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竹矮化试验,五年数据,茶楼庭院,这点要牢记
在很多地方,人们都喜欢在庭院或者室内外一些特定的场景种植棕竹。棕竹啊,它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绿植。它的叶片细长,呈羽状深裂,那种清新的绿色看着就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就像把一小片热带的风光搬到了身边。棕竹相对来说比较耐阴,对光照的要求不是那么苛刻,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就能长得挺好。
我先给大家说个事儿。我有个朋友啊,在浙江杭州的一个老茶楼庭院里种了棕竹。杭州那地方啊,江南水乡的,气候比较湿润,土壤也还算肥沃。我朋友种棕竹呢,一开始就碰到了不少问题。他说啊,棕竹虽然看着好养,但是想要让它长得好看,还得符合庭院的那种小景致的要求,可太难了。
就说这个矮化的事儿吧。棕竹要是长得太高,在庭院里就有点喧宾夺主了,不能很好地和一些其他的景观搭配起来。他之前试过普通的修剪方法,但是效果不好。棕竹修剪完后,会长得歪歪扭扭的,而且可能会影响它的健康。
于是啊,他就开始做棕竹矮化试验。这一试可就是五年。这五年里啊,他可没少记录数据。比如说,刚种下棕竹的时候,它大概每个月的生长速度是多少,土壤的水分保持在什么范围棕竹长得最好。他还记录了不同季节对棕竹的影响。像春天的时候,棕竹大概3天就需要浇一次水,因为春天万物复苏,棕竹也跟着长得快,水分蒸发就快。到了夏天,天气热,土壤里的水分3 - 4个小时就可能被晒干一部分,就得早晚各浇一次水,不然棕竹就会有点蔫巴巴的。秋天呢,大概7天浇一次水就差不多了,因为温度慢慢降下来,植物的蒸腾作用也小了。冬天啊,一个月都不用浇一次水,棕竹就能扛得住。
他还在棕竹旁边种了其他的绿植来对比呢。比如说文竹,文竹和棕竹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是那种叶片很精致的绿植。文竹相对比较小巧,它对土壤的肥力要求更高一些。我朋友按照平时种棕竹的肥料量给文竹施肥,结果文竹没多久就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后来调整了肥料的种类和用量,才让文竹长得更好。还有散尾葵,散尾葵和棕竹在叶形上有点像,都是那种比较飘逸的形状。散尾葵比较怕冷,在华北地区,如果冬天没有做好保暖措施,散尾葵的茎部就可能被冻伤,但是在南方地区,像广东、广西这些地方,散尾葵就比较容易打理。而棕竹呢,虽然也比散尾葵耐寒一些,但是在极寒的地方也不好过。
在棕竹矮化试验过程中,他发现土壤的肥力也很有讲究。一开始,他用了那种普通的复合肥,按照说明书上的量施。但是发现棕竹长得虽然快,但是茎干有点粗,不利于矮化造型。后来他尝试了一些腐叶土和泥炭土混合的土壤,还加入了一些有机肥。结果棕竹的生长速度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了,但是茎干长得比较细,而且叶片也更加翠绿。从数据上看,这种混合土养出来的棕竹,叶片的高度增长每个月比用复合肥的时候慢了大概2厘米。
他还试过不同的光照强度对棕竹矮化的影响。在一个露天的庭院里,棕竹接受全日照的一部分,和在茶楼庭院里有遮挡只接受散射光的部分。结果发现,接受全日照的棕竹茎干长得更快,叶片也更加舒展。但是在散射光下生长的棕竹,叶片更有层次感,更适合茶楼庭院那种精致的布置。他记录了每天大概早上9点到下午4点之间阳光照射的情况,发现这个时间段如果有过强的直射光,棕竹就容易出现叶片烧焦的情况。所以在夏季,还需要给棕竹适当遮阴,遮阴的程度大概是遮去50% - 60%的阳光。
在这个试验过程中,他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网友分享的棕竹种植经验。有网友说在云南的庭院里种棕竹,因为云南的气候比较特殊,四季都比较温和,棕竹长得特别好。而且云南有很多独特的花卉绿植,和棕竹搭配起来特别好看。像蝴蝶兰就和棕竹很配,蝴蝶兰开的花特别艳丽,棕竹作为陪衬,让整个庭院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但是也有网友说在东北的一些平房庭院里种棕竹就没那么乐观。东北的冬天太冷,即使把棕竹搬到室内的走廊下,也有很多棕竹熬不过冬天。
还有个辽宁大连的朋友分享了他的故事。他说他之前在自家庭院里种的棕竹,刚种的时候可精神了。但是后来他在棕竹周围铺了一种漂亮的小石子,想着美化一下环境。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棕竹的生长受到了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好像变差了。后来他重新松了土,把小石子弄了一部分出来,棕竹才慢慢又恢复了生机。
在棕竹矮化试验的这五年里,不同季节的病虫害情况也不一样。比如说春天,棕竹可能会受到蚜虫的侵袭。有一次,我朋友发现棕竹的叶片上开始有小黄点,仔细一看原来是蚜虫。他赶紧用了比较环保的生物防治方法,就是养了一些七星瓢虫放在棕竹周围。大概半个月的时间,蚜虫就被七星瓢虫吃得差不多了。夏天呢,棕竹容易得叶斑病。有一次,一场连续的暴雨过后,棕竹的叶片就开始出现斑斑点点的病斑。我朋友赶紧给棕竹喷洒了一些自制的杀菌剂,就是用大蒜和辣椒泡过的水,按照1:1:10的比例稀释,然后定期喷洒在棕竹的叶片上。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叶斑病就被控制住了。
再说说和其他绿植品种对比的情况吧。就像龟背竹,龟背竹的叶片特别大,很有特色。但是龟背竹在湿度低的环境下就容易干叶。我有个在华北地区种植龟背竹的朋友,他说每次到了秋冬季节,他就得特别小心地给龟背竹加湿,不然龟背竹的叶片就会变得干巴巴的。而棕竹相对来说对湿度的适应性就强一些,在同样的干燥环境下,只要保持适当的浇水频率,棕竹还能保持比较好的状态。
还有琴叶榕,琴叶榕的叶子像小提琴一样,很漂亮。但是琴叶榕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如果光照不足,它的叶子就会变小,颜色也会变得暗淡。棕竹就不一样了,棕竹有点能耐阴,在光照不是很充足的地方,虽然生长速度会慢一点,但是不会像琴叶榕那样叶子变得那么糟糕。
从这五年的棕竹矮化试验来看,对于在茶楼庭院这样的场景种植棕竹,有几点是特别要注意的。
首先,土壤是很关键的。要根据当地的土壤情况来调配适合棕竹生长的土壤,而且要定期给棕竹换土,一般来说,每两年换一次土比较合适。这样可以保证棕竹生长的土壤有足够的养分。
其次,光照的管理不能马虎。要根据季节的变化来调整棕竹的受光情况。比如夏天,要适当遮阴,冬天则可以给棕竹多一些阳光。
还有就是病虫害的防治要及时。平时要多观察棕竹的生长状态,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迹象,就要马上采取措施。
还有哦,棕竹的矮化要根据茶楼庭院的整体规划来进行。不能单纯为了矮化而矮化,要让它和庭院里的其他景观相得益彰。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在种植棕竹或者其他绿植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比较特别的养护小技巧呢?是跟地域有关的,还是跟周围环境有关的?欢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