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整理过包括北上广深、苏杭汉(武汉)宁(南京)在内的8座全国主要城市数据。数据显示,这8座城市,至少有一个区县的GDP,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类似的情况,是否也出现在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全国主要城市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个事实:重庆和成都下辖的区县及代管的县级市数量,要明显高于前述的8座城市。
重庆拥有38个区县,成都下辖的区县及代管的县级市,包括新高区及天府新区在内,也高达23个。
在重庆的38个区县,以及成都的23个区县中,是否也有一个GDP明显高于其他区县的呢?
我们将两地2023年度的GDP,分别绘制在一张饼图中,各区县所占比重,分布如下图所示。

重庆38个区县中,经济规模最大的渝北区,所占比重为8%,加上九龙坡、江北、渝中和涪陵这些比重达到5%的区,这5个区,贡献了重庆30%的GDP。
如果将这5个区看成一个整体的话,所占比重要高于前述的北广深、苏杭汉宁,比上海的浦东新区要低6个百分点(浦东占上海GDP的比重为36%)。
成都具有领先优势的区是成都高新区(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成都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4.5%。
但高新区之外,成都再无一个具有领先优势的行政区,排名靠前的金牛区和青羊区,其GDP占全市的比重均在7%左右。
包括前述两区,以及龙泉驿区、武侯区、锦江区和成华区,成都这六大市辖区,GDP规模相差不大,合计贡献了成都超过40%的GDP。
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的发展模式,看起来跟北上广深这类城市有所区别:多个中心区,共同引领了全市经济的发展。而北上广深,则是某个区,引领了全市的发展。
强省会战略在湖北、四川、陕西等地的成功,同样适用于一个市的发展,即集中力量发展一个区,从而带动全市的发展。
成都和重庆,只是模式稍有区别。