮只有1600多门,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迫击炮、战防炮等滥竽充数的火炮。跟日军比起来也确实没有这么优势,毕竟日军光是正规火炮就生产了11200多门(野炮、榴弹炮、山炮),比国民党这种根本不会生产正规火炮的组织要强上不少。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