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都要被偷了,还学人反华呢!枫糖变咖喱指日可待

霏霏侃 2024-11-22 10:16:07

如果说到哪个国家在反华的道路上“最卖力”,加拿大可能会不甘示弱地举手。这个与中国并没有直接冲突的国家,却频频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反华急先锋的角色。然而,当加拿大沉迷于警惕中国时,它似乎忽略了一个更紧迫的内部问题:印度裔移民的悄然扩张。这一变化,正在以一种不可忽视的方式改写加拿大的社会结构。

最近,加拿大街头出现了让人惊讶的一幕。大批印度裔示威者走上街头,高喊“我们才是加拿大的主人”,甚至要求加拿大的白人“回到英国和欧洲”。听到这样的口号,许多人感到震惊——一个以多元文化自豪的国家,怎么突然成了“谁才是主人”的争夺战场?

这些示威者声称,印度的锡克教徒早在加拿大建国之前,就已经来到这片土地,当时这里还属于大英帝国的版图。他们以此为依据,主张印度裔在加拿大的存在,比白人还要“正当”。如果逻辑真的这么简单,那真正的印第安原住民又该如何定位?这些论调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探讨历史,而是为了从历史中找到理由,让印度裔完成从“融入”到“主导”的角色转变。

这种“主人宣言”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印度移民迅速扩张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美国边境巡逻队在美加边境逮捕了超过14000名印度非法移民,占总逮捕人数的六成,是两年前的10倍。虽然这一数字比不上来自拉丁美洲的移民数量,但增速之快令人瞠目。

印度移民对北美的渗透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伴随着一系列引发争议的行为。例如,在加拿大,这些移民的示威活动不仅引发媒体广泛关注,还留下了许多负面新闻,比如部分人公然在公共场所进行不雅行为。在9月份的另一场事件中,澳大利亚也遭遇了印度移民的集体施压。他们要求政府发放永久居留权,甚至声称拒绝离境。面对这一状况,澳大利亚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移民政策,尤其是那些被印度留学生滥用的“幽灵学校”签证漏洞。

从北美到大洋洲,印度移民的策略并非简单地寻求融入,而是以某种方式重新定义他们在新国家的身份和地位。这种策略,正在多个国家引发连锁反应。

近年来,印度政府推动“婆罗多”作为国名的改动提议,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变化。背后隐藏着莫迪政府的“大婆罗多”构想。这一构想的核心,是通过人口和文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印度的影响力。然而,与传统意义上的军事扩张不同,印度的策略更隐蔽,也更难以防范。

如果说中国的崛起依赖于工业化和科技进步,那么印度的崛起路径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人口红利”。印度通过向欧美等国家大规模输出人口,在教育、经济和政治等领域逐步渗透。这一策略,被许多人称为“鸠占鹊巢”式的崛起。

这一模式的隐蔽性和长远性,使其与传统的领土争夺有本质不同。印度移民不仅是为了在新的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还往往带着将自己文化扩张到新国家的使命。这种策略,使得目标国难以察觉其深远的社会影响,但长期来看,这种文化同化的压力会让许多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微妙甚至深刻的变化。

有趣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带来的威胁感却有所不同。中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可见的经济数据和产业转移,容易成为外界的焦点;而印度的崛起方式,则更加低调,甚至带有一定的“润物细无声”的特质。当问题显现时,往往已经进入了难以逆转的阶段。

对加拿大来说,真正的问题并非远在千里的中国,而是家门口那些已经开始挑战社会秩序的移民浪潮。移民本是加拿大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的理念也让这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良好口碑。但当某一群体的扩张不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而是试图重新定义权力分配时,加拿大需要重新思考“多元文化”的边界。

中国的崛起,带来的更多是经济上的竞争;而印度裔移民的扩张,则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加拿大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根基。如果无法及时应对,真正的挑战可能会比他们想象的来得更早,也更猛烈。

0 阅读:0

霏霏侃

简介:了解国际大事,跟上时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