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绘画巨匠弗兰克·奥尔巴赫FrankAuerbach到弗朗西斯·培根

艺术照亮生活影 2025-02-05 19:44:53

11月11日,93岁的英国画家弗兰克·奥尔巴赫去世了,这世界上又少了一个会画画的人。

不列颠的天气阴郁,潮湿,这样的环境下生猛的艺术家仿佛特产一般层出不穷,比如培根和奥尔巴赫。

今年2月,奥尔巴赫素描展“Charboal Heads”在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开幕,一批画家于上世纪50、60年代初在伦敦创作的大型炭笔素描集中对公众亮相,生猛依旧。

奥尔巴赫的作品是狂野而苦涩的,他的作品不关心或试图寻找某种情感或精神的视觉等价物,更是与美毫不沾边。奥尔巴赫在绘画中找寻的是自己对所身处的这个混乱世界的答案。

和培根一样,奥尔巴赫也是尹朝阳偏好的艺术家,如今时常往返伦敦的他有了近距离目睹这位大师作品的机会,无论是刚刚结束的素描展,还是去年4月在伦敦Hazlitt Holland-Hibbert的“二十幅自画像”,尹朝阳一个不落的都出现在了现场。

稍早的10月,汇集了另一位大师培根自1940年代以来50多件作品的大型回顾展Human Presence,在伦敦的国家肖像馆开幕。

培根的绘画是狰狞的、是歇斯底里的。尹朝阳对培根的绘画理解伴随着他自己的从艺之路,即使有段时期他刻意和培根保持了距离。

在尹朝阳看来,这个靠着本能去绘画的癫狂者实则更靠近古典一派,虽然这位画家的工作室常常狼藉一片,狂野如硝烟散去后的战场。

培根生猛了一辈子,而奥尔巴赫90岁后的作品则去掉了年轻时的棱角,干货依旧只不过变得柔软多了。

“人书俱老也就是这个样子吧”。尹朝阳如此总结道。

Q& A

99艺术对话尹朝阳

Q = 99艺术

奥尔巴赫伦敦Hazlitt Holland-Hibbert展览 “二十幅自画像”

Q:

奥尔巴赫的展览《20张自画像》你看了后什么感受?

尹朝阳:

这批自画像是他2021年画的,据说当时因为疫情出不了门,奥尔巴赫就在家里画自己。今年春天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又给他做了个素描回顾展,我是5月份去看的,作品是他60年代完成的,我觉得老头挺有意思,他说他画自己是因为“有眼袋了,脸上的内容比以前多了”。

实际上我更喜欢他90岁左右的这批自画像,可能跟我的年龄变化有关吧,他这时的作品完全没有火气了,不像他60年代的那批画,那时还是非常地凌厉。画儿有用力过猛的痕迹,晚年的自画像已经不管不顾了,但感觉非常好。

奥尔巴赫的作品粘稠,厚重,形象若有似无

Q:

聊奥尔巴赫不免想到科索夫,他俩在中央圣马丁是同学,科索夫也画得粘稠,画面狰狞,他俩同属伦敦画派,有什么区别吗?

尹朝阳:

他俩确实非常像,但仔细辨认还是有不同,奥尔巴赫画得更开放、更硬朗一些。科索夫相对更强调形本身的规律,他有自己的一套。奥尔巴赫整体上比科索夫画得更厚,科索夫作品上的颜料更流动,但两人都属于在一个东西上反复去画的画家。

奥尔巴赫素描展“Charboal Heads”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

Q:

今年考陶尔德美术馆的素描展,是奥尔巴赫50、60年代的素描作品,他的素描会经历反复修改、作品有很丰富的纹理和层次,有时甚至打破纸张再修补,你看作品是什么感受?

