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趣,便不俗

第一的人文 2024-12-23 10:38:34

01趣之所在,生活之魂

木心先生曾言:“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这赋予生命以意义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每个人独特的兴趣与爱好。

古人云:“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观夕阳西下,望秋河迢迢,赏花开花落,听雨声潺潺,闻香气袭人,品不求解渴之酒,食不求饱腹之点心。

在日用必需品之外,保留一份无用的兴趣与爱好,生活方显其意义与价值。梁启超先生亦道:“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培养一份兴趣,便是从平淡的日常中提炼出一种新颖的生活方式与态度,是开拓自身生命经验的新篇章。

琴棋书画,文玩金石,赏瓶鉴陶,刻竹制扇,煮茶焚香,莳花造园……这些无一不是中国文人所追求的生活情趣之体现。

生活情趣,如同一道屏障,将人与尘世的喧嚣拉开距离,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的束缚。

一个懂得生活情趣之人,即便在短暂的时光里,也能生出审美的感触,以审美的眼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02玩物得清趣,文心织风雅

书房内外,探古寻艺,古人在雅物清赏中充实自我,寻觅那独立的理想人格。

“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一人若懂得以古玩养性,以长物寄情,其自然品趣高远,心境脱俗。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自述:“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生活的乐趣,不在于奢侈的珍玩,亦不在于难以满足的物欲。

而在于一颗闲适散淡的文心,一些疏落有致的长物,它们共同勾织出中国文人玩物生活中的风雅清趣。

如古人般,我们亦可在日常琐碎中寻得一份清雅。

或许是一方古砚,一抹墨香,或许是一卷古籍,一盏清茶,都能让我们在忙碌之余,寻得片刻的宁静与清趣。

这份清趣,不仅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了诗意与远方。

03造园得生趣,自然润心灵

造一方院子,让四季之花竞相绽放,立一座亭台,可纳清风明月之姿。

微风轻拂,阳光洒落,鸟鸣声声,花香四溢,共同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世外仙境。

辟一池清水,任鱼鸭嬉戏其中,观赏之余,内心的生趣得以滋养,心灵亦随之变得丰盈而生动。

而那些只追求声色犬马之人,对事对物都难以见真趣,其生活便愈发显得粗糙与乏味,魂灵也日渐枯萎。

小院之中,我们养花植草,日子因之而生趣盎然。在修花剪枝的忙碌中,我们孕育了内心有趣的灵魂,不再被生活所奴役。

我们于自然中汲取灵感,于造园中品味生活,让心灵在自然的怀抱中得到真正的释放与净化。

正如古人云:“心远地自偏。”在这片属于我们的小天地里,我们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04观景得闲趣,生活成艺术

周作人曾说:“我们应该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美且微妙地生活。”在他看来,生活中那些无用的装点,愈是精炼便愈显其美好。

瓦屋红窗之下,清泉绿茶相伴,与二三知己共饮,谈些不关紧要的天南海北,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对于心存闲趣的中国文人而言,亭台楼阁、清风明月便是最闲适的生活写照,是最能滋养人心的精神乐园。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能领略烟霞之美;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亦可感受风月之韵。

我们于日常中寻觅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景致,却能在心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或许是一抹斜阳洒落在青石板上的光影交错,或许是一阵微风吹过树梢带来的沙沙声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奇妙。

这份闲趣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真正的滋养与升华。

05情趣之人,超凡脱俗

“情必近于痴而始真,才必兼乎趣而始化。”有情趣之人总能在平凡的生活环境中活出超尘脱俗的生命境界。

他们追随自己的本心而行事,或饲鹅戏鱼以乐其志;或品茗赏花以陶其情;或格物玩珍以增其识。

选择一项自己的爱好并倾心培养之,不仅能让生活充满乐趣与色彩;更能让我们在这温柔的时光里不负韶华、不负自己。

让我们都成为那有趣之人吧!在繁忙的生活中保留一份闲情逸致;在喧嚣的世界里寻觅一片宁静之地;在平凡的日子里创造不平凡的精彩。

如此这般;我们的生活定将因之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有意义。

0 阅读:2
第一的人文

第一的人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