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弗陵:8岁登基14岁亲政21岁薨逝,他的一生不负大汉却负了自己

岁月如初雪 2025-01-18 14:55:45

在经历夏商周三朝的时代变革之后,由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从此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秦朝是其中的第一个,也正是因为其自身的开创性,人们误以为秦朝是一个漫长的帝国,其实它仅仅存在了十四年就灭亡了。

在五年的楚汉之争后,西汉王朝由刘邦建立,虽然前期社会经济萧条,大汉经过一番经营之后逐渐走向好转,尤其是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实现了空前的大一统,除了内政之外,就连对外作战也接连获胜,出现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

但这位开创了盛世局面的皇帝,晚年并不是那么开明,因为一场灾祸牵连了一大批人不说,也引起了政局的动荡,以至于8岁登基十四岁亲政的太子刘弗陵,在21岁就去世了,他从没有辜负国家,只是辜负了自己而已,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生呢?

政局变动下的皇位继承

从表面来看,汉武帝其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首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这种做法让仁政治国的儒学思想贯穿了一整个封建社会,此外还进行了针对匈奴的战争,卫青和霍去病的先后出征塞外,杀得匈奴闻风丧胆,最后甚至发生了分裂。

这次战争血洗了西汉此前屡战不胜的耻辱,连战连捷的霍去病在汉武帝的支持之下稳定了边疆地区,汉武帝采取这些举措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汉朝的统治,将江山稳定交给后代,这是历代帝王的愿望。

但汉武帝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行为上似乎有些过分了,由此引发的一次大事件就是“巫蛊之祸”,不仅牵连到数千人丧生,就连册立的太子也因此被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还有另外一个,那就是通过巫蛊这样的媒介来解决宦官干政的问题。

早在汉武帝继位之初,当时对他有拥立之功的长公主开始居功自傲,甚至多次干预政治,这让汉武帝十分不满,于是便有了除掉她的打算,但实在没有什么像样的借口,于是便想出了“巫蛊诅咒”这一说法,直接以此为理由废掉了陈皇后。

这件事情在史书中曾有记载,《汉书》中表示陈皇后被废是因为“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实则是为了解决外戚专权的现象,陈皇后被废除之后,卫子夫得宠成为新的皇后,与此同时,巫蛊这个陷害他人的借口也保存了下来。

让汉武帝没有想到的是,对卫子夫的宠幸依然会造成外戚专权,甚至比陈皇后所造成的局面更加严重,因为卫青以及霍去病在征战匈奴的时候立下战功无数,以至于在朝中势力更加强大,这再次引起了汉武帝的不满。

似乎是朝中嗅觉较为灵敏的大臣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因为朝政动荡的巫蛊之祸爆发了,所谓巫蛊,其实就是一种诅咒,指将人的姓名或生辰等写在布偶上,然后将其埋在祠堂地下,按照当时人们的思维,被诅咒的人在不久之后就会丧命。

但在当时,鲜有人直接使用巫蛊之术去害人,更多的是用他去嫁祸,朝中地位甚高的卫家,也难免这样的灾祸。

祸端是从公孙敬开始,被质疑诅咒当今圣上,随后父子二人被关进监牢直至死亡,随后还引发了一系列连坐。

汉武帝错误的迷信导致很多人丧生,但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汉武帝为了将所谓的元凶连根拔起,特命令江充全权处理这件事情,这个错误的决定让事件的根本性质发生改变,从巫蛊查处演变为个人恩怨的公报私仇。

因为江充本身和太子刘据存在矛盾,所以借扫除巫蛊之名陷害刘据,并且直接引发了卫子夫所在家族外戚的灾祸。

太子刘据得知自己被诬陷后,竟然想要起兵直接攻打江充,这明显是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对方再怎样也是带着圣命到此。

因此刘据的行为直接被汉武帝判断为造反,并且派兵镇压,很快太子一方就被镇压,刘据和其母卫子夫因畏惧被治罪而选择自杀,连坐之下,这场灾祸牵连到了数十万人之多,等到汉武帝反应过来的时候,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了。

太子已经因此自杀,外戚的卫家也几乎被灭满门,汉武帝懊悔不已,当场将江充夷灭三族,此次事件让汉朝朝政发生了极大的动乱,汉武帝本人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立太子,直到汉武帝去世的时候,年仅八岁的小儿子刘弗陵被确定为太子。