尹朝阳:

这个展览在我看来在伦敦算是给艺术家最高的待遇了,考陶尔德是规格非常高的机构。进到这儿做展说明已经给予了艺术家足够的重视。

奥尔巴赫基本上是把素描当作品来画,不是我们受艺术教育时仅仅将素描当作练习手段的概念。你能看到奥尔巴赫很多油画实际上跟他的素描区别不大,区别可能就是油画有了色彩。

奥尔巴赫素描展“Charboal Heads”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

他会在素描上做各种尝试,包括把纸画破,反复地揉擦、反复地覆盖。我感觉像是要接近自己心理上的一种极限,就像弗洛伊德画一个模特,很多时候那种感觉就像在折磨模特一样,奥尔巴赫也在折磨他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自己心理上的某种需要。这批素描放到现在看也是格格不入的,画面黑黢黢的,跟整个当代艺术潮流里那种光鲜亮丽、很轻佻的东西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趣味,他身上还是有非常让人值得尊敬的东西。

奥尔巴赫伦敦Hazlitt Holland-Hibbert展览 “二十幅自画像”

Q:

奥尔巴赫的绘画里没有将形象放在首位,但仍然有形象的影子,他的绘画该如何归类?

尹朝阳:

我其实不想用表现主义或者抽象这种我们通常的概念来界定他,一张画关键就是画得够不够好,你可以说奥尔巴赫是表现主义的,也可以说他是写意的。但实际上我觉得他的作品很古典,整个伦敦画派这些人都很古典。

至少对我来说奥尔巴赫非常好地衔接了具象和抽象,他找到了一个这样的地带。仅仅是一个头像他能推到那种程度,就是一团颜料,但你能在里边非常清晰地看到很多具体的东西:线条、质感、色彩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个人内心深处涌动的那种情绪,他做得很到位。

奥尔巴赫伦敦Hazlitt Holland-Hibbert展览 “二十幅自画像”

Q:

今年10月培根在英国国家肖像馆的展览“人的存在”作品涵盖了他生涯不同阶段,这是你迄今看过的他作品最全的展吗?

培根大型回顾展Human Presence 伦敦国家肖像馆

尹朝阳:

就数量而言应该是。十几年前我在瑞士的贝勒耶基金会看过他一个大型回顾展。这次国家肖像馆的作品更多一些,看到了很多我比较喜欢的画,算是补全了。我对培根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这次看了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培根的这些作品是技惊四座的,放在当代还活着的这些画家里仍然非常出挑。

培根大型回顾展Human Presence 伦敦国家肖像馆

这种出挑简单说就是品质!这种品质包含几方面:对绘画的把控、在题材、工作方向上表现出来的高度和深度。你把他放在当时的语境里,放到那个历史进程中,会发现他比别人看上去要强一大截,属于天才型的选手,他没有上过美术学院,但他对绘画的理解非常了得,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培根大型回顾展Human Presence 伦敦国家肖像馆

Q:

你之前写的文章里提到他对作品的精准控制像古典油画,为何有这样的结论?

尹朝阳:

实际上当代绘画在很多层面上是消解了绘画的难度,包括你的技巧,你的控制力,更强调观念。但培根的画可以跟古典大师对照着去看,我们看古典绘画的时候随便取一个局部,都会感受到非常厉害。我自己感觉培根更新了这套语言,这套语言的逻辑同古典绘画是一致的。

看他作品的局部就知道他太会画了,包括他对背景的处理,画面的松弛程度。这些局部是可以让你凑近去看,你能感觉到培根对这套东西的了然于胸,这就是他的绘画里吸引人的地方,同时他的绘画又与古典绘画拉开了距离。

培根大型回顾展Human Presence 伦敦国家肖像馆

Q:

培根的作品背景处理得非常讲究,该紧的地方法度森严,该松弛的地方就放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尹朝阳:

这基于他对画面的控制能力,有时候我们讨论技法问题时会让很多人觉得有点儿过时,但说实话对一个画画的人来说,这一点永远绕不过去,你有再牛的想法但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铺陈到画布上,实际上就是失败。

培根的能力在于他解决这些难题解决得很好,比如在一大片空白的背景里如何掌控边缘和中心的感觉,拿捏的很好。别小看他画面中心的这几笔,实际上是他对造型的理解,人脸上的内容就那么多,要在这里弄出花样来很不容易。

培根大型回顾展Human Presence 伦敦国家肖像馆

我后来才理解他实际上是受了毕加索的影响,那种一瞬间的松动感,刨到根儿上就是毕加索。就是所谓立体派最原始的概念,但到培根这儿,他把它用一种很运动、很迅捷的方式重组了。从这个意义上看,奥尔巴赫也是这样。

奥尔巴赫伦敦Hazlitt Holland-Hibbert展览 “二十幅自画像”

Q:

你认为培根偏向于冷酷,奥尔巴赫有人的温度,这怎么理解?

