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线一个月后,微信的“送礼物”功能迎来一次重大升级。1 月 17 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微信把“送礼物”功能加到聊天页面了,在“红包”标签的右侧。不过这一功能尚处于小范围测试阶段,记者的华为手机还没有更新。
“微信礼物直接出现在了聊天窗口,红包感觉突然不香了!”有“尝鲜”的网友评论道。
社交平台截图
据了解,微信团队在聊天页面的工具栏中,新增了“礼物”标签,与“红包”相邻,而原先在第一屏的“收藏”被挤到了第二页。点击“礼物”后,用户将进入送礼物页面,送礼对象为聊天中的朋友,页面下方则有一个“选礼物”选项。在选礼物页面,可以查看自己之前送出和收到的礼物,同时也可以通过搜索框搜索礼物。最关键的是,用户还可以查看“大家都在送”的礼物。为了隐私保护,用户只能看到某个小店被多少朋友送过,以及某个礼品被朋友送给多少次。微信的这次升级,让“送礼物”功能拥有了一个超级入口,也进一步强化了其社交属性。
记者了解到,2024年12月上线的“送礼物”功能,是在微信小店中商品详情页增加了“送给朋友”的标签。在随后不久的更新中,这个功能又被放到“购买”按钮旁边,替代了原来的“加入购物车”位置。
社交平台截图
但以上这些设计都是以商品为出发点,即用户首先要先找到商品,然后再送出,可以理解为是“电商——社交”的路径。而此次更新后,送礼就真的像发红包一样,先有明确的社交需求,然后去挑选礼物,这是“社交——电商”的路径。这一路径的完善,意味着微信不仅是为商品嵌入了社交互动能力,更是可以通过社交关系来推动商品流通。
业内人士认为,“大家都在送”这个栏目,类似微信公众号的“在看”,可以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的筛选。同时,这种基于社交关系的展示,不仅可以增加品牌曝光度,还能够借助朋友圈的推荐机制,提高商品的可信度和购买率。
不止微信,淘宝、抖音都在瞄准“送礼物”发力。三家平台对比,微信的社交属性最强,将送礼功能与聊天窗口深度结合,以社交为出发点引导商品消费;抖音其次,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内容激发用户送礼需求,且回赠礼物功能也增强了社交互动;淘宝相对较弱,主要还是基于电商购物场景,通过送礼功能增加社交分享。
从商品丰富程度看,淘宝商品种类最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各种品类;微信主要依托微信小店,商品范围相对较窄;抖音的商品涵盖电商和本地生活团购的部分商品,丰富度介于微信和淘宝之间。
从优惠力度看,淘宝的优惠力度较大,“年货节”期间,部分商品有 85 折优惠;微信和抖音在优惠方面相对较少,主要以常规的促销活动为主。
从送礼便捷性看,微信的操作相对简单,直接在聊天窗口选择礼物发送;抖音的流程也比较清晰,在商品详情页即可完成送礼;淘宝的送礼流程相对复杂一些,需要设置安全口令等步骤。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