汉昭帝的短暂和辉煌

刘弗陵在汉武帝去世的当年被立为太子,也算是一种对朝臣的托孤的考验,汉武帝在临死之前,曾为刘弗陵册立了霍光,上官桀等总计四位辅政大臣,这场看似稳定的托孤其实却是无比失败的,因为这四人因为权力的争夺反目成仇,最终由霍光控制了权力。

这也是刘弗陵在继承皇位之后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权力的稳固问题,虽然四个辅政大臣成了霍光的一家独大,但对皇帝他还不敢太过放肆,刘弗陵还没有来得及将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朝廷就发生了谋反事件,主人公就是燕王刘旦。

从其造反的动机来看,刘旦主要有两个想法,首先是刘弗陵的皇位问题,他认为汉武帝将位子传给一个八岁的小孩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所以决定起兵进行清君侧。

造反的第二个原因,单纯是对霍光的仇恨,这本是一场其他三位辅政大臣的弹劾行动,是针对霍光夺权行为的上书圣上,但没有被采纳,最后这件事情变成了,以邀请霍光吃饭为目的将其鸩杀于宴席之间,之后拥立燕王刘旦,废掉刘弗陵。

从相关的史书记录之中看,刘弗陵之所以迟迟没有回应刘旦等人对霍光的弹劾,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所以有自己的应对措施,但在后来,有学者对这一点提出了不同想法,他们认为刘弗陵之所以不处理霍光,是因为本身对他的盲目信任。

有了这个观点之后,后来便有人对刘弗陵和霍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发现昭帝对霍光的确十分信任,八岁登基后遇到的一些朝中之事,都会直接征求霍光的意见,霍光自己对权力也十分看重。以至于昭帝似乎从登位一直到驾崩,都没有能独立治国理政。

要说昭帝自身才能不足吗?这似乎也是站不住脚的言论,汉武帝虽然是在最后才册立的太子,但关系到大汉江山的继承问题,应该从很早就已经开始观察了,选择昭帝刘弗陵自然是看中了他的潜力,汉武帝曾多次说刘弗陵“类我”,这算是最高的评价。

一心为汉室的刘弗陵

如果说汉武帝作为皇帝看人十分准确,那就说明刘弗陵有着不下于汉武帝的能力,但从八岁登位开始,国家大事一直都是由霍光说了算,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昭帝刘弗陵可能是有能力但没有实力,即目前朝中势力庞大的霍光让他束手无策。

也就是说,刘弗陵放任霍光连续十几年执政,乃是无奈之举,因为此前霍光对朝政的掌控,已经造成了汉朝君权和臣权的完全不平衡,这个推测是有一定依据的,《汉书》中曾记载霍光身为人臣,竟然参加宫闹的事件。

这说明汉昭帝对霍光不止不是无条件信任,两人之间甚至还存在激烈的矛盾,但因为霍光此前已经整合了三个辅政大臣的权力,所以不是昭帝能够抗衡的所以只能选择忍耐,在十余年间没有自己执政,需要明白的是,霍光掌控下的大汉朝政,也并非一无是处。

霍光的大权独揽,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汉朝权力争斗抢夺的局面,维护了朝廷的政局稳定,另外,霍光在当权之后,虽然霸占朝政,甚至将皇帝架空,但不可否认的的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比如改善民生。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因为此前汉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牵连了太多人,以至于地方百姓人心惶惶,霍光因此注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生产发展,也就是说,霍光的确对于汉昭帝在位时的汉朝,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这也是汉昭帝在位的时候所看到的,这也是旁人看来他十分信任霍光的原因,正是因为霍光的一些行为只是不利于自己,但却是能促进大汉局面发展进步的。

换言之,身为汉昭帝的刘弗陵,宁愿在自己短暂的生命放弃权力,甚至不惜被后人所指责,都要促进大汉的发展进步,所以说,他从来没有辜负自己的国家和祖先,只是一生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像傀儡一样活着,辜负了自己而已。

参考文献

[1]郝虹,刘吉.霍光形象及其历史转变[J].大连大学学报,2022,43(06):8-13.

[2]华迪威.野心家的布局:昭、宣继位与霍光辅政新研[J].秦汉研究,2022,(01):145-153.

[3]百家兔.霍光:废立皇帝的大臣[J].奇妙博物

0 阅读: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