尹朝阳:

人的温度确实在奥尔巴赫的作品当中,就他绘画的题材而言,没有承载过多的社会学意义。培根的画里很多时候还是介入了他想对这个世界发言的感觉。培根属于天才型画家,一出手的感觉就非常不一样。包括毕加索都属于天才型的画家,你在他作品很小的单位面积里就可以看到那种能量是非常强悍的,培根的作品里也有这样的东西。

奥尔巴赫属于厚积薄发型,考陶尔德那个展览上能看到他有一种拿自己的作品对抗世界的雄心。实际当时他身边的这些同行都在暗暗地互相叫劲儿,比如培根后来跟弗洛伊德的关系都很微妙,这就是锦上添花的八卦了。

奥尔巴赫素描展“Charboal Heads”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

Q:

你怎么评价奥尔巴赫在同代人当中的历史地位?

尹朝阳:

培根、弗洛伊德后来在商业上太成功了,真正在艺术史上将这几个人放在一起时,实际上各有千秋。去年奥尔巴赫20张自画像的展览,我曾经动过一个念头,希望能买到一张他的作品,但画廊早已全部售出。

奥尔巴赫作品的市场肯定是没问题的,毕竟资历水准摆在这儿。英国真的是把推这几个人当成国家行为在做,短短几年培根的展览、弗洛伊德的展览都是做了数次。

奥尔巴赫素描展“Charboal Heads”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

抛开作品价格的差距,奥尔巴赫同培根、弗洛伊德是不相上下的,唯一吃亏的地方是奥尔巴赫的作品更不讨喜,他作品不是那种让你看了觉得愉悦的存在。而且理解他的作品有门槛,门槛还有点儿高。

Q:

在你看来,同时代英国画家在气质上同美国画家有哪些基因上的不同?

培根大型回顾展Human Presence 伦敦国家肖像馆

尹朝阳:

现在看来的确不一样,英国人确实相对保守。整个伦敦画派里这几个人最后都在作品中保留了形象,同一时期美国人要更放得开,比较起来美国画家的作品看上去阳光多了。

伦敦画派这些画家的作品气质非常阴郁,我在英国能感受到为何会这样,绝对同这个地方的环境和气候有关,就是冷峻、阴郁。但并不妨碍他们一直产出那种离经叛道的人物,在极新和旧之间轮替,所谓一体两面吧。

温钦画廊私洽代理国际顶流艺术家的原作(如果客户有其他特定艺术家作品的需求,我们会用海外艺术资源为您寻找):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安迪.沃霍尔, 文森特.梵高Vincent Gogh,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弗里达·卡罗 F.KAHLO, 格哈德·里希特 G.Richter,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W A Bouguereau, 马克·夏加尔M. Chagall, 克劳德·莫奈 C.Monet,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圭尔奇诺 Guercino, 马蒂亚·普雷蒂 Preti, 翁贝特·波丘尼 U. Boccioni, 鲁西奥·芳塔纳 L.Fontana, 弗朗西斯·培根 F. Bacon,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M.Basquiat,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卡纳列托 A. Canaletto, 保罗·委罗内塞 Veronese,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A. Renoir, 保罗.塞尚P.Cezanne, 雷尼·马格利特 R.Magritte, 萨尔瓦多.达利 S. Dali,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odigliani, 希罗尼穆斯·博斯 H.Bosch, 弗朗西斯科.戈雅 F.Goya, 彼得.保罗.鲁本斯 P.P. Rubens, 丁托列托 Tintoretto, 弗朗索瓦·布歇 F. Boucher, 安东尼·凡·克 A.Van Dyck,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 F. Zurbaran, 草间弥生, Kaws, 奈良美智, 赵无极等

0 阅读:0
艺术照亮生活影

艺术照亮生活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